“許都附近,怎麼可能會出現黃巾呢?”荀彧感到難以理解。
許都是大漢的都城,這些年朝廷對許都格外的重視,就算彆的地方有黃巾出沒,但許都方圓百裡之內,絕對不可能出現黃巾。
都城竟然出現了黃巾賊寇聚眾作亂的情況,荀彧感到難以理解,也非常氣憤。
賈詡看了荀彧一眼,說道:“荀令君,這也許是從彆的地方流竄過來的賊寇。”
轉身賈詡對太史慈吩咐道:“子義,賊寇來襲,不可輕饒,你速速領兵出城,一定要把這股賊寇擊潰!”
太史慈轟然領命,轉身剛要離去,賈詡又喊住了他,低聲叮囑了幾句。
太史慈心領神會,用力點了點頭,便大步流星的下了城樓。
不一會,太史慈便帶人打開城門,殺了出去,雙方立刻廝殺在一起,對方打了一會,便倉促退走了。
太史慈不依不饒,帶人追了上去。
荀彧並沒有卸去心裡的擔憂,他搖了搖頭,不解的說:“僅憑一群黃巾賊寇,就敢來許都鬨事,這也未免太異想天開了吧?”
賈詡點了點頭,“荀令君被曹丞相稱之為吾之子房,果然名不虛傳,你我想的一樣,這夥人根本就不是黃巾流寇,他們來此的目的,就是要把我們的兵力引開。”
荀彧不由得有些尷尬,這個時候賈詡提到曹操,就算是誇他,也讓荀彧心裡覺得很彆扭。
他反問道:“那你剛才還說,他們是外地來的流寇?”
賈詡眼中泛出詭異的笑意,“我是試探一下荀令君的眼力,看一看你能不能識破他們的破綻?”
荀彧無奈的歎了口氣,“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試探,我雖然久未親臨疆場,但早年跟隨丞相也曾多次和黃巾交手,今夜這夥人進退有序,一點都不亂,看起來更像是訓練有素的將士。”
賈詡點點頭,“不錯,我也發現了這一點。”
“那這麼說,你讓太史慈率兵追擊,是故意將計就計?”
賈詡再次點頭,和聰明人說話,就是這麼省事。
賈詡甚至心中在想,曹操失去了荀彧,這損失真是太大了。
一個荀彧在賈詡看來,足以抵得上一百座城池!
又過了一會,陸遜噔噔噔,快步登上了城樓,來到了賈詡和荀彧的麵前。
“城北那夥人終於行動了,他們已經進入了密道。”
“人數還是那麼多嗎?”賈詡問道。
陸遜話不多,言簡意賅,“不多不少,還是一千左右。”
賈詡搖了搖頭,“剛才那夥假冒的黃巾賊寇就已經超過了兩千多人,進入密道的卻這麼少,這些人顯然僅僅隻是來試探我們的,後麵一定還有更多的人馬,看來這次我們遇到了對手了啊。”
一向遇事波瀾不驚的賈詡,此時眼睛也亮了起來,心底隱隱產生了一絲興奮。
賈詡嚴肅的叮囑道:“計劃照常進行,不論密道中發生什麼情況,都不用增援。”
陸遜有些擔心,“可是,這樣的話,密道中的守衛很難擋得住這麼多人。”
賈詡麵色不變,冷靜的就像石頭一樣,“不必再說了,執行吧。”
陸遜忽然想起,有一次皇帝曾經當著他的麵評價賈詡是毒士,今天,他算是徹底相信了。
那一千多人進入密道中,很快就遇到了阻擊,但密道中的守衛隻有幾百人,敵人快速向前推進,戰鬥激烈而又短促。
這夥人的頭目叫方虎,方虎麵容冷峻,手裡揮舞著一口雁翎刀,他曾是曹仁帳下的一名校尉,忠心耿耿,作戰勇猛,特意被曹仁選出來,參與奪取許都的行動。
“抓緊時間,趁他們還沒有派人來支援,衝過密道,攻占皇城。”
方虎大喊一聲,快步前衝,又有一波守衛衝了過來,方虎怒吼著,提刀衝了過去,刀鋒呼嘯,方虎出手非常凶狠,但那些守衛也都表現的非常頑強,死戰不退。
每一個守衛在臨死前,都能擊殺兩三個敵人,就連方虎身上也被劈了一刀。
方虎罵罵咧咧,繼續往前推進,很快就衝出了密道,密道直通皇城,所以當他們直接出現在皇城中,連方虎自己都覺得有些難以置信,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方虎強迫讓自己冷靜下來,他馬上吩咐道:“一定要給我守住出口。”
然後,又派人去給荀攸送信。
此時在淩煙閣的三樓,在一處窗戶後麵,站著兩個人,正是已經從南門來到這邊的賈詡和荀彧。
見那些人出現在皇城,按兵不動,保持警戒,賈詡低聲說道:“這些人非常狡猾,他們還在試探,看看皇城的守衛究竟有多少人?”
荀彧道:“是啊,敵人突然出現在皇城,在這種情況下,守軍必然會全力以赴,集中所有的力量趕過來。”
“所以,我已經提前告訴國舅了,他馬上就會帶人趕過來的。”
果然,沒多久,董承就帶人出現了,董承雖然帶的人不少,大概在兩千人左右,但是戰鬥力明顯比不上方虎那些人。
方虎應對自如,不僅守住了密道,還擋住了董承的攻擊,讓董承這邊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看,敵人的援兵來了。”
賈詡的視線很快就從董承的身上,轉向了密道的出口,密道口就像開閘的洪水一樣,人源源不斷的冒了出來,好像沒有儘頭一樣,呼呼的往外冒個不停。
荀彧越看越感到吃驚,不用賈詡提醒,他就知道這是曹操派來的人。
普天之下,隻有曹操有這個實力,又有這個膽量,敢讓人來許都鬨事。
孫權不敢,劉璋張魯更是想都不會想。
援兵源源不斷,方虎本就占據優勢,來了這麼多援兵,場麵頓時變成了一麵倒,董承根本抵擋不住。
但是董承卻並沒有撤退的打算,他不停的大喊著,“擋住他們,一定要給我守住!”
董承已經上了年紀,年近六旬,這麼多年也是久疏戰陣,不論身體還是戰鬥力,都遠不如從前,可是,他卻毫無懼色。
荀彧看著看著,也不由得生出敬仰之情,猛然他回頭看向了賈詡,“文和,你有沒有告訴國舅,你已經做好了準備?”
董承可是當朝的國舅啊,是皇帝的老丈人,讓他這麼大年紀冒險參戰,如果董承有個三長兩短,等皇帝回來,可怎麼交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