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雙方實力的巨大差距。
大唐的攻勢一輪接一輪,
無情地消耗著高句麗的國力,
為其最終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總章元年(668年),
高句麗的統治區域,在唐軍持續不斷的消耗下日益縮小,
軍隊士氣低落,兵無鬥誌,
許多關鍵的軍事要地,也已落入唐軍掌控。
高句麗政權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
唐高宗李治自然不會再給高句麗統治者任何恢複的機會。
他果斷集中優勢兵力,
對高句麗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進攻!”
“正月時分,
唐高宗理智,任命右相劉仁軌為遼東道副大總管。
二月,李積指揮唐軍進攻扶餘城。
同時,在金山擊敗高句麗軍的唐朝將領薛仁貴,
也帶著三千精兵,也來到了扶餘城下。
此戰薛仁貴表現神勇,
消滅了上萬敵軍,並成功占領了扶餘城。
扶餘川內的其他四十餘座城邑見狀紛紛投降,
僅憑一戰,
薛仁貴就穩定了整個扶餘川的局勢。”
“泉男建得知扶餘川已落入唐軍之手,急忙調派五萬大軍前往救援。
但這支大軍在薛賀水與唐軍相遇,並遭到了唐軍各部的聯合攻擊。
唐軍一舉攻破高句麗五萬人大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斬殺高句麗軍隊官兵五千餘人,
俘虜三萬餘人,
繳獲器械、牛馬不計其數。
借此勝利之勢,
李積繼續進軍,並順利攻占了大行城。”
“後麵的情況大家已經知道了,
李積、蘇定方等各路將領合圍平壤,成功覆滅高句麗。
至此,
一個在華夏東北乃至東北亞地區,
強盛了七個世紀的地方民族政權——高句麗,
終於徹底滅亡了!”
所以已經看過高句麗滅亡了,
但再次看到他被滅,
楊廣還是忍不住揮拳大喊道“好!滅的好!!”
“不管是李積,還是蘇定方,朕都要你們成為大隋的得力乾將!”
“他李二能賜你們李姓,朕就能賜你們楊姓!”
“他李二能讓你們當大總管,朕能讓你們當大大總管!!!”
“……”
“龍朔三年(663年)五月,唐朝西北邊境局勢又起波瀾。
吐蕃與吐穀渾互相攻伐,吐穀渾被敗北,邊境生亂。
吐穀渾可汗慕容諾曷缽與弘化公主,領數千帳部眾舍棄故土,投奔涼州,
並請求遷入唐朝腹地。
唐高宗任命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
統領右武衛獨孤卿雲、辛文陵等人,
分兵屯駐涼州與鄯州,
以防禦吐蕃的侵犯。
六月底,
唐高宗又任命左武衛大蘇定方為安集大使,
節度諸軍,
以穩定吐蕃與吐穀渾的局勢。
在西北邊陲嘯嘯馬鳴、瑟瑟寒風中,
年邁的蘇定方度過了他戎馬生涯的最後時刻。
雖然他心向故土,
盼望回到大唐的國都長安,
但他終究還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