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追愛!
將近年關的時候,林子第二次踏上了去西華縣城的路。
這次他沒有再騎摩托車,而是步行到鄉上去坐麵包車。
街道上人很多,車也不少,大概是快要過年了原因。人群中有買衣服的,買蔬菜瓜果的,買煙酒禮品的,買床單被套的,吆喝聲砍價聲鳴笛聲此起彼伏,好一派熱鬨繁忙的景象!
林子穿行在擁擠的人潮車流中,沒有時間去認真聽小販們的叫賣聲和店鋪門外大音箱裡的流行歌曲,疾步向停泊在街邊的客運小麵的走去。
幾個司機看見林子過來,沒有像往常一樣簇擁著圍過來,而是靜靜地呆在原地,沒有人主動上前來招呼他。他心裡很納悶,以前他看見過,跑客運的司機見客人就像見了親戚一樣,攙著手、拎著包點頭哈腰硬拽著上他們的車,儘管客人不願意地扭著身。
等林子走到幾輛車中間,其中一個中年男子快步走過來,跟他指了指停在斜對麵的一輛麵包車,熱心地說“小夥子,就坐那輛吧!現在是我拉客的時間!哈哈哈……”林子也很快反應過來,就朝他笑著說“哦!你們現在開始排隊拉客了啊?”那人說“是啊!這樣比較公平點,大家都有家小,雖然掙得少點但都有的賺!”林子“哦”了一聲坐進了一輛正在等客開著火的麵包車裡。
他見車裡就自己一個人,便很無聊地望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陷入了無奈的等待中。心裡想這要等多久才能到縣城啊。
縣運管局為了規範客運市場,本著對乘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考慮,在鄉街道和縣城入口處各設了一個臨時麵包車停泊點,就是一片不大的空地,也算是小型固定的“客運站”吧。
周邊各村跑客運的麵包車加起來可能有上百輛,但經常跑的也就60多輛,司機之間相互都認識。這裡的麵包車主們給自己定了個拉客規矩就是客運麵的在兩個停泊點入站時要排隊,按序拉客,每車定員7人,如果有事或不想再排隊的司機可以不等客滿隨時出站,也有乘客有急事需要包車走的,就拉著一個人提前出站離開;停泊點堅決不許超員拉客,如果客人硬要乘坐,必須要將收到的多餘票款退給下一輛車主,但是出站後中途可以拉超員,隻要不怕被運管人員罰款。
這樣做有利於那些麵子薄、不善於招呼客人的車主,隻要他們安心地等著開車拉人就行,雖然比平常出車少點賺得少點,但也圖個省事,畢竟旱澇保收。
可心裡不痛快的就是那些手勤快、會說話、會招呼的車主,這樣下來,活兒就少很多了,但也沒辦法,總得合群、講究個公平嘛!總不能把客人都讓他們拉光了、其他人等著喝西北風?
所以大家都非常期盼能在中途遇上個乘客,多少能來點外快。
雖然他們跑的都是五菱榮光牌的麵包車,共有三排座位,前麵是司機和副駕駛,後麵兩排是乘客座位,規定載客量是7人,就是前一後三三。
但是聰明的司機很有辦法,他們在車裡早已藏好了能折疊的小馬紮,等客人超過7人的時候,就拿出小馬紮讓超出的乘客坐,更有心狠的冒險把乘客安排在自己座位上。
據說一車拉客最多的時候,能拉14人,就是前排4人、後麵兩排各5人,簡直是核定載客量的2倍,司機的狠心和黑心可見一斑。
他們這樣黑心的做法,總是引起前麵已經坐好了的乘客們的不滿和怨恨,經常是怨聲載道,破口大罵;後麵加上來的乘客或許是因為趕路等原因隻有充滿歉意地擠進去坐下來。
大多數司機拉超員拉慣了,對乘客們的喊罵隻當耳旁風,總是笑著把後麵的乘客推上車,強關上門。
有些臉皮薄點或脾氣大的司機,就受不了乘客們的責罵,也沒再堅持拉超員,把路上快到嘴的“肥肉”無奈地留給了下一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