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海瑟薇的是各大傳統媒體,他們的出發點是海瑟薇商業價值大打折扣。
既然知道你要黃了,趁機踩你幾下豈不是顯得我們很睿智?
他們本身和海瑟薇是沒有仇恨的,他們隻是根據過往經曆來判斷海瑟薇會涼。
因為過去發生過這種事情。
但這些媒體忽略了這個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
事實上,這一股青年nv全的浪潮,是在四年後上上映的《賤女孩》那是被掀起的。
其女主林賽·羅韓也因此一炮而紅,成為了著名的迪士尼公主。
與其說電影火,不如說這部電影反應了一眾深入民心的社會現象,引發了一場新時代女孩的自我覺醒。
這是意識形態的引領,是超出了電影範圍內的影響。
所以林賽·羅韓當初火的一塌糊塗。
但並不意味著這股浪潮隻能在四年後被掀起。
以美國的發展程度,物質基礎其實早就足夠了,缺的隻是一個導火索。
現在,導火索提前出線了。
海瑟薇成為了這股浪潮的代表人物。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就知道,她的商業價值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比剛剛獲得提名的時候還要高了,而且是高了無數倍!
經曆過大風大浪和上麵又有密切關係的馬歇爾導演當時就聯係了海瑟薇,讓她穩住敢愛敢恨、自由追愛的人設。
因為據他從特殊渠道得來的消息,一開始在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一獎上純粹是為了湊人數的海瑟薇,現在真正有了奪獎的可能!
這次事件影響力非常大。
奧斯卡這邊隻是打頭陣的。
後續在多個行業、多個領域都會有類似的發聲和事件。
這是一大波聯合勢頭,目的就是為了最終推動美國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也就是讓某些女性進入正tan,獲得比較重要的職位)。
所以海瑟薇這個第一槍,一定會打響。
有一說一,知道這個消息後的海瑟薇非常懵圈。
奧斯卡不是演的好就能拿的。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需要你去“競爭和遊說”。
要花很多錢和資源甚至是一些其他的東西。
海瑟薇可競爭不起,她背後也沒有大金主支持。
她從未想過自己有獲獎的可能。
但現在……有一股比誰都強大的金主和資源要支持她了,還是無償的。
海瑟薇選擇把這些內容跟鄧凱進行溝通,她在慌亂的時候隻能信任鄧凱,這是鄧凱那種超出年齡的成熟感給她帶來的,也是海瑟薇無法自拔的喜歡上鄧凱的重要原因。
安全感。
當海瑟薇成名後,這份安全感是她父母都已經給不了的。
因為很多麻煩,她那中產階級的家庭確實解決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