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曆劫小妖精!
聽到要求的二皇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但顯然他的耳朵是很好的,根本不存在是聽錯了什麼的。
“你還真是會給本皇子找麻煩呢,就算是公主選駙馬,都不敢提你的這鐘要求。”
不過譚芪不在乎二皇子怎麼想,繼續躺在了貴妃榻上,閉幕眼神,二皇子覺得自己哪裡像是譚芪的老板,分明是譚芪才是做老板的。
但經過這樣的來往之後,二皇子覺得他或許已經找到了譚芪排斥嫁給不好相處的婆家,畢竟譚芪之前是庶女,生母又是那樣死的,難免對貴族家的一些齷齪看不上眼。
不過也算是看出了譚芪是不會被彆人給截胡的,二皇子也就不在乎了。
譚家人和譚蓉蓉一家,被處斬的時間很快就到了,譚芪突然心血來潮,想要去看看,就換了一生男裝,去了看譚家人被處斬。
二皇子還派了府上的高手跟著,不管是真的保護還是彆的什麼,譚芪都不在乎,她隻是想要去看看那些之前一直自以為是的人,到了這個時候,,是不是還會覺得,輕易謀奪了彆人的命,是不需要還的。
等譚芪到了的時候,才看到,譚家的人,已經麻木了,乖乖的跪在那裡,等著被看透,但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不一樣的的絕望,譚芪的出現,還是被譚家的人看到了。
雖然譚芪是男裝的打扮,但對於那些恨譚芪入骨的人來說,,就算是譚芪化成了灰,他們都會記得,隻是很遺憾的是,無論這些人是怎麼的生氣,譚芪就好像是一個過客一樣。
看著那一個個人頭落地,譚芪準備回去的時候,就看到了另一邊穿著一身白的大夫人和自己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和妹妹,顯然大夫人是來送譚家人一程的,當然要是想要幫譚家人收屍什麼的,大夫人顯然也是不會做的,能來送一程已經是極限了,大夫人顯然是一個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的人,在自己的原則範圍內,不會吝嗇一絲善意,但要說聖母到,把自己給弄到很危險的地步,大夫人這樣的人,是不會做的。
大夫人顯然也是看到了譚芪,說實在的,譚家當初被滿門抄斬的時候,她以為自己會死,沒想到,譚芪竟然對她和她的孩子手下留情了。
大夫人對著譚芪點了一下頭,就轉過身,準備帶著兩個孩子回去,而譚家的那兩個孩子,顯然是不能接受譚芪毀了譚家,對譚芪還是報著仇恨,但又很矛盾,畢竟譚家是真的犯事了,不然譚芪也不會有辦法扳倒譚家。
“好了,將來你們跟她是不會交集的,而且譚府的覆滅,她隻是揭露事實而已,並不是始作俑者,不要讓仇恨蒙蔽了眼睛。”
譚芪回到了二皇子專門給她準備的一個院子,就看到了一個鐵盒子,裡麵是當初她給一個陌生黑衣人的藥瓶,譚芪就知道了,是誰來了,不過盒子底部還有其他的東西,譚芪打開了,才看到是一大疊的銀票,還有一張紙,上麵隻是簡單的寫了兩個字“謝謝”
譚芪並沒有在意,而是把東西都收起來了。
但之後譚芪才發現,這個被她救下的人,竟然就是當初那個紈絝子弟,也就是原主曾經的未婚夫,譚芪之後總算是想明白了,為什麼當初那個紈絝會想辦法娶她,原來是為了報恩,看來原來原主肯定是也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出嫁也是那個男人想要幫她,隻是沒想到,原主竟然死了,現在想來,肯定是譚家的人,為了那筆錢,想出了用替身換掉了她。
隻是那些人,太過貪心了,不僅僅是想要霸占她的身份和夫家,還不肯留下原主的命,為了不敗露,才要了原主的命。
原主的事情,現在基本已經被弄好了,譚芪已經沒有其他的事情了,現在就是看看二皇子是不是明君了,要是明君的話,她就想辦法給二皇子一些良方。
二皇子也明白了,譚芪是真的眼光賊高,但卻是是想要護著這天下的百姓的。
五年後,皇帝駕崩了,二皇子登基了,皇帝擔心他死了,二皇子會殺了大皇子,當著所有人的麵,給大皇子留了一張免死金牌。
二皇子氣死了,但還是忍住了,不過大皇子也沒有得到什麼好,雖然不用死了,但還是被二皇子給分到了一個很偏僻的地方為王,這讓大皇子差點就想要造反了,還是譚芪想辦法壓製住了大皇子一脈的人。
二皇子,雖然有很多的私心,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很好的一個皇帝,至少每次再要出昏招的時候,都能被譚芪給掰回來。
這一世,譚芪還是沒有嫁人,不是沒有合適的人,而是譚芪看不上,而二皇子已經看到了譚芪並不是那種會幫助彆人的人。
也就不再懷疑譚芪了,當然還是一直都很重用譚芪,而現在的皇後,之前一直都有些忌憚譚芪,,因為譚芪實在是太能乾了,而且能幫得上皇上,皇後很確信,要是譚芪願意的話,皇帝隨時都可以廢掉她。
最重要的是,譚芪自己還不願意嫁出去,這讓皇後擔驚受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之後看著譚芪,沒有事,根本不會出現在皇帝的麵前,有時候,幾年都不出現在皇帝的麵前,要是有事,都是讓人傳達。
也就是這樣,皇後才沒有針對譚芪,譚芪的一生,都沒有被人熟知,彆人都把皇帝當成了明君,除了少數的人,知道是譚芪一直在背後暗中的扶持著皇帝。
就連皇帝晚年,有些昏聵了,貪慕美色,對皇後生下的皇子諸多不滿,還是譚芪說了,皇子已經大了,要是皇帝一直都不確定太子的話,反而會讓好不容易繁盛的國家陷入混亂,而且嫌棄長子,溺愛幼子,對於已經晚年的皇帝來說,這是大忌。
皇後從來沒有這一刻這麼感激譚芪,也是在這個時候,皇後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譚芪那麼受皇帝重用。
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