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裡奧聽到裡戈拉夫的話,表麵肯定點頭稱是,心裡卻難以讚同。
在尼爾森爵士百裡迢迢、頸上添花後,裡奧也對格拉斯頓家族有過一些了解。
他們的三塊騎士領,都在伊森波爾的北麵,一塊是祖業,一塊是軍功采邑,一塊是開拓領。
祖業和軍功采邑都是開發成熟的大型村莊,擁有寬闊的耕地和牧場。
開拓領也經營了快兩代人,倚靠驅狼原林海,不僅糧食能夠自給自足,還擁有不錯的木材和皮草產出。
北境方旗騎士家族的封地大多如此,最多也不到十塊騎士領,少的也就兩三塊。
北境伯爵的統治,既需要仰仗這些方旗家族,同時也需要防備他們。
隻要方旗家族的領地超出一定的數目,不是被伯爵府壓製,找個理由剝奪,就是兄弟分家,將騎士領分走。
不過上一次異族聯軍衝出驅狼原,格萊斯頓家族的開拓領首當其衝,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廢墟。
雖然伊森波爾的領主聯軍擊敗了異族,但格萊斯頓家族也元氣大傷。
裡戈拉夫有著傳統的封建地主思維,認為人口和土地就是最寶貴的財富,以河灣領的軍事力量,大可以集結兵力乘虛而入,一舉擊敗格萊斯頓。
不管是占據他們的土地,還是卷走一部分領民,都是油水豐厚。
也正好威懾宵小,提升河灣領的影響力。
北境人勇武好鬥,法治落後,貴族鄰裡之間的爭鬥從未停歇。
不僅僅是七大伯爵之間互相攻伐,伯爵下麵的騎士家族,也會因為各種矛盾發起戰爭。
北境伯爵雖然實力強大,但是領土過於遼闊,手裡的常備軍分散到各地,根本無法形成絕對統治。
就像伊森波爾,屬於伯爵府的常備軍僅僅三百人,就連日常的城防和巡邏,都要征召附近的小領主配合。
這還是依靠安澤諾河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在寒冷貧瘠的北地,土地的產出極少,根本養不活太多的脫產士兵。
大領主組建軍團發動戰爭,幾乎全靠征召附庸。
所以地方騎士家族之間的戰爭,伯爵府最多是居中調停,除非有一方威脅到他的統治,否則極少參與進去。
如果河灣領擊敗格萊斯頓,占據了他們的土地,看到木已成舟,伯爵府也隻能口頭譴責一番,最後不了了之。
最多是通過領主大會進行“懲罰”宣判,追回他們占據的部分土地,轉封給那些情緒激烈的小領主。
而河灣領作為被懲罰和安撫的對象,至少能夠分到格萊斯頓家族的一個村子,烏裡揚則大概率成為新的方旗。
裡戈拉夫雖然作風正派,相對保守,但也不是什麼天使聖徒。
敵對勢力露出破綻來,不趁機咬上一口,簡直愧對先祖。
裡戈拉夫的思維,來自他北境封建小領主的身份地位,理論上沒有任何錯誤。
實際上,裡奧主動進攻格萊斯頓,確實可以趁機大賺一筆,乘勢擴張。
以河灣領領主軍目前的精銳程度,甚至不會戰損太多士兵。
但裡奧的想法不一樣,土地確實寶貴,但河灣領絲毫不缺,人口也很重要,但前提是能夠快速轉化成生產力。
而家族影響力的提升,其實好壞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