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
白帝城與連雲寨雙雙毀於一旦,人心動蕩在所難免,但有白帝在,有巫砧主在,動蕩很快如風吹皺一池春水,隻剩下些微漣漪。巫輕肥護送帝妃先行一步,去往鷹愁山冷泉穀打個前站,一時吸引了眾多目光,不過包括巫砧主在內,無人知曉他的師承來曆,巫輕肥還是第一次開口向帝君討要差事,對此他心思很重,勢在必得。
帝君暗中收下巫輕肥,傾力栽培他,並不諱言真實目的,一來巫輕肥確實資質絕佳,修持血氣進展奇快,二來他也需要一個得力弟子護持神魂,萬一駐世之軀被毀,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身為帝君的衣缽傳人,巫輕肥也知曉劫餘大德隕落之後,師尊為求突破,著手祭煉“混沌鎖鏈”,耗費無數心力,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直到天外來敵降臨此界,才突然有了轉機。
是巧合,還是冥冥中的必然,連白帝自己也分辨不清,但他的機緣正落在此,為免節外生枝,徒增變數,白帝關照徒兒在北地相機而動,勿要讓巫刀尺趕儘殺絕,伺機放彼輩一條生路。巫輕肥心領神會,不過北地的戰事出乎他意料之外,無須刻意拆台,巫刀尺自己就倒了台,師尊交代的任務看似棘手,實則沒費他什麼力氣,迦耶聲東擊西,儘起大軍偷襲天生橋,巫輕肥虛張聲勢,像模像樣演出戲,打完收工,就此了事。
接下來向帝君討要差事,狐假虎威拿捏聞魚龍,一切都順理成章。巫輕肥護送帝妃來到鷹愁山冷泉穀,一路順順當當,波瀾不驚,沒什麼不長眼的愣頭青攔路打劫,平靜得有些乏味,聞魚龍早就得到消息,親自出迎三百裡,對巫輕肥也十分客氣,一點都沒有流露出“性情古怪”。
巫輕肥心中清楚,麵子是給帝君的,帝妃孫景從隻是“順帶便”,自己更是“順帶便”的“順帶便”,不過麵上的虛文無關緊要,要緊的是血漿池。
鷹愁山連綿起伏,占地極廣,大小城寨百餘處,其中尤以冷泉穀最為昌盛。巫砧主說聞魚龍把冷泉穀“打理得井井有條,諸物齊備”,絕非一句客套話,在巫輕肥看來,冷泉穀比白帝城有過之無不及,說老實話,帝君專注於修持,長年在離空井下閉關,帝妃孫景從也無意打理,白帝城充其量隻是一座洞府,少有人氣。冷泉穀就截然不同,大小魔物熙熙攘攘,山腰以上鬨中取靜,修築了百餘處洞府,血氣主宰入駐其中,隻須跟聞魚龍打個招呼,他人欲與上境大能比鄰,所費不貲,饒是如此,趨之若鶩的亦不在少數。
聞魚龍是個有頭腦,有手腕的人,他親自將帝妃迎入冷泉穀,安頓在齊雲山頂的行宮中,色色俱全,想帝妃所未想,供奉甚是周到。行宮雖小,五臟俱全,巫輕肥轉了一圈,竟挑不出什麼茬子來,連一乾仙童仙姬都調教得恰到好處,既不拘謹,又不逾規矩,令人歎為觀止。
當夜聞魚龍擺下宴席,為帝妃接風,孫景從居上座,聞魚龍、巫輕肥作陪,石鯨主與巫玉露遠道而來,有幸列席,此外更無閒雜人等。孫景從既不喜喧鬨,又不耐冷清,四五人的宴席正合心意,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笑意,對聞魚龍的安排甚是滿意。
這一席“接風宴”,聞魚龍是下了大本錢,美酒佳肴貴精不貴多,無一不是上品,孫景從對口腹之欲不甚在意,每樣隻淺嘗輒止,石鯨主客套,巫玉露矜持,唯有巫輕肥放懷大嚼,酒到杯乾,好在他吃相並不難看,不動聲色就掃了個七七八八。
席間說些閒話,無非是天外來敵,北征慘敗,接天嶺斷,白帝城毀,消息傳到鷹愁山,多少有點走樣。石鯨主駐守北地,親曆戰禍,免不了說上幾句,他小心翼翼斟酌言辭,一邊說,一邊留心看巫輕肥眼色,稍稍將罪責歸咎於巫刀尺。
血氣魔神失控,屠儘連雲寨中軍精銳,此事流傳甚廣,眾所周知,乃是板上釘釘的一樁慘禍,無須多渲染,誰都知曉巫刀尺難辭其咎。聞魚龍與其沒什麼交情,隻當談資聽聽,他真正關心的是白帝城因何毀於一旦。
帝妃孫景從自然知曉白帝城毀於白帝之手,她親手拔出七根“鎮界釘”,亦是同犯之一,不過聞魚龍衝著巫輕肥發問,她也樂得置身事外,揣著明白裝糊塗,微笑著把玩酒盅,聽他如何解釋。巫輕肥擱下鏤玉錯金象牙筷,輕輕咳嗽一聲,神神秘秘道“聞道友可曾聽聞,當年劫餘大德厘定此界血氣時,曾將一條惡蛟鎮於接天嶺下?”
惡蛟的傳言由來已久,聞魚龍早有耳聞,卻從來沒放在心上,如今聽對方鄭重說起,倒有些意外,沉吟道“莫非此事屬實?”
巫輕肥打了個哈哈,道“隻怕十有八九屬實……那一日天崩地裂,山呼海嘯,接天嶺斷為十七八截,白帝城亦被埋於地下,方圓千裡僥幸撿回性命的,寥寥無幾。此乃天災,非是人禍,若非惡蛟作祟,誰人有如此大神通?聞道友,說句不好聽的,你我肯定做不到,帝君與巫寨主或許能為,但絕不會為,白帝城乃是劫餘大德修持之地,那個……哈哈……你知道的……”
聞魚龍當然知曉他二人乃是劫餘大德的親傳弟子,再怎樣喪心病狂,也不至平白無故毀去白帝城,除此之外也沒有旁的解釋,他默默頷首,勉強接受了巫輕肥的解釋,蛟龍之說雖不可信,但也隻能這樣了。
孫景從微笑著聽巫輕肥胡謅,心中覺得好生有趣,整日介枯守在白帝城右宮內,雖然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青之草,諸般供奉不缺,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不如到外麵走走看看來得心情舒暢,如果能陪在帝君身邊,那就更好了,隻是他專注於修持,一心執拿更多的法則之力,沒什麼閒情雅致。
待到帝妃稍露倦態,聞魚龍及時止口不言,起身恭送孫景從回行宮歇息,一場“接風宴”賓主儘歡而散,誰都覺得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