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令旗紅孩兒腳踩風火輪,當空虛立“我看你才是那個滿口假仁義道德的人!”
“都說術無止境,躬而慎行。”
“道無高低貴賤。”
“你卻在這裡肆意貶低他人神道,口出狂言要斬神廢神,驕狂自負。”
“你貶低神明是非不分,但偏偏這裡殺人最多的就是你!你才是那個殺人如麻的凶焰魔牛!”
“你才是那個滿口假仁義道德,搬弄是非的最囂張魔牛!”
“哼,你之所以這麼貶低他人神道,無非就是色厲內荏,給自己找個借口師出有名!”
五色令旗紅孩兒的聲音傳動四方“道無高低貴賤,你就算得到北極四聖翊聖真君的傳承又如何,他人鼠目寸光畏懼你的傳承,本尊秉承天地公理正義可不怕你,因為公道自有天理!”
“北極四聖翊聖真君若知道有人請祂上身顯聖,是為了爭強鬥狠,殺人奪寶,無惡不作,必定要收回祂的傳承,重振乾坤正義!”
天下任何事都講個師出有名。
神明是人心寄托,請神鬥法,今天就看誰師出有名,動殺伐兵戈才能正當,才能得道多助。
五色令旗紅孩兒說這麼多,無非也是在給自己找師出有名的理由,讓五色令旗裡的五神符文,繼續庇佑他,助他鬥法。
果不其然。
隨著他搬出這麼多冠冕堂皇理由,五色令旗裡的五神法旨,氣息更加淩厲了,流露出的氣息,越發懾人。
神明法旨神光更盛了,那些神光裡承載著神道法則,在虛空裡不斷衝擊出轟鳴聲,震得天穹在搖動,這些神光奔湧向褻瀆神明的三昧神火蠻牛。
三昧神火蠻牛無所畏懼“這個世界不是誰說話大聲,誰嗓門大,誰就是說話有理。”
“公道自在人心,你一個經不起人心拷問,隻會當個偽君子藏在黑暗,沒有直視過光明的蠅營狗苟之輩,也敢質疑光明。”
“今日我必殺你。”
五色令旗紅孩兒目光愈發森冷,對方誓要殺他,他又何嘗不是誓要殺對方。
紫金紅葫蘆、帝鐘!
法天象地大道真解、北極四聖翊聖真君傳承!
這麼多深厚福緣都放在一個人身上,在他眼裡就是暴殄天物,隻有被他得到,唯他所用,才叫物儘其用。
今天不鎮殺了三昧神火蠻牛,就得不到這些法寶和傳承。
北極四聖翊聖真君手裡托舉著的帝鐘,此時發出了如同火山轟鳴一樣的浩大玄音,天地都是帝鐘響起的大道聲音,正麵碰撞上神明法旨奔湧來的神道法則。
結果很意外。
那些神道法則一觸即潰,帝鐘激蕩出的大道宏音,一路響徹,向上推進。
神有神位。
神仙也有太乙真仙、大羅金仙、混元無極天上大羅金仙之分。
祭煉在五色令旗裡的神明法旨,一來神威不如北極四聖,二來是上古流傳下來的法旨碎片,神道法則殘缺,哪裡能與擁有完整傳承的北極四聖翊聖真君抗衡。
麵對帝鐘反攻,隊仗如雲,八方護道的六丁六甲、雷公電母、三十六雷神將…此時也都轟擊出神道神力,推波助瀾大道宏音,使之更加響徹,壓碎神明法旨散發出的重重神光。
轟隆!
轟隆!
……
天地發出巨響顫音,五色令旗裡的神明法旨在來回抖動。
這一看就是神明法旨上承載的神明意誌,有點承受不住北極四聖翊聖真君的神威,連神道法則的穩固都有些維係不住了。
此時的三昧神火蠻牛神色嚴肅,莊嚴,眸光如冷電,並沒有繼續出聲刺激五色令旗紅孩兒。
因為神道沉重。
當你借來神明力量,請神顯聖的時候,也要承受神明在人心裡的重量。
為什麼那麼多人明知可以請來更厲害的玉皇大帝、三清天尊、雷祖雷帝…卻很少輕易請神?
有雷祖雷帝不請,隻請雷公電母?
就是因為三清、玉皇大帝、雷祖雷帝等神仙在人心太重,承載著天下萬萬人信仰、香火、人心力量,所以沒幾個人能承受得起這麼沉重的人心力量。
當你請來天庭諸神顯聖時,你也要承受沉重神道帶來的人心拷問。
越是民間信仰多的神明,對人心拷問也越苛刻,比如晉安請個雷部三十六雷神將,都要做到不能私藏一份私心,否則必遭反噬。
雷部三十六雷神將對人心拷問都如此苛刻,要想請動雷帝雷祖,對人心拷問隻會更加苛刻,強行請神隻會適得其反。
倘若連雷帝雷祖都請不動,就更不要說玉皇大帝、三清天尊了。
所以民間也一直用舉頭三尺有神明,來勸告身邊人不要做虧心事。
彆看三昧神火蠻牛此刻隊仗如雲,八方護道,外人看著很威風,神威浩蕩,其中所要承受的神道沉重,人心拷問,隻有他本人才能切身體會到。
雖然要承受的神道沉重非常大,但是請神顯聖的威力也是不能同日而語,比如北極四聖翊聖真君輕易就橫推了神明法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此時五色令旗上的神明法旨劇顫,眼看光華要被打壓下去,五色令旗紅孩兒手掌一翻,手中變出一根線香,他點燃線香,虛空拜神,口中念念有詞,念誦起了經文。
那是與神明法旨呼應的古道經文,神明法旨得了香火願力,神光再次暴漲一大截。
那一炷香不是普通香火,是“一柱真香通信去,上聖高真降福來”的《敬神三十六香》,是專門燒給神明的香火!
有彆於專門燒給人的《善惡四十八香》,和燒給死人、不是人的《地煞七十二香》!
五色令旗紅孩兒手中的線香,在《敬神三十六香》裡有專有名字,叫請神香,神仙臨玄,可焚此香。
提到《敬神三十六香》,就不得不額外提一句,請神香上還有大請神香、聖明香、大羅金仙香……
大請神香,更高神君臨玄。
聖明香,可上達聖聽。
大羅金仙香,大羅金仙臨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