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亂七八糟的心理學研究多了,很多東西就變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習慣性操作。
王太卡沒有想試圖去操控誰,可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卻能讓很多人真的聽王太卡的話。試圖掌控其他人的行為,是可恥的。王太卡從未如此想,但很多東西又是無形中的。
在王太卡和充兒的感情裡,雖然看起來好像充兒是在主動的,其實王太卡也不是一個吊著充兒的壞人。在和宋香菜解決了那些事之後,王太卡馬上接納了充兒,就是因為其實從心底裡,兩個人的感情早就到這個程度了。
如果不是王太卡當時有必須要報複達成的耐心,可能兩個人早就在一起了。畢竟王太卡曾經不止一次的忍不住強吻過充兒,那可不是見色起意,是真的心動了。
所以在這種其實是很平等的感情裡,出現了矛盾,反而是充兒來挽回,王太卡卻是很沉默的狀態,也是有原因的。
一段感情裡,什麼樣的人可以把另一半吃的死死的?
答案隻有一個目的性弱的人。
目的性弱,一方麵是降低了需求感,對另一邊沒有任何特彆的要求,甚至沒有要求。在兩個人的關係中,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隻有在你不求著對方,不期待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的情況下,才能占據主動,占據高位。
另一方麵,就是不害怕失去。畏懼會讓人擔心,失去了原本的分寸。隻有你不害怕失去另一個人的時候,另一個人才會害怕失去你。
這個說起來了簡單,其實卻很難,這個尺度不是一般人能把握的。而所謂的舔狗,就是因為目的性太強,所以失去了自己的分寸,變成了言聽計從,害怕被甩的舔狗。
其實目的性的強弱,也是渣男和舔狗的區彆。渣男的目的性也強,但是分擔在每一個女生的身上,就很弱很弱了,因為他是廣撒網。所以不會給人造成壓力。
而舔狗對一個人好的目的,就是要追她當女朋友。這麼強的目的性,自然會讓感覺到壓力和厭煩。
王太卡的目的性很弱,他對充兒沒有任何的需求,隻要和自己好好在一起就行了。但同樣的,如果根本的目的性“結婚”出現了變故,那產生的問題反而很大。
王太卡沒想控製充兒,他隻是想結婚。所以如果不能走到結婚,那麼走不走這條路還有什麼差彆嗎?
其實充兒的目的性也很弱,她從來沒有和王太卡提過什麼要求,甚至出於女生的敏感,她甚至想過兩個人走不到最後。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從目的性上來說,其實是充兒比王太卡還弱。可為什麼現在變成這樣呢?
其實原因還是一個,怕不怕失去。
充兒雖然想過如果走不到最後怎麼辦,不管怎麼想,她還是怕失去王太卡。
那麼王太卡怕失去充兒呢?也怕,畢竟是喜歡的人。可是也不怕,畢竟吃過了初戀的虧,王太卡現在習慣性的會減少預期,這和初戀是誰沒關係,隻是吃一塹長一智,這是沒問題的。
女人的決定是試探性的,而男人的決定是決策性的。
在這種情況下,王太卡開始反思感情裡出現的問題,這才讓充兒有些慌了。
本質上說,這並沒有誰更愛誰,誰不愛誰的差彆,王太卡和充兒對彼此的感情都是很深的,可久經磨難的王太卡已經沒有那麼恐懼分離了。
這就是為什麼到了現在,王太卡忽然冷靜下來,而充兒主動來和解的原因。
因為現實就是,雖然彼此都是很愛對方,但是比起失去的痛苦來說,充兒比王太卡要難過更多更多!
這也算精神控製嗎?不,這是愛啊。
充兒也感覺到了王太卡的轉變。最開始還有些難過,可慢慢的冷靜下來,她也能理解王太卡的想法了。充兒和在任何事情上和王太卡爭吵,偏偏這一次真的就碰到了王太卡的逆鱗。
誰會容忍自己的另一半,為了一個異性和自己爭吵呢?
所以充兒來和解了。王太卡是個講道理的人,彆的事情他都能認了,黑鍋隨便背。但這種事涉及底線,就必須要講道理。
在愛情裡全都要講道理的人注定孤獨一生,但愛情裡全都不講道理的人早晚也會被禍害死。
有些底線,要說明白。
所以充兒出現了,她的理由也是合理的。她希望王太卡變好,所以才會生氣著急。
不得不說,充兒還是懂王太卡。如果今天充兒隻是來撒嬌服軟,那真的一點用也沒有。但是偏偏這句話真的管用,王太卡的態度馬上就軟化了。
因為王太卡壓根就不在乎誰挨打誰挨揍,或者自己到底是不是被冤枉了,他在乎的隻是充兒為了什麼跟自己吵架。隻要不是為了彆的男人,那麼就不觸碰底線,那麼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多麼幼稚又簡單的邏輯,其實男人的思維真的很簡單,像小孩子一樣在乎一個是非曲直,隻不過大多數女人不願意了解。
偏偏充兒願意為了王太卡去妥協,那麼既然充兒率先邁出第一步,那後麵的九十九步就自然由王太卡一個人完成。
所以當充兒低下頭難過的時候,王太卡已經起身,把充兒抱在懷裡了。
無需多言,不用像是沒在一起的時候,一點的事情,需要無數的語言去傾訴,去了解。此時此刻,隻需要擁抱,緊緊的擁抱,恨不得把對方按到自己的身體裡。
王太卡抱緊充兒,隻聽到充兒輕聲抽泣的說著“我真怕我愛過頭了,愛到把自己也搭進去,但是你卻不肯要。”
王太卡隻是說道“幸有青山我未孤。”
充兒淚眼婆娑“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喜歡和你在一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