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個?”張和平愣了一下,疑惑望著一旁的戴眼鏡的院長鐘濤,問道:“上麵能批108個臨時工名額給咱們醫院?”
“隻批了6個臨時工名額給我們,不過……”鐘院長提起白大褂,蹲到張和平旁邊,小聲說道:
“我把這事向上麵反饋後,上麵又給景城衛生所、機械廠職工醫院、化肥廠職工醫院等十幾家醫院,分了一些臨時工名額,加一起有108個。”
“然後呢?”張和平皺眉問道,他有種不好的預感,可能會耽誤他放假。
鐘院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因為這事是我們醫院發起的,加上李醫生在我們醫院。所以,這108個知青的前3個月考察期,要落在我們醫院。”
張和平放下竹子、柴刀,拍拍手上竹屑,起身去拿了行軍水壺喝了一口水,然後指著旁邊兩把竹製靠椅,說道:
“坐下慢慢說,其他醫院給了什麼好處?竟然能讓咱們院長冒這麼大的風險。”
“一棟兩層樓房,120個床位,床和家具配齊……”鐘院長興奮地說起了那些大醫院聯合開的條件。
隨後一個多月,版納人民醫院四周圈了一大圈圍牆,西側後門那邊,起了一棟兩層住院樓,上下各11個房間,1間醫生值班室、10間6人病房,放了120張木製病床。
北側起了一棟能同時容納200人就餐的食堂,還可以用來當李醫生的教室。
食堂旁邊還加了一個公廁,男女廁所各6個坑位,是張和平特彆要求的。
東側是張和平他們現在住的磚瓦宿舍,以及拆了灶台的原廚房。
再東邊一點,就是版納人民醫院原有的兩層紅磚樓,以及新修的大門口,還有兩扇鐵柵欄門。
醫院內,本來是要全部鋪水泥地麵的,但被張和平拿出一張設計圖給鐘院長看了後,就放棄了。
然後,院內多了幾對花壇,還有幾塊荒草地。
醫院南側空地,被張和平做的竹樓框架霸占了,應醫院同事要求,做了11棟聯排竹樓。
目前,張和平還在等竹子做牆,等茅草鋪屋頂。
1969年12月12號,版納人民醫院收治了多名“傳染病人”,為了防止傳染,即日起關門隔離。
大鐵門一關,就連炊事員老朱、會計刀美娟都跑去食堂聽課學醫了,隻有張和平沒去,嫌他們講的病例太簡單。
前一個月,講課老師隻有魔都來的李醫生。
那108個學醫的知青,在經曆過之前幾個月的下鄉勞動後,特彆珍惜這次學習機會,早起晚睡、加班加點的在學,都想轉為半脫產的衛生員。
甚至幻想表現優秀一點,留在城裡醫院當醫生。
學生用心,老師教的也快。
關鍵是,李醫生準備的3年培訓教案中,有很多基礎知識都是這些知青學過的。
所以,短短一個月,李醫生忽然發現,她的教案講完了。
這群知青的筆記寫得很仔細,哪怕現在沒記住,以後多翻看兩遍筆記就行了,不用李醫生重複囉嗦。
之後幾天,鐘院長、婦產科陳醫生都上台分享了一些案例,然後……
“要不,讓小張講一節課?”
聽到鐘院長的話,正在辦公室裡商討後續教學的李醫生、陳醫生都不由一愣。
“他學過醫嗎?”婦產科陳醫生疑惑問道:“老鐘,這事可不能開玩笑。”
“他的檔案裡寫著,他16歲參加地震救災,參與救治1366人,手術做了372台。”鐘院長說到這裡,有些說不下去了,感覺匪夷所思。
“小張的醫術比我高。”岩巴老傣醫忽然插了一嘴。
這是張和平用傣語跟岩巴交流時,經常問岩巴一些傣醫治療手段,時不時給出一些優化方法讓岩巴老傣醫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