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得了趙雲為將,自然是喜不自勝,封起為奮武將軍,帶袁耀為功曹駐兵汝南。
汝南太守,乃是江夏平春人,為人剛直重義,建安元年投奔曹操後,一直任陽安縣都尉,也是在官渡之戰中唯一一個沒有被袁紹、劉表、孫策三方拉攏之下沒有背叛曹操的將領。
官渡之戰後,曹操便遷其遙領汝南太守,依舊屯兵於陽安縣,就是為了要重新奪回汝南。
李通的確是一個難纏的對手,隻因陽安縣在他的治理之下,如同鐵桶一般易守難攻。趙雲到了汝南之後,首要麵對的敵人就是李通。
好在李通此人善守而不善攻,趙雲也不是好戰之人,隻按照孫權的意思,在汝南招兵買馬,組建並訓練一支精銳的騎兵,以備將來和曹操有生死一戰。
而袁耀也借著汝南袁氏的家族名聲,在汝南之地為趙雲招攬了名士許靖為謀士,而趙雲也找到了曾經的同僚陳到,徐州之敗後,陳到也和劉備等人分彆,隻好先回到了老家汝南,趙雲多番打聽,勸說其入自己的麾下。
陳到忠勇,善領兵訓兵,麾下部曲各個英勇剛烈,毫不畏戰。
對於陳到來說,能留在汝南而不必與老母分彆,又能與趙雲一同抗曹,如此也算是不錯的去處。
而對於陳到的加入,趙雲顯得十分高興,將汝南之兵儘數交給他來訓練,並且配備上數量足夠的技巧連弩和鐵紮甲和鐵半魚鱗甲。
麵對數量如此眾多的技巧連弩和鐵甲,趙雲先是吃驚,而後也明白了是孫權格外的看重之故。
雖說如今鐵甲並不罕見,但鐵甲製作不易,軍中也都是先供應將領之眾,普通士兵還是多用皮甲和輕鐵甲,若是能在戰場上自行繳獲鐵甲,那便是全憑運氣了。
然而輜重送到汝南之地,連普通的士兵都能用上鐵甲和鍛造精良的鐵製兵器,甚至孫權還特地打造了一領環鎖鎧給趙雲,用以貼身保護趙雲。
這種環鎖鎧又稱鎖子甲或者也稱為連環鎧,是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服狀的軟甲,每個鐵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環鎖鎧的最大優點是相對柔軟,輕便靈活,對劈、砍等打擊有良好的抗禦能力,尤其適宜騎兵將領作戰,對於箭矢和刀槍的防禦力相當不錯。
隻是環鎖鎧做工精細,耗時良久,上好的環鎧甲更是極其稀少,整個江東擁有也不超過五件。
趙雲身上的這一件是當年孫堅追殺董卓後繳獲的兩件軟甲之一,當初分彆給了孫策和孫權,如今孫權又賜了一件給趙雲。
趙雲得知自己身上的環鎖鎧還有如此重大意義之時,立刻跪下朝著吳郡的方向,叩首謝恩。
而對於這種軟甲的製作,喬瑋也嘗試過在江東推行批量生產。但上好的環鎧甲實在考驗工匠的經驗和技術,而且需要耗時數月才能得一件,隻好暫時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