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最忌諱什麼
自然是整體風格前後不符,演員的實力參差不齊,化學反應糟糕。
如果是這幾種情況下,就算劇本再優秀,也展示不出來。
所以,當演技最弱的靳東激發起眾位老戲骨的反應時,董熹內心是讚歎的。
他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幸運,總是能夠找到合適的演員。
“眾位愛卿,覺得這事該如何處置”靳東的語氣謙虛卻蘊含著不容忽視的霸氣。
將一位初登皇位的天子,那種鋒芒畢露但又想要裝出一副聽取意見的樣子。
而接下來就是文臣的爭鋒,按理說這時候靳東的戲份就沒有了,隻需要在龍椅上做皺眉思考狀。
但不敢寂寞的靳東,在征求董熹的意見後,他轉換了一下正襟危坐的姿勢,將體態變得隨意,展現出無形的攻擊性。
符合他剛剛登基,迫切需要立威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他這麼一轉換姿態,就會讓自己更多的出現在鏡頭裡。
俗稱:無言的搶戲。
就好比陳小二在春晚舞台上,跟一根電線杆子一樣,直戳戳的站在哪裡。
當然,不會那麼的突兀,靳東更多的還是靠著顏值,來增加觀眾的記憶力。
如果下麵入鏡的演員,台詞和表演激不起觀眾興趣的話,還真容易被靳東搶戲成功。
但很可惜,接下來入境的每一個演員,都是熟臉,每一句台詞的把控,都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
不論是嗚呼哀哉的語氣,抑或是心平氣和的回擊,戳戳逼人、咬文嚼字、血口噴人、暴跳如雷……
這些語氣的變化,還有語速的意境,組合到一起的時候。
除非靳東在龍椅上跳一段“騎馬舞”,否則他根本就沒辦法讓觀眾注意到自己。
所以,他是在做無用功嗎
非也!
電影的魅力就是可以重複的觀看,每一個小細節都會被有心人注意到。
靳東看似的無用功,其實在整體畫麵裡會很和諧,而且會讓某些人過度的解讀。
在很多人眼裡,導演留下的沒用個鏡頭,都是在表現什麼。
當然,首先這部戲需要成功。
否則沒幾個人願意去解讀每一個鏡頭。
董熹出道至今,唯有第二部電影《燃燒》入選了北影的內部教材電影,被反複的解讀過。
而其他作品,哪怕是同樣得到過三大獎項的《馭風少年》也沒有得到青睞。
他後期的作品商業屬性太過於濃厚,電影學院會在內部播放,但是沒必要過多的解讀。
現在的國內學院派,還是以文藝片為主,並不會鼓勵學生向著商業靠攏。
所以現在很多學校導演係的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賈鈴似的,有一個牛逼的大哥。
這年頭,拍院線商業電影能賺錢的都沒幾個,更彆提投資文藝片。
不過從去年開始,熹子影視的三部過億票房的電影,徹底將資本的目光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