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林朝陽的效率來說,屬於是龜速了。
可對比如今的作家們,他這個效率還是不錯的。
幾個月時間裡,李小琳也隻是來了幾封信例行催更而已,可她光催更,也不知道寄幾張月票過來,林朝陽哪裡來的動力呢?
不過畢竟是已經說好的事了,林朝陽終於趕在十一之前將稿件寄了出去。
了了這份稿件,他也算是徹底閒了下來。
四五個月的時間裡,他每天寫寫寫,上班寫、下班寫,感覺比當996社畜還累。
這一票做完,該好好歇歇了。
到了周日,陶家一大家子人來到石景山軍區大院。
進門打了招呼後,杜若林哈哈大笑著對陶母說道:“若慧,你可真是找了個好女婿啊!”
此話一出,陶家人的眼神頓時齊刷刷朝陶母投了過去,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陶母臉色僵硬,硬擠出幾分笑容,“大哥,就是寫了一部而已,不算什麼。”
“欸!怎麼能這麼說呢?你是不知道,《高山下的花環》發表之後給我們前線和後方的指戰員們鼓了多大的勁!
朝陽這部寫的好啊,大大的鼓舞了我們軍隊的士氣,也讓老百姓看到了那些子弟兵們的犧牲,為我們贏得了民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舅杜若林性格豪爽,說話的聲音都比常人大了幾分。
陶母的客套遭到了他的反駁,她又不好多分辯,隻能乾巴巴的笑了笑,應付了事。
陶玉書兩姐妹全程關注著母親的神色,心裡偷著樂。
陶玉書幸災樂禍是因為母親對丈夫的態度,而陶玉墨的幸災樂禍則是因為前段時間陶母主導的換房間事件。
“看來今天沒少準備好東西啊!”
陶父疼媳婦,將大舅杜若林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他笑著說道:“今天你們跟朝陽沾光了,他為我們部隊做了大貢獻,今天得好好犒勞犒勞他,我特地把食堂的大師傅給請來了。”
杜若林的話雖糙,卻絲毫不生硬,大家都能聽出他的玩笑意味,但也能明白,今天這頓飯還真就是專門給林朝陽準備的。
陶父玩笑道:“大廚開小灶,露的可是真功夫,今天我得好好嘗嘗。”
杜若林陪著陶父與林朝陽說說笑笑,一旁的陶玉書則跑到廚房,拉住了舅媽祁紅英。
“舅媽,你快看看試試我給你買的外套。”
“好端端的,買什麼外套?”
祁紅英心裡其實很清楚陶玉書給她買外套的原因。
這段時間杜峰在家裡、外麵沒少跟人吹噓《高山下的花環》是他姐夫寫的,主角還參照了一部分他的經曆。
因為這件事,杜峰差點挨了他爸的皮帶。
《高山下的花環》確實參考了真實人物,可看過杜峰找的那些資料,杜若林比誰都清楚這裡麵根本沒他什麼事。
再說了,杜峰要是主角原型,隻能是趙蒙生。
那豈不是說他妻子祁紅英就是裡麵那個仗勢胡亂插手軍務的趙蒙生母親吳爽?他杜若林豈不是教子無方、治家不嚴?
這小子為了快活快活嘴,一家子人都得跟著遭殃,不抽他抽誰?
而站在祁紅英的角度,天上掉下一口黑鍋穩穩的砸在她的頭上,她是有苦難言。
丈夫也說了,原型根本沒有杜峰什麼事,可總歸是心裡不舒服的。
陶玉書知道杜峰一直把原型這件事掛在嘴邊,這小子隻顧自己出風頭,一點也不管家裡人死活,無形之中也把林朝陽架在了火上烤。
所以前天下午她特地跑了一趟百貨商場,給祁紅英買了一件外套。
以杜家的條件自然是不差這一件外套,但這是一個起碼的態度,至少彆讓祁紅英心裡這股彆扭勁安到丈夫頭上。
陶玉書要祁紅英拉到房間裡試衣服,她卻笑著說道:“不用了。你這丫頭,從小什麼事都考慮的周到。是杜峰那小子整天胡說八道,跟你們家朝陽又沒關係。”
“我知道,可總歸是會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嘛……”
祁紅英打斷了陶玉書的話,“在你心裡,舅媽就是那麼不明事理的人?說起來,他還是幫了你大舅的忙呢。我哪能要你的東西,衣服給你媽就行了。”
當了一輩子的姑嫂,祁紅英十分清楚杜若慧的性格,彆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陶玉書跟自己買衣服,不給她買,她是肯定要生氣的。
陶玉書笑道:“舅媽,你真是太了解我媽了。不過,你不要的東西再給她,她一樣生氣。”
“你不給她,她更生氣。”祁紅英輕笑著,臉上露出幾分羨慕,“我倒是羨慕你媽,從小錦衣玉食,長大了有你爸嗬護。前些年雖然遭了不少罪,但好歹你們幾個孩子都成器。”
“您也不差啊……”
陶玉書和祁紅英在房間裡聊了好一會兒才出來,今天家裡請來了大廚,也不需要大家忙碌,兩家人散落在杜家的二層小樓裡,處處充滿歡聲笑語。
大廚是山東的,做的是魯菜。
糟溜魚片、四喜丸子、爆炒腰花、油燜大蝦……
快到中午的時候,一道道菜肴被端上了桌,家裡幾個小的眼巴巴的等在餐桌旁,就等著開席了。
杜若林讓杜峰開了兩瓶白酒,說是犒勞林朝陽這個大功臣,但更像是要把他灌醉。
宴席進行到一半,杜若林借著酒勁問道:“朝陽啊,《高山下的花環》寫的是好,部隊的不少領導都在跟我誇你,說你寫軍事題材是一絕,我們部隊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之前我答應你的話可沒忘,怎麼樣?想來嗎?”
此話一出,周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杜若林和林朝陽兩人的身上。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