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調侃道:“你說都說了,還怕得罪人啊?”
“不是怕得罪人,這不是顧及你的感受嘛。”
“那你就不應該說。”
杜蓉見他神色輕鬆,並未放在心上,笑著說道:“我就知道你不會生氣。”
“那你說說,這部比我的好在哪裡?”
杜蓉認真思考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我先說你們這幾部作品的相同點吧,相同點就是故事都以平實、樸素和溫暖見長。至於《父母愛情》的優點嘛,我也不知道我想的對不對,你聽聽看。”
“我覺得首先就是在故事情節上,因為篇幅的原因,《父母愛情》裡麵的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
故事不僅是展現了江德福與安傑幾十年的婚姻曆程和相濡以沫,更把個體命運與社會變遷緊密的交織在了一起,展現了從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曆史風貌。
在故事的深度和廣度上,比《牧馬人》和《小鞋子》更具可看性。
再一個是故事當中矛盾衝突的設計,相比於《牧馬人》和《小鞋子》平和舒緩的節奏,《父母愛情》中的矛盾衝突更加激烈。
因為它裡麵不僅涉及到了個體和家庭,還有社會這三個層麵。
出身差異、觀念衝突、家庭瑣碎、代際溝通……每一個問題單拿出來都可以大作文章。
可這個作者竟然把這麼多問題都融合到了一部中篇裡,不可謂不奢侈。
但這樣做的好處也很明顯,就是裡麵的矛盾衝突張力十足,引人入勝。
最後一點我認為《父母愛情》做的好的地方就是在結構上,因為是大時間跨度的敘事方式,你能夠很明顯的看出裡麵各個階段故事情節的獨立成章。
但這種結構同時又保證了主線的連貫性,情節脈絡清晰,情緒層層遞進,到最後結尾也充滿了力量感。”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杜蓉到最後有些不自信的摸了摸頭發,說道:“我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反正都是我的感受。”
林朝陽點頭道:“說的不錯,句句都在點兒上,我看你去寫篇評論都夠了。”
聽著他的肯定,杜蓉臉上露出幾分自信,“你可彆唬我了。”
“我說真的,你不光是看得細,總結的也很到位。”
杜蓉忍不住咧開了嘴,笑容燦爛。
《父母愛情》才發表了幾天,杜蓉算是這部最早一批讀者,聽了她對的評價,林朝陽心裡安穩了很多。
杜蓉是大學生,又在圖書館工作,閱讀量遠超普通讀者,她能對《父母愛情》作出如此高的評價,證明了這部的質量。
又過了兩天,眼看著快到小年了,陶玉書已經把回東北要帶的年貨都準備好了。
回東北是去年就定下了的事,考慮到林朝陽一年多沒有回老家,陶玉書之前和陶父商量這個年就在東北過了。
陶父陶母和林朝陽夫妻倆去東北,而陶玉成一家和陶玉墨留在燕京。
陶玉墨從小到大還沒去過東北,本來是吵著要去的,可惜被陶玉書給否決了。
多一個人,就得多花五十塊火車票錢。
今年除夕是2月15日,燕大2月末就開學,大家商量後決定臘月二十五出發,正月初三出來。
來回一共九天時間,去掉將近四天在路上,正好可以在東北過個年。
現在火車票都是提前三天才能買,還得是在預售點才行,直接到火車站買票隻能買到當日和次日的。
算著日子,這天早上林朝陽正打算去西直門的預售點買票,出門卻碰上了杜峰。
“這大冷天的你怎麼跑過來了?”林朝陽問道。
“還是房子的事唄。”
“什麼情況?”
“我看林福貴有點著急了,那天他跟建軍兒一起找我玩,提了一嘴說有人要買他房子。”
建軍是杜峰和林福貴共同的朋友,也是因為他,杜峰才知道林福貴要賣房子。
林朝陽聽著杜峰的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真要有人買林福貴的房子,他也不會專門跑到杜峰麵前提一嘴。
“那約他出來見個麵聊聊吧。”
“成,我安排。”
約好了跟林福貴聊聊房子的事,杜峰見林朝陽要出門,問道:“這是要乾嘛去?”
“買火車票,過兩天回東北。”
“你跟我家姐倆一起回去?”
“還有你姑和姑父。”
“你現在去可不好買票,肯定買不著臥鋪票。”
“我先去看看,不行再想辦法。”林朝陽說道。
杜峰攔住他,說道:“得了,這事交給我吧。”
隔了一天,杜峰凍的耳朵通紅出現在朗潤湖公寓,不僅把臥鋪票給林朝陽他們買到了,連換乘的事都幫林朝陽他們安排好了。
侄子杜峰幫忙解決了回東北的火車票,讓陶母感覺臉上有光。
“姐夫,我看你們後天就走了,房子的事不行就挪到年後吧。”杜峰建議道。
“行。”
趕上過年,誰也不能這個時候賣房子。
一切準備就緒,臘月二十五這天,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倆並陶父陶母提著大包小裹前往火車站。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