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中國圍棋必勝的秘密_文豪1978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文豪1978 > 第513章 中國圍棋必勝的秘密

第513章 中國圍棋必勝的秘密(2 / 2)

姐妹倆都被他嚇了一跳,陶玉書問:「你要把版稅都花了?」

去年收購玉郎機構,林朝陽主動貢獻了小金庫,榨的乾乾淨淨。

陶玉書雖然不知道他現在有多少錢,但根據版稅收入推算了不起就是三千萬港元。

送陶玉墨一套一千萬港元的房子,自己住的總不能比送人的差吧?

也就是說買個房子至少兩千萬,版稅沒花完也差不多了。

「放心吧,肯定花不完。」林朝陽朝她眨了眨眼睛。

還沒等陶玉書說話,陶玉墨表態了。

姐夫,對不起,剛才是我說話大聲了。

她一臉諂媚,就差給林朝陽揉肩捶腿了,「姐夫姐夫,我覺得山頂那幾套房子就很不錯。」

「美死你!那地方有價無市,我還想買呢。」

買房子的事不急於一時,眼看著要過年了,他們一家人得回內地過年了。

臘月二十七,一家人坐飛機飛回了燕京。

到家歇了一晚上已經是臘月二十八,今年回來的太晚,年貨是林二春一早就備下的。

聊天時他又說起了物價,這兩年物價一直在上漲,今年尤甚。

執行了四年的物價雙軌製在今年終於爆發出了它所有的負麵效應,在嚴峻的經濟形勢麵前,必須要使用非常的霹需手段,讓物價迅速的進入到市場調節的軌道之中。

在一番激烈的爭論後,中央決定放開管製,取消物價雙軌製,進行物價闖關闖關行動是從年初的滬上開始的,當月,滬上調整了280個種類商品的零售價格,漲價幅度在20%~30%之間。

牽一發而動全身。

這一調價政策的出台,迅速擴散至全國。從5月開始,全國中心城市的豬肉和其他肉食價格以70%左右的幅度上漲,其他小商品隨之跟進。

物價的全麵上漲,直接影響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

夏秋兩季,國內多地都爆發了搶購潮,老百姓們徹夜排隊搶購物資。

《中國青年報》的文章中這樣寫道:人們像昏了頭一樣,見東西就買,既搶購保值商品,也搶購基本消費品,連滯銷的也不放過。電視機有圖像就抱,電風扇能轉就買,電冰箱有冷氣就要。」

過去這一年,國家零售物價指數的383種商品中,動價麵達95%以上。

全年零售物價總指數比去年上升18.5%,而這個上升幅度又是在物價已經持續三年上漲了23.7%的基礎上的。

在對當下的恐懼和對未來的擔憂之中,「搶購」兩個字成了所有中國人對198

8年最難以忘懷的記憶。

林二春現在不缺錢,但他很能理解民生多艱。

工資趕不上物價飛漲的速度,這一年老百姓活的都很辛苦。

大年二十九這天,天上洋洋灑灑的落下了雪花,林二春站在屋簷下祈福:瑞雪兆豐年。

次日一早雪停了,院子裡的雪積了半尺厚,他揮著大掃帚掃雪。

「爺爺爺爺,我來幫你!」

冬冬穿的跟個年畫娃娃一樣,抱著比他個子還高的掃帚衝到了院子裡。

後麵還跟了個跟屁蟲,「鴿鴿,等等我!」

「兩個小家夥,慢點!」林二春笑嗬嗬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然後問冬冬,「你爹呢?」

「我爹睡覺呢!」

林二春朝屋裡看了一眼,罵了一句「四體不勤」,然後又對冬冬綻放出笑容,「還是我乖孫勤快!」

被爺爺誇了一句,冬冬樂出了牙花子,抱著掃帚掃的十分起勁,明明已經掃乾淨的地方,被他一掃,又多了一堆殘雪。

爺孫幾人正掃著雪,院門口傳來動靜,原來是陶家人來了。

熱情的打過招呼,陶玉成帶著兩個兒子加入了戰場,讓林二春帶著孩子去歇著。

林朝陽丶陶玉書這個小家常年不在內地,好不容易回來過年,兩家自然要湊到一起,恰好小六部口胡同的院子地方也夠大。

自從林朝陽一家幾口去了香江,小六部口胡同難得有這麽熱鬨的時候,十幾口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

中午吃過飯後,幾個小的在院裡丶屋裡丶胡同裡到處亂竄,玩的不亦樂乎,

外麵還時不時的傳來鞭炮聲。

到了下午,大人們則一邊準備著年夜飯,一邊聊著天。

林朝陽給陶父遞煙,陶父往陶母的方向瞟了一眼,見被人盯著,擺了擺手。

「不抽了,戒了。」

林朝陽立刻露出敬佩之色,「爸,您可真有毅力!抽了這麽多年的煙,說戒就戒了?」

聽著女婿的恭維,陶父顯得很低調,但眼神中的那股被人吹捧的得意卻難以掩藏。

「人要掌控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有自製力。」

「爸,您這句話說的精辟!」林朝陽又送上一記馬屁,陶父擺了擺手,臉上的笑容卻越發燦爛。

嫂子趙麗和陶玉書在一處包餃子,聽陶玉書聊著香江的經曆,眼中滿是豔羨。

「還是玉書你有本事,這才幾年功夫啊,就在香江發展的這麽好了!」

陶玉書笑著謙虛了兩句,「嫂子,彆總聽我說。你說說這半年多的事,我也聽聽。」

「瞎!我們能有什麽事啊,就是正常過日子唄。

爸年紀大了,總愛咳嗽,頭幾個月我和媽讓他把煙戒了。

他表麵答應,背地裡還偷偷的抽菸,樓上吳伯伯跟我告好幾回狀了,說爸總蹭他的煙。

媽吃糖吃的太多了,好幾顆牙有齲齒,疼起來心情就不好,讓她去拔了她還不樂意·—.

陶玉書聽著嫂子的話,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她遠離家鄉,沒有對父母儘到照顧的義務,多虧了有哥哥嫂子。

可另一邊,她又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這都什麽惡習啊,一個偷著抽菸丶一個吃糖把牙吃壞了,怎麽跟小孩兒一樣。

她的眼神忍不住朝父母的方向看過去,募然發現,再過兩年父母就要七十了,變成老小孩兒了。

一家人話著家常,天色漸漸暗下來。

七點半《新聞聯播》播完之後,幾個孩子就期待著即將播出的春晚。

今年的春晚依舊是一片歌舞升平,趙麗蓉帶來了《英雄母親的一天》丶韋唯唱了《愛的奉獻》。

林朝陽還在電視上看到了燕京文協老宋的女兒丹丹,跟雷恪生扮演的懶漢相起了親。

一家人聚在一起,最大的好處是拜年省時間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林朝陽夫妻倆剛起床,家裡一群小的就在陶玉墨的帶領下齊齊鞠躬拜年,然後齊刷刷的伸出手。

「來,你一個!你一個!你也有一個!」

林朝陽挨個發壓歲錢,輪到陶玉墨,他的壓歲錢收了回來。

「都多大的人了,還有臉要壓歲錢!」

知道林朝陽這是在對她進行打擊報複,陶玉墨的收回手,接著幾個小的去跟其他長輩要錢。

「這丫頭—————跟沒長大一樣!」

陶玉書無奈的笑著搖搖頭。

過年對孩子們來說總是最開心的,有好吃的丶有新衣服穿還有那麽多可玩的一家人拜過年,吃過早飯,陶玉書提議去廟會逛一逛,前兩天的《燕京日報》說今年的廠甸廟會活動特彆多。

燕京城的廟會古已有之,廠甸廟會曆史最為悠久。

可惜從六十年代開始,因為不可抗力的原因,廟會這項春節期間最有儀式感的大眾活動便被取消了,一直到八十年代才恢複。

這幾年隨著政策的放開,再加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燕京的大小廟會又熱鬨了起來。

廠甸廟會是燕京城曆史最悠久丶規模最大的廟會,鼎盛之時從和平門外護城河橋頭一直擺到虎坊橋十字路口,長達三裡地,街道兩旁擺著750多個貨攤,遊人如織。

今年的廠甸廟會,依舊熱鬨非凡。

林朝陽一家人上午快九點到的廟會,這裡早已人流如織,摩肩擦踵,似乎整個燕京城的人都聚在了這裡。

人群中紅男綠女,白叟黃童,踏跪跪,擁擁擠擠,吐出的空氣在半空中升騰出白汽來。

街道兩旁僅是各式各樣的小攤,甜豌豆粥熱氣騰騰丶草靶子上的冰糖葫蘆晶瑩剔透丶賣空竹的把空竹抖的嗡嗡作響丶紮鬃人的丶剪窗花的丶捏麵人的丶轉風車的丶踩高蹺的.—···

人們邊走丶邊看丶邊吃丶邊玩,空氣中充斥著小販的吆喝聲丶喧鬨的鑼鼓點和歡笑聲。

林朝陽把兒子架在脖子上,陶玉書抱著晏晏,一家隨著人群前行,逛的有滋有味。

走到一半,人流停滯,原來是趕上了舞龍舞獅。

人群太厚,他們隻能翹著腳看,隻見不遠處兩條金龍上下翻飛,四隻彩獅撲跌翻滾,在鑼鼓聲中上演了一場龍騰獅舞的好戲。

「哈哈哈!」

坐在林朝陽脖子上的冬冬第一次看著舞龍舞獅,興奮無比,高興的差點從他脖子上栽下去。

過了好一會兒,陶玉墨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終於擠到了林朝陽兩口子身邊。

「姐丶姐夫,他們說龍潭廟會今年特熱鬨,咱們也去看看吧!」

一家人轉戰到龍潭廟會已經是下午了,今年的龍潭廟會確實比往年熱鬨了不少,來自滬上丶山東丶遼寧丶河北丶銀川等地的一百多檔花會齊聚龍潭湖畔。

大幡丶定子大鼓丶什不閒丶燕青打擂丶雙石會等各種民間絕活齊登場,看得人眼花繚亂,拍手叫好。

一直逛到下午三點多,一家人筋疲力竭才儘興而歸。

隔天在家休息了一天,初三一大家子人又到杜家去吃飯。

初四陶玉書就帶著陶玉墨和孩子先飛回了香江,開年公司還有很多事要做。

林朝陽則留在了燕京,最近這些天因為過年,新書基本沒怎麽動,他打算利用年後這些天,把寫完。

老婆孩子都走了,家裡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但也不是完全冷清,從大年初三開始,過年沉寂了一個多星期的西院又熱鬨了起來,隔兩天就有聚會。

有時候是李拓叫了幾個朋友看電影,有時候是燕京文協組織活動,有時候是魯迅文學院的學員個跑到這邊聚餐整個正月裡,西院一直很熱鬨。在這樣的喧鬨聲中,林朝陽寫完了新書。

為了慶祝新書完稿,他特地叫了一群朋友來家裡聚聚。

聽說了林朝陽的新書寫完了,大家都很好奇,追著林朝陽問個不停,他隻好將書稿拿出來,讓眾人先睹為快。



最新小说: 開局被驗身,娘娘請住手! 前方修羅場預警[快穿] 穿成假太監:後宮太亂,皇帝跪求我平亂 [排球]川流止息之處 轉職八臂惡哪吒,校花嘲諷小屁孩 重生東京,開局綁定好感係統 穿侯府短命長嫂,她帶飛反派全家 NBA:我三分球百分百命中 人在亮劍,我的麾下猛將如雲 一世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