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傳播業第一股(感謝躍馬天山的盟主)_文豪1978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文豪1978 > 第530章 傳播業第一股(感謝躍馬天山的盟主)

第530章 傳播業第一股(感謝躍馬天山的盟主)(1 / 2)

1990年4月的頭半個月,「赤壁大戰」這四個字成了兩岸三地電影界最熱門的詞彙,

總投資3000萬人民幣,折合成港元是4800餘萬,折合成台幣是1.5億多,不管在哪裡這都是創紀錄的單片投資記錄。

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隻要是電影從業者,沒人能夠忽略,更何況這部電影還號稱是兩岸三地首次合拍。

《赤壁大戰》立項消息傳開後,所引發的反響之強烈,令所有人都沒想到。

不過目前電影終究還隻是剛剛立項,連個劇本都沒有呢,大家也頂多是關注討論。

在內地待了一周多時間,陶玉書剛回到香江,一條消息在香江商界悄然流傳。

4月10日,香江富豪王德輝被綁架,綁匪要求王家支付10億美元才肯放人。

王德輝是香江華懋集團的老板,旗下產業橫跨化工原料、西藥進口、石油工業產品、農業產品、飼料以及房地產等多個領域,身家數十億港元。

在香江社會,富豪或者富豪家人被綁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隔幾年總會發生一次,綁匪們大多求財,隻要給夠了錢,一般都不會有事。

王德輝這次被綁之所以會被富豪們廣泛關注,主要是因為這已經是他第二次被綁架了。

王德輝這人生財有道,但有一個毛病就是吝嗇。

他吝嗇到什麼程度呢,據說過中秋節時他給員工發月餅,他將身邊的親信全部招呼過來,卻隻拿出了一塊月餅,當著大家的麵切成16份,然後分給每人一份。

吝嗇至此,讓他雇個保鏢自然是不可能的,於是沒有保鏢傍身的王德輝自然也成了綁匪眼中最好的肉票。

1983年,王德輝駕車上班路上,被綁匪劫持,綁匪索要1億美元。

可大額現金的籌措是需要時間的,綁匪最後跟王家人協商,支付了1100萬美元後,王德輝得救了。

之後王德輝為了自身安危雇了一段時間保鏢,可後來一直相安無事,他覺得雇保鏢是一種浪費,就把保鏢都解雇了。

於是,也就有了今年這一次的綁架,

這兩年,隨著自家企業頻繁成為香江媒體關注的焦點,林朝陽夫妻倆早已為家人配備了不小的安保力量。

這些人都是部隊裡出來的,個個身家清白,身手不凡。

雖然林朝陽平時總愛開玩笑說綁匪一般都盯著巨富,他們這種富人還不夠格被綁架,但聽到這種消息,他還是不得不防。

特地聯係內地,讓杜峰張羅著再送幾個身手好的過來,

這種事杜峰很樂意幫忙,這年頭退伍軍人就業和待遇問題是個難題。

給林朝陽家當保鏢,一年十幾二十萬港元,給個局長都不換。

又過了幾天,玉郎機構對砂糖遊戲的投資總算是落實了,陶玉墨抖得厲害。

《笑傲江湖》在香江上市兩個多月,在灣島、東南亞等各國也陸續上市了,取得了超過2.4萬份的銷量,成績亮眼。

《笑傲江湖》的成功也讓玉郎機構的投資變得順理成章,畢竟砂糖遊戲可是香江如今少有的遊戲公司,潛力不小,又很符合玉郎機構大的產業發展方向。

公司的6000萬港元估值也獲得了證監處的審查認可,由陶玉墨這個大股東轉讓一成股份給玉郎機構。

去年開公司投了80萬港元,今年一下子就收回了600萬,手裡還有五成股份,理論上價值3000

萬港元。

陶玉墨高興的走路都是飄著的,跟陶董說話的音量都變大了。

唯一讓她不開心的是,賣了公司股份還得繳稅。

600萬一下子去了五分之一還多,心疼得她嘴唇都發抖。

「政府啥也沒乾,我的錢就少了五分之一?」她發出了悲憤的抗議。

「這話說的,啥叫啥也沒乾?基礎設施、社會福利你不是享受到了嘛。」

「哪樣我也沒白享受啊!」

林朝陽嘲諷道:「瞧你這點格局,你姐公司一年繳稅一兩億呢,她說什麼了?沒跟你收資本利得稅你就知足吧。」

陶玉墨忍不住碎碎念道:「早知道就走融資了。”

股份轉讓和融資不一樣,陶玉墨之所以會這麼選,完全是出於那點財迷的小心思。

她這種操作方式看在陶玉書眼中,無疑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不過也無所謂了,反正都是自家人,肉都是爛在鍋裡的。

張曼玉問她:「有了錢想乾嘛?」

陶玉墨微微一愣,她之前光想著把錢弄到手了,還沒想好怎麼花呢。

她皺著眉頭思考了好一會兒,發現自己好像沒什麼花錢的地方。

「存起來!」她篤定的說。

陶玉書十分無語,「你賣股份就為了存定期?這些股份過兩年可能值2千萬。”

「這叫落袋為安,你不懂!」

陶玉書無奈的搖了搖頭,「好好好,我不懂!」

張曼玉急著說道:「先彆存,先彆存,先請我吃頓大餐!」

「想吃什麼?」

兩人湊到一起商量著吃點什麼。

陶玉書忍不住,「難怪你們倆能混到一起去!」

五一之後,陶玉書變得異常忙碌。

除了操心,玉郎機構和林氏影業的生意,她最近投入時間、精力最多的便是新的明報集團的上市。

從去年6月推動收購,到8月明報集團與玉郎機構媒體業務合並,再到今年。

整整快一年的時間,合並後的明報集團終於要上市了。

1990年5月14日,農曆四月廿十,周一,黃道吉日。

上午九點半,嶄新的明報集團以明報企業有限公司的名字在香江聯合交易所正式上市。

明報企業有限公司旗下資產以《明報》《天天日報》兩大香江一流日報為核心。

包括了《明報月刊》《明報周刊》《明報晚報》《華人晚報》《清新周刊》《青春》、明報出版社、明窗出版社以及翠明假期旅行社等眾多優質資產。

合並估價11億,共發售新股1億5000萬股,每股認購價3.2元,融資規模高達4.8億港元。

明報企業上市認購價的厘定是在上市前完成的,這也是公司上市前最為關鍵的一環。

在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當然是希望認購價越高越好,認購價高,股價高,市值自然高;

而另一方麵,承銷商和上市委員會則希望認購價低一點好。

認購價低了,利好承銷商的工作,而上市委員會希望股價低點,主要是不想影響投資者的活躍度。

明報企業的上市認購價在厘定之前經過了兩次上調,主要是因為投資機構和投資者們的熱情太高,認購行情過於火爆。

在這些熱情的認購者,就包括了前段時間林朝陽去霍家參加家宴認識的郭鶴年。

目前港股的傳播業上市公司當中市值最高的是東方報業。

東方報業旗下擁有《東方日報》《太陽報》《太陽馬經》等多家報刊,號稱每日行銷報紙百萬份,今年的市值已經突破六十億港元大關,

而合並後的明報企業規模絲毫不遜於東方報業,旗下《明報》《天天日報》《明報晚報》《華人夜報》日銷量超過60萬份,一眾周刊、月刊銷量同樣不俗。

關鍵是明報企業的逼格比走平民路線的東方報業高多了,逼格高,影響力自然強,傳播業比的就是社會影響力。

所以投資機構和投資者們樸素的認為,明報企業的股價潛力絕對不會比東方報業低,這也就造就了明報企業上市前的火爆認購。

上市這天上午,陶玉書和金庸共同站在聯交所交易大廳敲鐘。

被特許進入交易大廳的記者們瘋狂的按著快門,交易大廳內閃光燈亮成一片,紛紛將陶玉書和金庸收入鏡頭。

有些記者找的角度很刁鑽,將站在角落裡的林朝陽也掃了進去,他們甚至連這張照片的配文報道都想好了一一《傳媒女王背後的男人》。

上市敲鐘,說敲鐘不準確,實際上是敲鑼。

鑼聲一響,黃金萬兩!

這話誇張了點,但大抵是沒錯的。

明報企業上市股價3.2元,開盤僅半個小時後股價便飆升40%,直到早市結束,股價漲到了5.1

元,漲幅達60%。

中午休息一小時後午市開始,股價仍在狂突進。

到下午4點收盤前,明報企業股價小幅下挫,以6.2元每股價格收盤,漲幅領跑恒生指數,總市值達到了46.5億港元。

而在明報企業上市後,林朝陽夫妻通過明成傳媒、玉郎機構控製的股份高達61.28%。

按照明報企業上市首日收盤股價,夫妻倆持有的股份價值28.5億港元,這還沒算明報企業上市融資的4.8億港元。

明報企業上市的第一天,不管是陶玉書還是金庸都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兩人在聯交所交易大廳接受了多家媒體的采訪。

在談到退休問題時,金庸表示,他至少還要為《明報》再服務三年,這是陶玉書收購明報集團前便跟金庸談好的條件。

明報集團是金庸一手創立的,在集團內部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收購、合並、上市這個關口,如果他直接全身而退,肯定是極其不利於股價穩定的。

談到對企業控製權問題和未來發展時,金庸談到:

「我希望報館現代化,我們長期家庭式經營,今後要製度化,上市是公司邁向製度化管理最好的契機。

林太是巾幗英雄,縱橫商海一路乘風破浪,我相信在她的帶領下,新的明報企業必定會大放異彩!」

花花轎子眾人抬,陶玉書在接受《南華早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

「明報企業的成功離不開《明報》的成功,這都要歸功於查先生個人的遠見。

由早期以武俠的金庸作號召,邁向60年代以政論聞名的查良鏞年代,以至目前上市的明報企業。

查先生成功的將明報企業塑造成為一份備受知識分子尊敬的報業公司,可見他的高瞻遠矚。」

明報企業上市後,陶玉書成了公司的實控人,金庸則退到管理者的位子上,二者看起來關係融洽和睦,悍相惜。

這無疑極大的增強了投資者對明報企業上市後的信心。



最新小说: 穿越獸世,絕色獸夫護短又粘人 偉大航路但超強攻略 大爆西遊之大聖追星 貧道趙誌敬,弟子遍諸天 玄學王妃難哄,清冷王爺日日淪陷 貴女重生,清冷佛子逃不掉 侯門燼海棠 渣男裝深情騙她十年,京圈太子上門搶人 隻是來湊個數,我成冠軍了? 騙她離婚?八零辣媳帶崽二嫁硬漢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