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我也是……”謝絲雷特應付的回應了一句,目光完全被擺在屋子中央的兩個東西所吸引,她下意識推開阿科妮絲的擁抱,不自覺地朝著屋子中央走去。
屋子中央擺放著一件形狀古怪的器械。它的主體部分是一個堅固的底座,底座的一端是一個堅固的立軸,立軸上配有一個直徑一米的木質圓輪,圓輪上方安裝有三個錠子,分彆由細長的錠杆支撐,而底座的另一端則立起一個c形支架,上方安裝了一個踏杆,支架點將踏杆分成約46,踏杆的長端伸進木輪之中……
內務部的一名女仆坐在旁邊,身側立著一個大木架,木架上掛著六束細長的線狀物,它們都是今年新收獲的亞麻經過晾曬剝皮、浸泡溫煮梳離之後形成的亞麻纖維。
女仆將兩束細長的亞麻纖維套在一個錠子上,等到三個墊子都套好亞麻纖維之後,她的雙腳搭在踏杆兩端,像蹺蹺板一樣左右踩動。
踏杆長端撬動輪軸,木輪開始不停轉動,木輪的外側刻有凹痕,在轉動的時候通過摩擦,帶動緊挨著木輪的三個錠子一起轉動。於是錠子旋轉導致亞麻纖維被拉伸、絞合並纏繞在錠子上,逐漸形成一根細線……
而此刻女仆需要做的除了用腳踩動木輪之外,就是要注意亞麻纖維的供應情況,隨時準備將身邊另一側木盆裡存放的亞麻纖維續在木架上……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三個錠子就纏滿了細線,變成了厚厚的紡錘狀。
謝絲雷特瞪大眼睛,看著眼前的場景,臉上寫滿了震驚。
她所負責的編織工坊要進行的紡線也是有紡車的,它是由一個旋轉的木輪和一個固定的紡錘構成,紡車的一端固定一束亞麻纖維,木輪旋轉導致亞麻纖維相互絞合、形成細線並纏繞在紡錘之上……整個過程跟眼前的場景有點相似。
但由於要用手來操控紡車,因此過一段時間就要停止轉動木輪,去續上亞麻纖維,這樣停停轉轉,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才能完成一個紡錠,而要完成三個紡錠,大致就花費半天時間,而這個新的紡線器械卻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不需花費太大精力的情況下輕鬆地完成,這個效率實在太高了!
謝絲雷特儘管吃驚,但沒有開口說話,因為她的目光轉向了新紡車旁邊的另一個器械。
這是一架織布機!但是和紡車一樣,這架織布機跟編織工坊的織布機有很大不同。
編織工坊的織布機是擁有兩根立足的垂直織機,這兩根立柱支撐著水平的布軸,經紗被固定在布軸上,靠織綻從下方拉緊,在織機的中間有一根水平的細棒,所有的經紗交替的被掛於佃棒的前後,而形成天然織口。懸掛在後方的經紗又可以用綜杆拉到前麵,這樣就形成了人工織口。固定於梭子上的緯紗就可以在天然和人工之間交替的穿過,從而織出布匹……
由於織布機很寬,又是直立的,所以編織工坊的婦女們始終以站立的姿態來織布,在織布時還必須在織機周圍來回走動,以牽引緯紗穿過經紗……
這樣一台織布機往往需要兩三名婦女同時進行操作,要織出一匹長一米、寬一米的布,大約需要大半天時間。
一天工作下來,婦女們因為長時間站立走動而累得腰酸背疼,但是沒辦法,無論是在羅馬、希臘,還是在埃及和小亞細亞,婦女們都使用的是這樣的織布機。
但眼前的這架織布機卻是謝絲雷特從未見過的:整個機架基本直立,上端頂部置著卷經軸,經紗自上而下展開,通過細棒被分成奇數根和偶數根兩層,有兩塊綜片鉤住經紗的奇數根層和偶數根層,該綜片由前綜杆和後綜杆構成。
織機兩旁有形似馬頭狀的吊綜杆,織機下方有長、短兩個踏板,長踏板在左側,通過連杆與後綜杆相連,短踏板在左側,通過連杆與馬頭相連,馬頭又與前綜杆相連。
當踩短踏板時,馬頭上翹,將綜片前拉,形成開口;當踩長踏板時,連杆後拉綜片,馬頭下垂,完成換層和形成開口……
謝絲雷特看著坐在織布機前的內務部女仆用雙腳踩著踏板,牽動馬頭,做上下擺動,不停的交換經紗,不時用梭子引進緯線,然後用筘打緯……
謝絲雷特目不轉睛的看著,其他人也都沒說話,但屋裡並不安靜,織機部件的摩擦聲、梭子來回的穿梭聲、經緯線交織時輕微的震動聲……形成比較嘈雜的聲響。
但屋裡的所有人都不覺得煩躁,他們靜靜的看著女仆熟練的操縱織布機……
也不知過了多久,馬克西姆斯終於說了一聲:“可以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