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紡織廠就在東門。
這裡原本是吳青峰買來準備修建自己宅院的。
現在住的這個院子還是父親當初置辦的,開始還不覺得小,隨著兒子們長大成人一個個要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就顯得有些小了。
所以他就買了一塊地準備修一所大點的宅院。
但是小兒子吳希澤畢業後沒去成廣州,就改變主意說了自己的打算,留下可以,但要建新的紡織廠,用機器織布,開寧城之先河。
他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學生不可能還來管理手工作坊?
對於兒子把心思用在開拓進去之上,吳青峰是非常滿意,也非常支持,隻不過憑他家之力建一個紡織廠還有點勉強,而且也有風險。
他去找了吳老太爺和契兄吳廣輝商議,老太爺道:“風險倒是不大,你不見省城和漢口上海那一帶,早就有了機器織布嗎?我們這都算是晚的了。要乾就趁早,趁彆人還沒起頭,你們要拿下第一,晚了就是東施效顰了。商場如戰場,等彆人把市場占領了,你還有啥好處可撈。”
吳青峰想老太爺沒去帶兵打仗,真是屈才了。
吳廣輝也認為要搞就搞大點,他們家可以出一半,於是紡織廠就在這個本來打算建宅子的地方修起來了。
高大的圍牆圍起來,看不到裡麵。
大門修好了,但還沒有廠名,隻在大門口掛了一塊牌子,寫著:紡織廠籌建處。
門口有人守著。
吳青峰:“李師長,廠子還在籌建中,還沒有正式掛牌。到時候還請李師長揮毫潑墨為我們題寫廠名如何?”
吳廣輝也應和著說道:“這個肯定要勞煩李師長。”
李師長也不推讓,“隻要是關於民生福祉的事情,你們要多少我寫多少,我希望以後不止這一家紡織廠……由你們帶頭,寧城以後將有更多的新興企業出現。”
“謝謝李師長鼓勵,我等定當竭儘所能。”
“李師長,裡麵請…”
“走,進去看看。”
進去是一大塊平地,一些工人正在修整地麵,修葺花壇,栽種花草。
左麵兩排平房,是辦公區和宿舍區,紡織廠為那些不是本城的工人提供住宿。
李師長點頭稱讚,“嗯,不錯,有點大廠的樣子。”
吳青峰:“這都是犬子希澤和他同學張季賢設計的,也是比著省城的那些廠子規劃的。”
“看來令郎是個乾實事的人。”
“多謝師長誇獎,等他們回來了,定讓他們來向師長討教。”
“好說好說。”
右邊兩排平房是倉庫。
李師長道:“倉庫是重要的地方,要絕對禁止煙火。”
吳青峰:“是的,是的,到時候有專人看管,晝夜巡視,還有我們在這裡修建了一個蓄水池,準備抽河裡的水上來備用,以防萬一。”
李師長看到旁邊一個蓄水池還是空的,隻有一層稀泥巴湯湯,這是下雨時接的一點水,寧城今年天乾,雨都沒下幾場,很多地方田地都乾涸了。
今年要欠收啊。
他接管了寧城的防區,自己的軍餉開支都從防區出,自己也希望寧城能夠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
好在這涪江兩岸還有水源。
兩岸的田地得以澆灌,還有些收成,不至於讓手底下的弟兄餓肚子。
田裡指望不上,那就隻有把目光放在城裡這些支柱產業上。
修建紡織廠他是十分讚同的。
他不同於其他人那樣目光短淺,打打殺殺過後還是要安定下來的。
一個地方的民生最最重要。
他已經查看了寧城的地勢環境,知道這個位於省城和重慶之間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很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