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與遼東諸將製定好收複失地的作戰計劃之後,立刻就開始給諸將分配任務。
駐守沈陽的副將鮑承先、參將孫德功等人,搶著要去攻打撫順。賀世賢與尤世功見狀,也都想著去攻打撫順,卻被陸誠拉了一把。
最後,賀世賢負責進攻威寧堡,陸誠協同作戰。尤世功與童仲揆兩位總兵負責進攻清河堡。
總兵陳策負責進攻撫順,副將鮑承先與參將孫德功等人一同協助作戰。
分配好任務之後,各路總兵紛紛前去調兵,陸誠也返回海州衛,分配好了這次出兵的人馬。
陸誠這次派出的五千兵馬,有一千五百火槍兵,三百人裝備了前裝燧發槍,一千二百人裝備了後裝燧發槍。還有一百人的爆破手,攜帶手雷,炸藥等物資。
除了這些,其餘的還是以冷兵器為主,有弓箭手、刀盾兵、長槍兵等。
賀世賢有勇有謀,很擅長總兵,再加上賀世賢要攻打的威寧堡,也是距離遼陽最近的一個城堡,城堡不算大,進攻難度也不大。
所以,陸誠直接讓自己麾下的一個指揮使帶領著5000兵馬,跟在賀世賢身邊,聽從賀世賢的調遣。
至於陸誠本人,並沒有直接參與這場大戰,而是再次趕往朝鮮,針對性的製定各種策略,徹底吃下朝鮮半島。
北方那些地方即便是打下來了,和陸誠也沒有什麼關係。
而且,陸誠都已經把努爾哈赤乾掉了,地下的功勞已經足夠大了,也沒必要再去和那些總兵們搶收複失地的功勞。
當然,陸誠沒有參與這一場大戰,也是想要讓某些人認清一下自己的實力。
不要以為陸誠能夠擊敗後金,是因為後金大不如前。也不要因為後金吃了幾次敗仗,就開始驕傲膨脹。
努爾哈赤雖然已經死了,可皇太極還在。相比起努爾哈赤,皇太極才更加讓人頭疼。
某些膽敢小瞧後金的人,定會在這裡栽個跟頭。等著彆人吃了虧,也更能襯托陸誠有多能打。
當然,此時的陸誠並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北方的戰場,而是準備好好經營經營朝鮮半島。
前不久,那些自稱是李氏王族之後的人,都被送到了安州。
當然,能夠成功到達安州的王族後人,年齡沒有一個超過12歲的,其餘的那些,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在了半路上。
陸誠親自見了這一批李氏後人,又請來了掌管李氏王族族譜的官吏,對最後到的這些李家孩子們進行甄彆,凡是有假冒的,直接送去當奴隸。
最後,有六個孩子被確認為是李氏後人,陸誠又看了眼這六個孩子的情況,最小的隻有6歲,最大的是12歲。
其中,最大的那個十二歲的,是一個模樣清秀的小姑娘,名叫李伊,她還有一個8歲的弟弟,名叫李偃。
這姐弟倆乃是李氏王朝第十四代國君的孫女、孫子,和前不久被後金殺掉的朝鮮國王李倧是同輩。
陸誠略一思考,便將這姐弟倆留了下來,弟弟被扶上了王位,成為了朝鮮王國的第十七代國君,姐姐被立為和順長公主。
之所以選擇這姐弟倆,也是因為這姐弟倆感情很好,性格也相對懦弱,更好掌控一些。
至於其他四個孩子,都是單獨一人,沒有其他的親人和牽掛,將來的不確定性更大一些。
幫助朝鮮立下新的國君之後,陸誠也代替王室頒布了一係列的政令,首先就減輕了百姓的賦稅,恢複到了朝鮮被後金支配前的賦稅標準,直接就贏得了百姓對新一代君王的擁戴。
緊接著,陸誠又派出一萬多兵馬和數千名治安軍,分配到朝鮮半島的各個城市中,以保護百姓,維護治安為名義,接管了每一座城的城防。
這次派駐到朝鮮半島的士兵,絕大多數都是光棍。陸誠還鼓勵自己麾下的將士們,去和朝鮮當地年輕女子通婚,對於願意把女兒嫁給大明將士的家庭,陸誠還會給予一定的減免賦稅的優待。
同時,對於那些積極學習華夏文化,向華夏靠攏的朝鮮百姓,也會被優先授予一些底層的官吏。
同時,陸誠也從遼東調派了一起秀才、童生,在朝鮮半島上廣泛建立學堂,教授漢語漢字,傳播華夏文化。
情報處也加派了一些精通朝鮮當地語言文字的情報人員,滲透到普通百姓當中,宣傳朝鮮與華夏同根同源,自古以來就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實,這些宣傳也都是有曆史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