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營房乃是此地教導總隊的學兵們憑借自身努力,就地取材而建。
他們利用南苑樹林中的木材,精心打造出了一排排木質房屋,其中包括床鋪、桌椅和板凳等生活用具。
這點崇禎皇帝是讚同的,吃飽喝足的學生兵,沒有仗打,就是要多找一些釋放精力的方式。
舊時空的現代化軍隊建設,在和平時期也少不了組織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目的除了增加部隊的集體團聚心,也是為了消耗這些年輕士兵旺盛的荷爾蒙,俗話說得好,飽暖思淫欲,這是人的本性。
隻有天天給這些士兵們找活乾,動不動就是拉練、內務檢查和學習知識,才能消耗掉士兵們多餘的精力,倒頭就睡。
這是近代以後全職兵員的訓練方式,並不適合大明大部分都是主業是農民,兼職當兵的情況。
崇禎皇帝等一行人在茅元儀以及炮兵科主任孫元化、火銃步兵科主任畢懋康的陪同下,一同參觀了學兵們所居住的營房。
需要說明的是,孫元化與畢懋康兩人在軍事學院內擔任的職務隻是眾多職務中的一項而已,除此之外,他們還需同時兼顧位於西苑的皇家科學院那邊的事務。
孫元化那邊能者多勞,或者說他更官迷一些,連之前的兵部那芝麻綠豆的官職也沒有舍得丟,崇禎皇帝也由著他,依舊是讓他兼著,不過到底是給孫元化升成了兵部郎中的職位。
畢懋康從金陵城到了這裡,並任職科學院和大明皇家軍事學院,這也意味著他所研發的燧發槍,亦即所謂的自生火銃已然取得了成功。
崇禎隨即下令讓西苑的軍工研究所著手規劃生產工藝流程,緊接著便是安排兵仗局的工匠們依據流水線作業模式開始批量生產燧發槍。
截至目前,已有一千支燧發槍被分發給學兵們用於打靶訓練之用。前裝燧發膛線槍就是一段時期內大明新軍的列式裝備了。不一定比魯密銃射程遠,但肯定比魯密銃射速快。
崇禎走進了其中一間宿舍,發現裡麵已經站立著四位身著作訓服的學生兵,他們正是前幾日考中的武進士。
此處乃是教師宿舍區域,而這些武進士身份特殊,不僅是學生,同時也是老師。
這些預備軍官們直接接受著來自各係主任、兼職老師以及崇禎皇帝本人的授課。
他們需要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之後,才能傳授給教導總隊中的四個隊的學生兵們。
這實際上就是軍官與士官之間的區彆所在,隻是由於軍事學院尚處於初創階段,這種差異還沒有那麼顯著罷了。
此刻,隻見四個預備軍官整齊地站成了一條筆直的線。
當崇禎皇帝走進教室時,他們一個個迅速立正站好,並開始依次自報家門:\"崇禎元年一期騎兵科張士傑。\"
\"崇禎元年一期騎兵科李克勤。\"
\"崇禎元年一期步兵科田娃。\"
\"崇禎元年一期炮兵科閻應元。\"
每個名字都被清晰而響亮地喊出,仿佛在向皇帝展示著他們的決心和勇氣。
聽到閻應元的名字,崇禎心裡咯噔一下,來了,又來了一個曆史名人。俗話說得好:“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如今梧桐樹已經種下,鳳凰自然會接踵而至。原來在原本的曆史進程中,這些被埋沒的人才一直都沒有機會嶄露頭角,但由於崇禎皇帝做出了改變,他們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轉變,開始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