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完畢,劉睿在張鬆的陪同下,分彆來到黃權、王累、鄭度的府上拜訪。一番交談後,幾人也是儘釋前嫌,心中有感劉睿恩德,於是加入他的麾下。...
統領益州後,所降文武皆有封賞。其中又以張鬆和吳懿的功勞最大,於是劉睿封張鬆為將軍府從事,參讚軍機,前往荊州,吳懿為安眾將軍。
原益州從事董和為議郎,許靖為刺史長史,龐羲為平寇將軍,黃權為振威將軍。其餘費觀、彭羕、卓膺、吳蘭、雷銅、秦宓、譙周等文武投降官員,共六十餘人,並皆擢用。
而諸葛亮潛伏成都,為劉睿保證了後方安全,為益州刺史掌文事。太史慈為鎮軍將軍,統領益州兵力,掌武事。
而劉璋獻州有功,為安南將軍,前往荊州上任。劉睿念在同宗的份上,準許劉璋帶著家眷上任,於是張鬆與劉璋一同前往荊州。
劉璋走後,劉睿又大開成都府衙,拿出金銀犒賞將領和士卒。同時開倉賑濟百姓,軍民大悅,使得益州百姓在最短短時間內,接受了劉睿的統治。
為了加強對益州的控製,在黃權的牽橋搭線下,劉睿又納了吳懿年方十六的妹妹吳莧為妾。兩人成婚後,益州文武更是放下心來為劉睿效命。
這段時間劉睿統領益州,紅袖添香,諸事皆順,整個人也顯得精神無比,意氣風發。就當他準備梳理內政,慢慢削減世家權益時,漢中傳來急報。
“報,主公,甘寧將軍的偏師大敗,三萬大軍死傷過半,戰船也皆被焚毀。如今正被敵軍圍困於梁州,還請主公速速發兵救援。”
一名神色疲憊的傳令兵,將甘寧所部的最新情報稟報劉睿。
“甘寧將軍兵敗?”
“大軍死傷過半?”
“被圍梁州?”
堂下諸將聽到這個消息後,頓時大驚失色,議論紛紛。
劉睿一直以來的微笑表情也逐漸凝固,伸手接過戰報仔細觀看起來。甘寧武藝高強,統兵有方,精通水戰,陸戰也極為出眾,他為主將劉睿是放心的。
而且甘寧身邊,還有荊州軍的新秀徐庶為軍師,在一旁輔佐。兩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劉睿實在是不敢相信兩人會遭受慘敗。
此番出征益州,諸葛亮和龐統皆立下大功。徐庶和兩人同窗多年,也是足智多謀之輩,到底是誰將二人逼到如此絕境?
原來,當初甘寧和徐庶奉命為大軍偏師,率三萬大軍走水路偷襲漢中,打算一舉端了劉備的後方。
起初二人的行動極為順利,劉備正在率軍在益州和劉睿交戰。留守漢中的西涼軍,根本沒想到會有敵軍從後方來襲,被打的節節敗退。
一時間連丟數座城池,軍隊折損嚴重。甘寧對此大為興奮,他認為劉備不在,漢中的西涼軍根本不堪一擊,拿下南鄭也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但是徐庶對大軍的推進速度過快而感到憂慮,他認為漢中畢竟是劉備的前線基地,他不可能不留下精兵強將鎮守,怎麼會被他們輕而易舉的打到南鄭城下。
但是接下來,西涼軍似乎是反應過來了,在路上對荊州軍層層阻擊。一時間,荊州軍不再像一開始那樣輕易獲勝,而是慢慢感受到了壓力。
接下來,西涼軍的行動頗為詭異,隻要發現荊州軍的蹤跡,不計傷亡,上來就是一通交戰。
經過數次交戰,徐庶感到了不對勁,覺得西涼軍的行動變得有組織,有目的起來。於是和甘寧商量停止進軍,由進攻轉為防禦。
甘寧知道徐庶的本事,他也為最近西涼軍的行動感到納悶,於是同意了徐庶的建議。同時命令後續部隊,押運糧草,趕來支援。
哪知命令還沒傳出去多久,兩人就收到消息。不知從哪裡出現一支西涼軍,繞過了他們,徑直插向了漢水。
“甘將軍,敵軍這是發現了我軍的進軍方向,準備前往漢水摧毀我軍戰船,速速回軍救援。”
徐庶收到消息,知道這是西涼軍展開了反擊。
如今主公和劉備在益州鏖戰,他們這支偏師的退路全靠漢水上的船隻。若是被敵軍摧毀了船隻,他們這支偏師就成了孤軍,情況就會變得危險。
“漢水船隻乃是我軍命脈,我這就率軍前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