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想自力更生!
對,趙德柱是故意傾儘全力表現的。
隻有自己表現得足夠有價值,才能讓彆人看重,才有話語權。
才能抗衡那個在地產企業董事會的公子哥。
這是個他認為最簡單的道理。
不然自己有什麼資格為這些恒山派的小尼姑……哦,是03高爾夫班的女生們說話?
雖然沒遇見風清揚教自己獨孤九劍,這好歹也算是搞到把倚天劍吧。
還是成套的。
他手上沒有停,再撥了一個球到麵前。
同樣遠觀,擺臂,猝然擊發。
非常標準的擊球動作,才能保證每次打出去的路線是可控的。
任何人在投擲東西瞄準的時候,都喜歡重複幾下準備動作。
那就是個本能的肌肉記憶,希望讓身體記住這個動作的軌跡,這樣用力發出的時候,才不會變形。
但其實也就是想想,沒經過專業訓練,普通人很難把這個肌肉記憶保持好。
趙德柱也沒經過多少專業訓練,上一世都隻能算是個愛好者。
可他的優勢在於這麼年輕就用了以前學過最標準的動作。
標準,就意味著他做十次,這個動作差彆都不大,這也是一種彆人幫忙總結出來的肌肉記憶。
譬如彈鋼琴的好老師,為什麼非要強調剛開始的手型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肌肉記憶。
一旦這個動作養成習慣,就很難糾正或者走形了。
所以第二顆球穩穩的加大了點力量,保持同樣的方向,落在了150的那條線附近,又是落地即停!
接著第三顆,200碼!
第四顆,250碼!
第五顆的時候,陳教練已經滿臉通紅卻不敢說話,生怕影響了趙德柱擊球,激動的使勁抖著示意給兩位老總看。
和鮑總監關係更好的張教練,全程目不轉睛。
而兩位老總不管他們有多懂行,見過多少高手,這會兒也不由得低聲交頭接耳。
趙德柱其實已經感覺不到周圍的人了。
他的眼裡隻有遠處那一道道弧線,還有身體、手臂的力量感覺。
一根卓越的球杆,拿在手裡,除了有絕佳手感,還會帶來難以想象的信心。
他從未這樣對自己擊球充滿了信心。
精準的把力量一點點加上去,仿佛腦海裡麵就是有杆天平,可以一點點加量。
而神兵利器,就在於能夠精準的反應出來這點變化。
不會給出半點含糊!
高手,追求的就是這種毫厘之間的差彆。
這一刻他已經展現出來高手的風範!
女生們肯定看不懂這麼高深的控製力。
她們隻覺得班長一杆比一杆打得遠,真好!
相互把小拳頭捏在胸口,小兔子一樣緊張又興奮的擠著開心,全靠龍芷羽提醒她們不要喧嘩。
鴉雀無聲的練習台上,所有中年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趙德柱身上。
遠處那些三三兩兩本來在練球的教練、球童,這會兒也不由自主的靠近些,也無言的看著這個視覺中心的少年。
而不是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
十八歲。
少年尾,青年頭,一切都最有可能的時刻。
因為要辦房產,要賣車,更要來自己許久未踏上的高爾夫球場,趙德柱穿得比在學校確實撐抖多了。
當然也得益於馮曉婷把他的新衣服都洗熨過,哪怕是佐丹奴級彆的t恤休閒褲,緊紮、筆挺,墨鏡掛在褲兜邊。
雖然還略顯偏瘦,但好像又有點風度翩翩的味道。
主要還是動作,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標準紮實的動作功底,在三十多歲的愛好者裡麵不罕見,打個幾年熟悉了就有這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