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想自力更生!
就很突然。
易菲上節目肯定是那種為影視劇做宣傳的訪談類型。
聊聊這樣那樣的劇組笑話,在最後推介下我的新電影要上市了,歡迎大家去捧場。
這就是個標準的套路。
跟歌手發新唱片,到各個節目打歌一個道理。
這會兒陶正在滬海,陳冠西在hk都做類似的事情,易菲最後還要回平京去上不少這樣的節目。
在b這樣的社交媒體出現前,這是影視劇主創人員最常用的造勢手法。
等到臨近上映了,還會組團上快樂大會之類的熱門節目。
按說易菲應該很熟練了,各種套話往上糊就是。
可這回女主持人坐那本來隨口一句“這次你扮演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女生,因為愛情激勵了她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應該要有真正喜歡過誰,才能體會到那種小鹿亂撞的心情吧?”
意思是順著說哪怕沒經曆過,但專業演員揣摩不在話下。
結果易菲忽然就一本正經“我有喜歡的……”
還頓了下強調“我說我有喜歡的人。”
她補充這句,可能就是因為看見主持人有點大驚失色,才強調確認下。
然後台下那些現場觀眾,大多數還真是那個菲菲世家粉絲團隊召集來的觀眾,一個個舉著數碼相機的臉都張大嘴了。
真的假的?
主持人真是感覺被自己口水嗆住,又是驚喜自己節目爆料,又是驚嚇怎麼不按套路來。
艱難而下意識的擠出句“誰,誰呀?”
易菲才真有點放飛自我,也許這也是春節期間,她跟趙德柱用手機聊天提到的改變自己的一種方式。
誰說神仙姐姐就不能談戀愛喜歡人了?
也許她那個舞蹈出身的媽媽過於強調端著範兒,讓易菲小小年紀就總是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
這種極具特點的形象上位極快,也很容易獲得觀眾喜歡。
但隨之而來就是長期角色形象被鎖死。
無論想扮演什麼其他類型的角色,都會被觀眾嫌棄不認可。
演藝生涯基本上就很難有大作為了。
不是連王保強都擔心自己被鎖死在傻不愣登的角色形象上麼。
能夠如湯姆漢克斯、茱莉亞羅伯茨這種類似演什麼像什麼,可以在偶像派和演技派中間自如切換的畢竟是極少數。
所以越上進的演員一般出了名就會刻意擺脫自己的成名形象。
姚敏就絕對不有這種思路,她是那條路能賺更多,獲得更多利益,就一條路走到黑,賺到吐!
總之,易菲這個自我爆料的出發點在這裡。
但現場主持人、觀眾,以及由此蔓延開的八卦消息,全都是臥槽!
而且主持人問了以後,易菲的反應也很奇特。
立刻臉紅,也有點意外主持人刨根問底的反應,遲疑下“不說啦,我……隻是表達我有這麼個狀態。”
主持人也反應過來,夠了夠了,國內影視明星會在綜藝節目裡麵說自己有戀人,已經是非常難得的情況,更彆提另一半是誰。
而且八卦可不就得這樣遮遮掩掩才最有賣點麼。
猜!
讓各方去猜!
所以主持人立刻經驗豐富的拉回來“對對對,我非常認可這是個私人的事情,我就好奇的問問,他知道你喜歡他嗎?”
這話就問得很有專業水準了。
喜歡,喜歡小貓小狗也叫喜歡,下麵這麼多粉絲都喜歡易菲呢。
單方麵喜歡根本不是事兒。
在套話呢,套這是段兩情相悅的感情呢,還是隱藏在心裡的單戀。
結果易菲的反應更離奇,一貫淡雅的臉上居然有點窘迫,還下意識的縮了下脖子再尷尬的堆起個求饒的笑容,連話都說不出來。
這充分證明她之前說那句有喜歡的人,是完全沒有台本的脫口而出。
任何一個談過戀愛的人,可能都明白那種心裡按捺不住的萌動,讓自己頭暈目眩或者心神不寧的悸動。
總之就是失常。
理論上來說,易菲這種自我爆料有害無益。
她這種玉女派掌門人一旦謫落凡塵,很可能就會造成大麵積的粉絲反目。
所以才會有華仔結婚多年都不敢承認。
但時代真的不同了,也許是易菲的形象太好,又可能是她這個爆料的過程,誰看了都覺得是個青春少女向往美好愛情的自然反應。
居然一時間到處除了都在猜測這個神秘男人是誰,圈內圈外粉絲同行都是一片祝福之聲。
易菲自己的b上,最新發送的微博瞬間擠爆!
b編輯部和後台服務器管理運維部門,連夜加班!
因為很多粉絲到她之前的b下麵去留言祝福。
易菲就自己單獨發了個b,竟然是她自己的特寫動圖,一貫清淡如菊的她,竟然坐在航站樓椅子上拿著杯奶茶,做了個挑眉的動作。
然後配行字“年紀大了,我隻喜歡有結果的事和說話算數的人”。
哇,粉絲們要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