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想自力更生!
隻有經曆過研發的人,才知道艱難辛苦。
任何領域的研發都不容易,手機尤其。
這玩意兒橫跨電子技術、工業設計、市場營銷等等很多個領域。
還每個領域都在高速變化,瞬息之間都能被甩開距離那種。
所以諾克鴨那種機海戰術就是因為不知道哪款會成功,才嘩啦啦的在一個主板方案下做好多個外觀版本。
看市場上哪個賣得好,再嘩啦啦的上量鋪貨重點生產使勁推廣。
包括hc都是這樣,孫興平他們一年要搞十多二十個款,其中還要分直板操控型和觸控操作型兩種智能係統版本,複雜得要命。
天曉得是直板機好,還是觸控機好?
任何一個點都可能帶來岔路口,走錯一個就宣告這個款死亡。
基本上就是從蘋果手機開始,一年就一個款,對不對就這一個。
試問背後決策的壓力有多大!
上一世的hc最後就是倒在這種模式下,連續一兩年推出的款式沒受到市場追捧,再風光也隻能黯然出場。
摩托羅拉、諾克鴨等等等一係列巨頭,也是被這種模式拖垮。
唯有三星時不時的掉鏈子,但還好一般第二年能補起來。
又靠著財大氣粗搞多係列戰術,才打開了市場。
但蘋果手機卻能曆經十幾年都還屹立不倒。
這一切其實都是喬布什在前麵四五代打下的基礎,後麵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
在這個摩爾定律、吉爾定律、庫茲韋爾定律、麥特卡爾夫定律滿天飛的時代。
老本厚到能吃十幾年。
就問牛逼不。
哪怕趙德柱現在搶了第一步先機,都不敢說自己能搶到這種老本厚度。
因為喬布什這套是蘊含了整個設計思維、創作理念,有血有肉的從外觀到係統的每個細節圍繞靈魂來做,後麵多少代的ihone都是在這幾處上小敲小打,沒誰敢推翻了重新做。
而趙德柱不過是徒有其型的外表,然後儘可能按照自己的回憶體驗、修改係統操控。
實質上還是由外及內的拚湊,跟喬布什那種先有靈魂再由內而外推導完成的就是兩碼事兒。
但不服不行,喬布什看著手裡的樣機,這是個前後兩塊玻璃,不得不在下麵吊著仨按鍵線的試驗品,遮掉那幾根線就是十年後完全取消物理按鍵的智能機了。
也無比契合喬布什對智能機的審美。
可他還隻是在構想,趙德柱這邊的研發機構已經做出來,並且妥協出了最後的成品。
這就是趙德柱代表的中國人慣有思路,儘可能好,但如果遇見難以逾越的困難,我們就迂回下,或者打點折扣,因為我們的目的是完成這個東西,先出個八九成的成品,解決有無問題,再慢慢解決最後的完善,沒準兒過幾年就全麵升級了,這樣才能可持續性發展。
喬布什並不代表歐美的思路,反正他就是遇強則強,打不下來就反複打,哪怕因此讓整個工程暫停等待都不惜代價。
這時候已經完全忘記自己的病,也忘記了在江州,無比可惜的搖頭“為什麼要設置三個按鍵,我們可以指導用戶養成任何習慣的,一個就足夠美觀了。”
趙德柱笑“第一,相比讓消費者花時間去養成習慣,三個鍵能更簡單上手,第二,如果一個圓鍵在這裡,那就要在玻璃上開孔,廢品率會暴增,花這點時間,也許一兩年的時機就錯過了。”
傳說蘋果4,就是為了解決那個按鍵孔和上部的聽筒孔良品率,硬拖了不少時間。
哪怕十年後,很多廠家也是在前攝像頭開孔、玻璃麵開孔等等細節問題被拖住腳步。
喬布什嚴肅的搖頭“漏、漏、漏……”
可沒等他長篇大論,趙德柱截斷“這裡,我做主。”
這是他極少數能聽懂的英文吧。
所以回應得很快,語調不高,但平和而毋庸置疑。
這一刻,給周圍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在蘋果一言九鼎的喬布什,詫異抬頭,回到現實,回到站在中國這個時刻,聽易媽媽用非常具有影視腔調的表達傳遞。
也許專業術語上易媽媽會聽不懂,好歹在花旗國生活了那麼些年,日常對話她就太熟練了。
戲劇出身的她陪著女兒又經曆那麼多影視發聲培訓“買沃德,愛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