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想自力更生!
企鵝手機也是一年一款。
今年被命名為q3手機的心氣兒很大。
狂賣三百多萬部q1的企鵝手機事業部,在去年推出了一款小改進q2,重點在於他們對整個ui操控的改進,加入了比較明顯的企鵝畫風,更是整合了企鵝聊天的優化。
所以延續了優秀的銷售勢頭,六百多萬部q2銷量,兩百多億銷售額,帶來超過四十億的純利!
這當然就是各家互聯網企業都在紛紛進入智能手機市場的最大原因。
國內還從來沒有哪家互聯網公司,能夠取得這樣的豐厚利潤。
遊戲公司都還做不到。
這種局麵就跟十多年以後,互聯網公司紛紛投身新能源造車一樣。
所以企鵝的hk股價節節攀升,從之前百億的價位,躥升到八百多億港幣!
這種局麵下,就問手機事業部膨脹不。
去年年底拿了一個多億來發獎金,激勵股份更是兌現承諾。
分管手機事業部的企鵝副總裁,一躍成為跟企鵝聊天事業部平級的大佬。
沒有公開喊出來,但他們今年的目標,一定是擺脫那個男人的影子。
從代工生產、外觀設計、軟件ui調整,全方位的都要推陳出新!
看到幾百億的成功,辛苦勞作拚命的每個人都會產生一種幻覺,老子也行!
q2不是升級改進了安卓係統的體驗,不也證明了我們的成功嗎?
天天開會,天天研討,不知不覺就會淡忘體驗官的存在。
實際上跟趙德柱接觸過的人,也清楚他沒有任何專業素養、理論基礎,就是把樣機或者新ui拿去試用下,覺得這裡那裡不好要改進,叫他自己全麵設定架構也是做不到的,非得拿出個東西,才能對應的提出改進點什麼。
真的是換誰來做可能都行。
所以企鵝手機事業部花重金聘請了著名的外觀設計大師,來自焦盆和歐洲的兩組,最後還k了下方案。
最終推出成品。
理由也跟那什麼迪尼士項目,不想過早曝光引發同行抄襲,所以秘而不宣的自行選擇了在粵東沿海的代工廠生產,也是基於右岸廠商整合,現在財大氣粗的企鵝要求擴大產能,自己也參與到硬件生產線的股份總來。
總之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完全避開了趙德柱。
其實q2的時候他們就在這麼乾。
最後不也成功了嗎。
信心非常足。
而hc這邊本來給古歌手機、微軟手機爆產能就吃力,今年又要新增多普塔手機,自然沒意見。
孫興平全力以赴的帶動研發團隊,接過原來q1手機的硬件架構,卻開始跟微軟係統深度整合。
這算是趙德柱深思熟慮之後的冒險之舉。
不再循著重生紅利,跟安卓綁定在一條船上。
想要自力更生的搞定手機係統這事兒,比硬件可能還要難。
畢竟硬件隻要你有設備和流水線能生產,掌握了生產工藝彆人就沒法卡脖子。
軟件是明明你可以複製,或者另起爐灶仿製出來,卻會陷入一大堆各種各樣的專利陷阱,寸步難行。
所以趙德柱的選擇就是三國之戰,去扶持最弱的那個,跟最弱的那個綁定深度參與。
微軟作為敗在安卓、蘋果之下的撲街,必然有失敗的原因。
如果趙德柱的團隊能在這個過程中拉一把,參與合作留下自己的份量。
就算是失敗了,沒準兒也能抄底啊。
帶著這種思路,陳曉龍的研究院整合大量人手,全力配合微軟研究中心。
其實從陳曉龍到孫興平,甚至老雷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在他們眼裡,微軟才是這個星球上軟件老大。
微軟手機係統哪怕有這樣那樣很多問題,其實依舊是這個世界上目前的最強者。
著名的s操作係統的嵌入式設備版本叫做sce,嵌入式就是可以添加到各種機器設備中,譬如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智能電視,就是采用了安卓係統的嵌入式設備。
sce涵蓋了目前幾乎全球所有的數控設備、連接終端、手持儀器、掌上電腦da等等各種需要用到操作係統的玩意兒。
手機不過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個應用場景。
明白這個意思了吧,微軟s本來就沒有專門為手機做個係統,隻是在掌上電腦的基礎上增加了電話功能。
這也是王鳳蓮當初認定智能手機有前途的出發點,把手機和掌上電腦合二為一,一定就像少林足球那樣,有搞頭!
她也相信微軟係統才是未來。
於是等趙德柱下定決心參戰之後,生產代工的王鳳蓮,硬件研發整合的孫興平,全力推動軟件大會戰的陳曉龍,全都沒有意見。
反而認為這才是正確的道路。
就一條,全世界的台式電腦跟哪個手機係統的兼容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