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從宋玄健那裡知道了李正道的根子在花旗,趙德柱依舊沒有遮遮掩掩,從美容、藥妝株式會社到電飯鍋、馬桶公司,高爾夫球包球具更是不在話下。
隻要在日經股指裡有利可圖的股票,趙德柱都請李正道協助投資,儼然就像掃貨的大媽!
他給李正道的說法是,隨著中國內地的經濟水平逐步提高,一定會有大量旅遊消費,自己做乾細胞麵膜生意的經驗值得複製。
嗯,在趙德柱這裡,既然對方可能是華爾街資本大鱷的手套操作者,反過來也能傳遞模糊錯誤的情報。
把自己描述得像個唯利是圖的投資者,而不是緊盯那些關係到國家命脈的科技產業上。
反正他對於留在海外的資金,永遠都保持錢再美,都不是我能摟住的豁達心態。
能搞點什麼事情,總比不做好。
在這裡他甚至放棄了對右岸所有科技產業的染指,集合手裡所有在hk的資金,掃銀行股!
這是個連他自己和龐勇都沒能想到的選擇。
首先hk股市除了嶽瑤峰曾經的國芯半導體這樣的鳳毛麟角,其他跟科技有關的價值股真的不多,趙德柱自己內心也不知道該選哪一個。
所以他們隻能儘可能對國芯下手,還不能過於明顯,老羅、叻哥甚至冠西哥都是參與者,分散持有了不少股份。
直到引起大股東警惕才放手,準備按照趙德柱的英(xia)明ji)決ba策xuan轉攻地產股。
因為在hk,趙德柱已經瞄準了以李半城為首的地產商,簡單粗暴的認定他們才是造成這個城市經濟問題的毒瘤。
結果大家驚訝的發現,雖然hk股市和花旗是聯動,但從花旗地產股爆發出來的次貸危機,不但沒有像花旗那樣讓地產股雪崩,反而帶來更多的泡沫!
龐勇和段天平無奈的分析,可能hk實在是太小、土地麵積太珍貴,花旗可能因為無數房屋抵押壞賬呆賬破產地產股,hk絕無可能,大地產商們反而更加嚴密的守住各種地產可能性。
甚至鼓動引發了普通市民對地產的恐慌購買,造成房價上漲!
正應了那句話,再大的災難,再多人破產,也有人會賺得缽滿盆滿。
然後體現到hk,最慘的反而是銀行股,無數在花旗做美股投資的銀行,動不動就要拿港幣去花旗平倉填坑,股價自然跌得當褲子!
單日都能跌個一成半!
然後隔三差五隻要聽到花旗的壞消息就能跌給股民看。
於是hk本地銀行成片的淒涼,小銀行簡直都難以活下去,大銀行還落井下石,評估次貸危機影響可能會延續起碼兩年的負麵下行,經營環境惡化得不得了。
總而言之在hk金融人士看來,北方的窮親戚根本不在考慮範疇,花旗爸爸出事,那就一切下滑。
一直都在參與籌備hk電商、社區團購的段天平最敏感,立刻意識到機會來了。
他的態度是哪怕投機,逢低納入hk哪家銀行,回頭都能轉賣給內地的大銀行集團。
因為就在這時候國內銀行都在出手了!
zs銀行這種反應較快的,剛以近兩百億港幣收購hk的一家銀行,分明就是看好內地未來經濟發展,借道hk可以快速打通內外市場。
所以找家小點的銀行,現在完全可以壓到七八十億左右!
等那些要報告要開會研究的國有大銀行反應過來,估計就不是這個價了。
結果他剛開口,龐勇就直接從江州飛過去操盤主持收購!
電商最重要的是什麼?
網上銀行入口啊!
當年趙德柱還要跟著企鵝的網銀入口,後來才從平京那邊入股網銀。
現在到hk去搞電商,無論找哪家銀行合作,都不如自己有銀行!
而且一旦搞定這個渠道,可不也能把一部分資金搞回國內了。
和這年頭很多國內大鱷,恨不得把資金都轉移到全世界去買買買不同,趙德柱內心還是很想把美金搞回國內的。
於是原本調集的超過八十億美金,準備在hk市場大展手腳的,在龐勇和段天平的合夥操作下。
十三億美元,強製收購hk家族銀行永盛金融,已經發行股本的百分之九十七!
獲得對方在鵬圳、hk、馬坎超過三十間永盛銀行分支網點,主攻中小企業、跨境貿易融資和個人銀行業務。
前麵都是扯淡,就為了獲得最後那個人銀行業務牌照。
然後就能名正言順的申請hk第四家網銀牌照。
其實彆看hk什麼都領先內地,在互聯網應用上就差點,之前三家網銀基本都是用於跨境金融業務,幾乎不針對普通用戶消費。
永盛銀行所擁有的一棟銀行大樓,hk本土二十來個網點,外觀看不到任何改變。
內部卻開始全麵清算之前的亂七八糟業務,準備迎接元旦開啟的電商大潮!
龐勇把持金融體係,段天平主掌電商平台推廣,黃征虎視眈眈的盯著社區團購。
這三駕馬車的組合,想想都讓人期待!
不過這時候易菲就遭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