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海上歸來記這部完結之後連翹就送上了新的,這部暫時被她定名為宦海的科舉朝堂文。
劉盈盈不大明白為什麼連翹執意要給這部分成上下兩部,上部定名為文魁,下部定名為權柄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隻有而已。
沒有讓劉盈盈失望,宦海出乎意料的吸引人。
和海上歸來記的開篇熱鬨,場麵很大不同,宦海名字很大氣,開頭卻從莊戶人家點滴小事寫起。然而讓人意外的是並沒有因為寫的是小戶人家家長裡短而讓人覺得乏味,反而讓人讀的興致勃勃。
從海上歸來記到宦海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總能牢牢抓住人的注意力,一旦拿上手就丟不開了。劉盈盈一邊看前幾回文字,一邊心中暗忖,這大概就是喬璉先生天賦所在了。
這個時候寫的風氣就是這樣,要往大了奇了寫,天上的天兵天將,地上的王侯將相,再不然也得是才子佳人。如今流行市井題材不假,可是那種市井題材也是有錢商人之家,最多就是市井人情描述的多。
類比可以看四大奇書之首金瓶梅,說儘了市井小人物,然而主線的故事還是西門大官人一家人家有錢的很,可不算底層人民
然而饒是這樣,還得給人物牽扯一個身份,譬如是天上那個星宿,來人間應劫不然這奇之又奇的人生為什麼就給他們一班人給遇上了
連翹宦海中的開頭就不同了,林崢所在的林家就是最普通不過的江南普通農戶人家的子弟。若是這個時候一般的作者寫這樣的人物恐怕要犯難,這可怎麼寫喲底層小民的生活如果不賣慘,他們都不會動筆,至於尋常的家長裡短他們會給記成流水賬。
這不是他們的問題,這是時代的限製。
將寫作目光放到底層人民身上這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到的,華夏也是直到民國時期經過一場大變革,思想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這才有了這種傾向。
這個時候的作者沒有想過詳寫這些人的生活,陡然讓他們寫,那就隻能是流水賬。
連翹就不同了,她是經曆過後世網絡熏陶的。不管這些裡的人物將來會如何位極人臣,開局的時候一般位置都比較低。男頻底層百姓大家庭勾心鬥角過日常的文要少一些,但女頻多啊連翹見識多了,動筆也簡單。
隻不過寥寥幾句日常對話而已,或許就有人不安好心相比起王侯將相為了巨大的利益爭鬥,這些底層百姓爭的東西或許真的太小了,但這並不會影響爭鬥本身的精彩。
這個時候的作者認為爭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為了三瓜倆棗的烏眼雞一樣想不來有什麼看頭。然而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對於升鬥小民來說,爭的東西雖小,卻是一個生存問題,其緊迫程度甚至還要超過達官貴人的你爭我奪。
這個小小村莊的林家也是一樣,看似勾心鬥角隻不過是圍繞著供不供養子弟讀書,供養誰來讀書展開,小事一樁爾。然而,底層百姓家恐怕深有感觸,對於他們來說,全力供養出一個專攻科舉的子弟是一件大事,大到關係到幾代人具體生活。
至於原本沒有感觸的富裕人家,看了這之後也能理解。這就像是後世看科舉文一樣,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但是作者寫出來的情形所有人都能明白。
如同掛念劉明程的未來一樣,劉盈盈也掛念起林崢的未來這個好少年能夠獲得讀書的機會嗎這個家實在是太不公道了,林崢少年的命運真是可歎然而她心裡又知道全按公道來才會壞事。
對於老太公來說,隻能送一個家中子弟專攻科舉。既然已經選定了林峰,那麼除非林崢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足夠讓他完完全全從世人眼中脫穎而出的那種。不然他是沒有理由換人了,要知道在林峰身上先期投資已經投下去了,這時候換人之前花的時間、金錢、精力那就全白費了
戲劇的靈魂是衝突,宦海第一回就是教科書一樣展示這一點。雖然隻是一個小小農家,幾房妯娌,大小叔伯兄弟之間明裡暗裡的小心機,但是幾百年後會流行,自然有他的道理。
放到現在依舊很好不過劉盈盈沒有想過內裡的原因,她就是覺得選的開頭和題材耳目一新,並且相當吸引人。
她覺得這部一定會成功。
編輯對一部的質量肯定是有感覺的,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但是對一部能不能走紅,能不能在讀者中間產生極大的影響,這就不好說了。
有的時候讀者的喜好與偏向是一件很難捉摸的事情,無緣無故就紅了,不知怎得,明明不錯的就是紅不了
當然,這要分類型。有的類型就是質量很好,但考慮到讀者的品味,會讓人有些擔憂。而有的類型就安全多了,編輯一看就知道在讀者中間肯定吃的開。
宦海不用懷疑就是這個類型的,這種類型的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三觀主流、描寫簡潔而順暢、沒有門檻。在題材主流的前提下,故事引人入勝。
宦海用了新題材,但是劉盈盈看過之後就不會懷疑,這絕對是主流題材
“你這好,過兩天連載位就空出來了,且等著”當時劉盈盈信誓旦旦的保證。正好等著的這兩天可以在朝日報上印一些宣傳廣告,就是預告。
不隻是朝日報,劉盈盈還去向主編申請了報館名下其他報紙也進行預告宣傳,好讓讀者都知道海上歸來記作者又出新連載了,等著各位來看。
這種兄弟報紙互相宣傳是很正常的事情,朝日報幫過彆人的忙,現在請人來幫助而已。而且人家聽說是朝日報的當家作者喬璉新書宣傳,答應地更痛快了。喬璉和海上歸來記正火,關於他們的消息總是格外引人注目。這廣告不僅不會讓讀者討厭,反而會讓他們大感興趣。
宦海發表在一個很普通的春末晴天裡,發表那一天劉盈盈特意放了一張當天的朝日報在連翹的書案上。等到連翹上班,對她你知我知地眨了眨眼睛。
剛剛印出來的新報紙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因為用的墨不同,和後世的油墨氣味相差挺大的。但是同樣的很好聞,反正連翹很喜歡。
連翹瞥了一眼,發現宦海果然連載在最顯眼的位置,忍不住微微揚起了嘴角。雖然這是她寫的,但她還是喜滋滋地拿起了報紙,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然後才把報紙收起來。
發過海上歸來記這樣暢銷書的連翹已經不算新人了,她發新書是自帶流量的。最明顯的是數據說話,原本朝日報的銷量在一萬八千份,她的海上歸來記連載那一陣穩定在了兩萬出頭。然而隨著她的海上歸來記完結,有迅速回落到了一萬九千左右。
而她新書宦海要連載的消息一出,等到第一回上刊載,朝日報應聲而漲。銷量一口氣破到了兩萬二,隻比海上歸來記大結局那一份的銷量遜色。
這其中當然有原本宣傳,以及大家的好奇心等原因,之後幾天應該會降低一些,但也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更何況連翹和劉盈盈都有信心,這些凡是因為好奇而來的讀者,絕大多數都會被留下。與此同時,還有原本對此不感興趣的讀者也會逐漸被吸引。
到底受不受歡迎,作者和編輯在開始連載之後心裡能有一半的把握。等到市場的初期反饋出來,基本上就十拿九穩了。很少有連載之前編輯覺得好,連載之初反響也很熱烈,後麵卻無緣無故崩盤的。
何況宦海的前期表現這樣優秀,足夠劉盈盈把心放到肚子裡。
一本的好壞並不能單單從連載的報紙、刊物發行了多少來看,這些報紙刊物是一個平台,大平台自然銷量大。具體的評判要看刊物因為這本銷量有多大的波動,以及刊物傳統發行區的市場潛力這是一套頗為複雜的評判標準。
如果想要簡單,也不是沒有辦法,看看大家是如何議論的就是了,這相當於後世的話題度。有的作品有好平台,知道的人多,但質量就是一般般,網絡和現實都沒有什麼人說,這就叫沒話題。
而有的作品質量真的很好,隻是受限於平台,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有趣的作品受人喜歡,在自媒體的時代,該有的話題度總會有的。
宦海是一部足夠吸引人的,科舉文和這個時代簡直合適的不像話連翹的開篇也足夠優秀,將海上歸來記抓人的傳統傳承了下來。對於這個時代,他不是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