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李昌德是東華書社正得力的經辦,上次專門來嘉定聯係連翹的就是他。通過他的手,東華書社簽下了海上歸來記並且很快進行了出版,現在海上歸來記已經二版了,依舊賣的很好。
以海上歸來記的平台來說,這算是很好的表現了朝日報的影響還是太小了,輻射區域就那麼大。出了這個小區域,對單行本的銷量根本沒有促進作用。反過來,是單行本在這些地方發賣,連翹和海上歸來記才有了更多的名氣。
能有這種效果,其實是東華書社和連翹兩方麵都有功勞的。
連翹這邊,質量過硬,隻要有機會讓人讀到海上歸來記,就不怕沒人喜歡。東華書社那邊,他們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在江南除了蘇州以外,他們憑借自己和一些報紙的關係,買了版麵做宣傳。至於下麵的分銷商,更是不吝惜協商,讓他們幫著多多賣書。
經過這樣第一次合作,雙方都對對方有了好感,合作默契也得到鞏固。這一次李昌德過來,不是為了彆的,正是為了連翹的新書宦海。
說真的,如果不是怕連翹厭惡彆人乾涉生活,他們都想把連翹綁到蘇州去寫了。嘉定第一報館是不錯,可是影響力有限也是事實。對於胸懷大誌的作者,這裡隻能成為一個跳板,而對於連翹這樣的作者來說,這裡恐怕連跳板都算不上
東華書社上下對連翹這個新客戶的評級都很高的,認為她是天才那個級彆的。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隻要她沒有自毀前程,封神肯定不用發愁的。
至於這裡說的自毀前程,那辦法就多了。連翹的前輩作家已經顯示出很多例子了,有寫書發家了之後就不求上進沉迷享樂的。有後麵江郎才儘,無以為繼的。也有厭煩了寫作,封筆再也不寫的。
一般來說女作者穩定一點,不容易出問題。
然而女作者一出就容易出大問題很多女作者成親之後就會放棄寫作。有的人是因為需要兼顧家庭,有的人是體麵人家,丈夫可能不樂意老婆寫作,種種原因,不一而足。
不過到現在為止東華書社都沒有擔心連翹的意思,她是一本成名的作者,第二本依舊才氣滿滿他們這種書社做經辦的幾乎要有報館頂級編輯一樣眼光,能看出一本書的好壞優劣。從李昌德的角度來看,這位喬璉先生,她的才氣幾乎已經關不住了。
從一個作者的具體情況來看,她這很明顯出於靈感豐富、精力充足的時期,又是一個性格不錯的小姑娘,不可能有什麼事的。至於說最讓人擔心的女作者嫁人,以年齡來看,至少幾年內絲毫不用擔心。
東華書社的人就想連翹去蘇州寫,哪怕她在蘇州沒有名氣,東華書社都能動用自身的力量將她塞到一個知名編輯名下,然後爭取到好的連載版麵。何況喬璉這個名字如今在蘇州的編輯圈子裡也算是響亮,不少人想要簽她呢
在東華書社看來,隻要連翹立足一個足夠好的報紙,報紙發行範圍能夠遍及整個江南,那麼她立刻就能成為界最受關注的新星到時候不需要東華書社幫忙做廣告,她的書自然就想賣到哪裡就到哪裡。
如今江南就是文化中心,一部火遍江南了,其他的地方就算沒看過,也會知道名聲。
然而沒辦法,連翹選擇了留在嘉定,這是人家的選擇。女作者的確不如男作者方便,他們也隻能接受。
然後現在宦海出來了,雖然依舊是在朝日報上麵連載,但是大概是得益於海上歸來記打下的良好基礎,蘇州各地多多少少都收到了風聲。其中有海上歸來記的死忠粉對作者喬璉的新也很有興趣,於是抱著看一看的想法,托人買了有新連載的朝日報。
這個時候的宦海和當初的海上歸來記不同,海上歸來記更像是富一代,必須要自己打江山。宦海雖然一開始也隻是有限的幾個人感興趣來讀,可是產生好評之後口碑發酵很快,讀者增長也很快。
這是因為海上歸來記帶來的好感還在,很多人雖然沒有第一時間看喬璉的新書,但都是潛在讀者。聽說她的新書非常不錯之後,這種潛在立刻就能轉化為現實。
這下東華書社可坐不住了,宦海聲勢來的比海上歸來記還要大。以一本地方縣城日報上的來看,話題占有率太高,簡直就是一個小奇跡。
明白這是人家喬璉先生又放出一個衛星之後,李昌德趕緊過來,就是為了快點定下宦海的出版事宜。
報紙上連載的好,要出版,這是好事,連翹當然不會拒絕。既能賺名氣,又能拿錢,何樂而不為。至於和東華書社合作,那也是沒有絲毫問題的,他們之前合作的很好,不出意外的話,她肯定是想繼續合作的。
但是出乎連翹意料的是,東華書社提出了和她想的不同的出版方式。
她原本想的是和之前海上歸來記一樣,完結之後進行出版,讓讀者一次性看個爽,這沒什麼問題。
然而東華書社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李昌德有一張很適合做生意的臉,不是特彆英俊,又不會讓人覺得難看。看起來讓人覺得親切老實,使人相信。隻有在偶爾不經意的時候,才會泄露一兩分屬於商人的精明。
現在他的眼睛裡就是這種精明之色,他向連翹解釋道“喬璉先生這部宦海可不同於前頭海上歸來記,海上歸來記才四十回,宦海您肯定是打算長了寫,寫成一百二十回的再者說了,您如今也有名氣了,不是海上歸來記時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這種情況下,最合適的不是等到寫完了,書社才出合集。而是在連載的時候就出合集,一冊一冊的出。因為有名氣了,所以讀者肯定都是買賬的。更何況要想啊,這名氣也是會對那些不講究的小印刷販子的,他們會不會趁著還沒有出合集的時候就做冊子”
不得不說,李昌德說的非常有道理,連翹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這種形式在後世的出版業還是挺常見的,最有名的不是網絡使用,而是日本的漫畫使用。在雜誌上連載的漫畫,每當攢夠了足夠的話數就會集成一冊,連翹當年也是等漫畫的人啊。
連翹答應下來這些,至於版稅之類的事情隻是略說了說如今連翹已經不是新人了,東華書社又打定主意拉攏她,兩邊在這個最容易有分歧的問題上倒是沒有太多糾結,三兩句話就說定了。
連翹唯一隻在最後的時候提出“出冊子的時候宦海上文魁做名字可以嗎”
見李昌德不解,連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書不是要出一百二十回,而是二百四十回。我想的是,前一百二十回是上部文魁,後一百二十回是下部權柄。我覺得分清楚一點比較好。”
這個時候一部有多長沒有人限定,不過大家都默默遵守著潛規則。回數都是二十、四十、六十、八十、一百、一百二十這樣,也有人不這樣,不過那都是極少數的非主流。
至於一百二十回這個上限,迄今為止還沒有人打破過。連翹一來就要打破不說,還是一下就翻了一倍,李昌德這時候都驚的睜大了眼睛。恐怕在他這種讀現在的人眼裡,想不出來有什麼內容值得寫二百四十回。
然而網文風雨裡出來的連翹會告訴他有的。
不過短暫的驚訝之後就是興奮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算術題,假設一套書,因為很受歡迎,一冊能賣一萬本,那麼這套書是六冊比較賺錢,還是十二冊比較賺錢傻子都知道答案。
雖然長了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譬如預算有限的讀者望而卻步,有些冊根本不會買。又或者看到後麵疲憊了,最後就不再買了。
但是相對而言,利大於弊。
後世誰不知道大幾百萬字甚至上千萬字的網絡是在水字數,可是隻要依舊有不少的讀者在看,作者就會接著水下去。
更明顯的例子,看看漫畫雜誌上麵連載的漫畫,受歡迎的漫畫哪怕被指責劇情重複又拖遝,雜誌社方麵也會要求作者繼續連載,而不是完結掉。
做生意的都不傻,他們知道哪一種才是最有利的。
至於說這麼長的後期會不會崩潰掉說實話很有可能。
實際上他們做書社生意的也見多識廣,知道不少作者以前並沒有寫過特彆長的。忽然執筆一百二十回的標準大長篇,往往越到後期越難以為繼。一百二十回啊,寫作時間長、格局宏大、出場人物眾多這些綜合在一起,對於很多作者來說就是一個噩夢。
就像後世隻玩過小成本的導演,突然讓他執導一部好萊塢兩億美元級彆的大片,手忙腳亂才是正常的。
不過總不能因為怕對方後期崩潰掉就不讓對方往下寫,然後自己也不賺這筆錢了。李昌德商人本色,疑惑放在心裡,點頭笑道“自然是可以的那就等著喬璉先生的鴻篇巨著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