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在連翹這裡,宦海和海上歸來記是沒有什麼高低之分的,她也不覺得自己的水平在兩本之間實現了質的飛躍。不過現實情況往往不會那麼簡單,從海上歸來記到宦海,不管連翹有沒有什麼變化,反正外界對她的感覺已經是天翻地覆。
或許是海上歸來記連載的時候就算在蘇州城裡火爆,那也是小部分人,小圈子裡火爆。等到影響力大一點,都是東華書社在整個江南地區銷售單行本的時候了。隻不過因為沒有連載時期積累人氣,作者又是一個新人作者,這種影響力也遠遠不如蘇州地麵上有人氣的。
所以很多感覺遲鈍,或者眼高於頂,隻看的到蘇州城裡這一畝三分地的編輯就沒有注意到喬璉。
但是現在情況有點不一樣了,宦海這本書東華書社的出版手段是報紙連載足夠的字數之後就出一本單行本一般來說,這是有名氣的大作者才會采用的方法,一個是為了增加銷售量,另一個則是為了對抗盜版。
很多人一次性買一整套書舍不得,但是一冊一冊地積累,感覺又不同了,好像買完了也沒有什麼感覺,就像後世的分期付款。至於對抗盜版都知道原因的,就是和他們比出版速度而已。
東華書社甚至會提前派人從連翹這裡拿走還沒有在報紙上連載的內容,提前進行雕版工作,隻等到報紙上連載過,立刻印刷出來。等到新連載過去三天,單行本立刻上架。
這些都是為了和盜版搶時間。
為了這個,劉盈盈特彆向主編申請了一個抄寫工,將連翹的宦海原稿抄寫一遍,用來交給東華書社拿回去做雕版當然了,抄寫工的工資是連翹出的。
東華書社談成了出版宦海的生意之後,立刻就開始準備起出版的事情。按照此時一般出版單行本的規格,一冊大概有十回文字。這個時候宦海已經公開的內容足夠出兩冊了,於是宦海上,也就是文魁,其一二冊很快在整個江南地區發賣。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連翹是在日報上麵連載,並且每天都有連載內容,堪稱筆耕不輟。而這其實是非常少見的,連載主流是在月報、旬報上麵,日報上麵很多都是小故事。就算有連載,大多數也會選擇隔日更,或者減少每天的更新量。
然而連翹沒有,她非常耿直了。每天更新,而且每天更新半回文字。這個時候的一回差不多是六千字,半回也就是三千字。
三千字可不容易後世的網文三千字好像很簡單,就是一章的內容,敲敲打打完成的很快。可是這是古典,因為遣詞造句以及行文習慣方麵的原因,他們往往很精煉,廢話雖然有這是一個按字數算稿費的年代,作者學會廢話簡直是必然。
但是絕對沒有到達後世那種水文的喪心病狂。
再加上什麼寫字慢、查資料不容易一大堆的理由,在這個時代維持日更三千字的不是佛係,而是真正的王者
可以這麼說,以連翹的更新速度,她不用再勇攀高峰了,她本身在那裡就是彆人無法逾越的高峰了。
重點是,按照這個更新速度,隻需要二十天就可以湊夠宦海一冊的內容。所以這種更新速度其實比月報上麵連載的作者出鏡還要頻繁一些,再加上內容要多得多竟然奇妙地有點像出月報,隻不過這份報紙隻有宦海一本。
也就是這個原因,讓宦海一定程度上和蘇州城本土大報紙出身的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這種情況下,讀者被迅速引爆。即使沒有了報紙這個可以依托的平台,直接出書的宦海更像是裸身上陣,但是本身足夠堅實的質量讓這個弱點變得沒有那麼具有決定性。
還是那句話,有趣的受人喜歡,隻要他們不是毫無站在台前的機會。
借由書鋪的推廣,東華書社在各大報紙上的廣告,以及看起來最無力,實際上最有力的口碑效應。宦海這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成為了蘇州圈子裡的重磅炸彈,看看他的成績,又看看他原本所在的平台,足夠讓身居大平台卻始終沒什麼成績的作者羞愧了。
作者們也就算了,最多感慨又是一個大魔王的誕生。編輯們則不同,他們瘋狂地打聽這個喬璉是誰,他們知道,一個縣城裡的小報館是留不住這樣的作者的。他的下一站在哪裡沒人知道,但編輯們都希望是自己的碗裡。
朱敏嘖嘖了幾聲,壞笑著問許文華“咱們宋大編輯緊張不緊張原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情,現在恐怕不那麼確定了。”
如果是海上歸來記時的喬璉,宋文靜肯定不會有多大的緊迫感。就憑他早早慧眼識珠,以及非常有誠意的態度,加上身後三吳報館的招牌,他並不認為喬璉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
但現在不同了,挖牆腳的多了,難保其中沒有同樣細心關心作者,也是大報館編輯的小碧池。
朱敏這時候是真的確定自己沒希望爭取到這個作者了,反而無欲無求,可以儘情調侃。
說完了總免不了道“真要是文靜兄拿下了這位喬璉先生,他肯定偏愛這位啊。想想看,人家能每日連載半回,換成是你,一個月能有三回文字就算是燒高香了”
編輯都喜歡天才沒錯。當作者門檻很低,卻也不是真的有一顆決心,會寫字就可以的。最終能紅,能賺錢的作者都是天才,隻不過有的人天賦一開始就顯露,有的人需要沉澱、打磨一段時間才能煥發出光彩。
但是,編輯們也很欣賞勤奮的人。特彆是當他們無法忍受手裡一些沒有生存壓力之後就不好好寫書的作者之後,對勤奮的作者好感到達了頂峰這裡必須劃重點。許文華就是那個讓宋文靜每到死線之前睡不成,必須徹夜守著他寫稿的人。
每當這個時候他就羨慕一些編輯擁有十分自覺的作者。
不過大家羨慕的都是自己缺少的東西,許文華是更新少,是喜歡惹事,但是大家還是想擁有一隻許文華。無他,有這種作者在手,資源、薪金、升職,全都會有的。實在一點兒,有些東西想象成必要的代價,這還是很愉快的。
然而這個新出現的喬璉完全就是一個怪物
大家驚悚地發現,他在是一個天才的情況下,竟然還這樣多產和勤奮
作為直接競爭者的作者還會暗戳戳地想,這怕不是請了幾個人捉刀代筆一起寫,不然能有這麼快他們可不會去想這種想法漏洞該有多大,光是風格無法完全統一就是一個大問題了。另外保密問題、情節把控問題等等問題更不用說。
編輯們沒有競爭性,無緣無故的懷疑就不會有了,剩下的隻有無儘的讚美。天才、勤奮,特麼竟然還低調,沒錯,一直沒有公開發言過,更沒有暴露身份的喬璉在他們眼裡就是低調。
話又說回來了,即便喬璉這個作者是請人代筆了,編輯們其實也是不管這種事的。代筆這種事,至少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很多作者紅了之後就會換一種創作方式,自己隻負責寫大綱,然後讓一個助手來填補內容。
又或者自己寫了第一部,懶得往下寫了,讓一個助手續寫。
這些助手們其實就和代筆一樣一樣的,因為時代的原因大家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實際上,就算在連翹那個世界到了現代,如金庸古龍那一批作者的黃金時代,也多得是武俠名家的作品出自代筆之手,這對讀者來說也屬於大路貨的消息。
連翹當然沒想過請人代筆,一個是她腦海中的故事隻有她自己才寫的好。後世那種節奏把握,讓一群沒有見識過後世的人來寫,很容易就會失去精髓。另一個就是過不了她自己那一關,彆人的作品怎麼能叫做自己的作品呢。
她最多就是想過,等有一天找到一個可以完全信任的人,能自己口述,對方來錄寫。這樣就是輕輕鬆鬆語音寫了,豈不是美滋滋。
朱敏喝了一口茶,感歎道“這位喬璉先生寫的真的很快,之前海上歸來記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提前寫好了,隻待報紙上發。現在宦海還是這樣,就不能這麼想了,誰沒事兒攢這麼多不發還是這樣優秀的”
“對了,你覺得是不是有代筆”似乎內心也是覺得這種速度非常神奇,朱敏興致勃勃地和許文華討論。
許文華卻隻是瞥了他一眼“眼睛是瞎的嗎怎麼可能是代筆,這種連貫程度隻可能是一個人的手筆。”
“嘖”許文華看著朱敏,表情中有一種故意裝模作樣的責備“這都看不出來了,你真的能勝任編輯的位置。整天遊手好閒,原本有的一點兒本事都丟完了了,我就知道你是的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