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畝。”許文華摸了摸鼻子,還是說了真話。
地主啊連翹心中忍不住感慨。二百多畝地在北方,大概算是一個富農,因為那邊人均耕地多,而且土地利潤要低一些。而在江南一帶,特彆是蘇州這等州府,二百多畝就已經算是一個小地主了
連翹調侃了他幾句大戶,就轉而問道“既然是要回去過年,怎麼這個時候還不見準備再等下去,難道是直接去過小年嗎”
連翹根本沒見過許文華購買年貨,準備回家。
此時茶好了,許文華低頭看茶,有些心不在焉道“懶得回去,能拖一日是一日。”
這倒是有些出乎連翹的意料之外了,須知道臨近年節,出門在外的有哪個不急著早早回家但是這話中隱隱的意思竟然和一些家務事有關,連翹這就不好再問了。於是尋了一個岔口,說起了老家嘉定縣城的風光。
笑著道“等到元宵節之後回來,到時候一定給你們帶些土特產”
“你元宵也不在蘇州”許文華顯然有一些意外,給她倒了一杯茶“蘇州元宵節的燈市是一絕,不來看看”
連翹有些心動,但還是堅定地搖頭“不行不行,今歲我得陪我娘一起過元宵。這是我第一年出門在外,若是這就不陪她過節了,隻怕她心裡不安。”
吹了吹倒入杯中的滾茶,連翹好奇道“這麼說來你是要來蘇州過元宵的嗎”
看來確實不想在老家多呆,連翹這樣想著。
這件事連翹轉頭就給拋到腦後了,且不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知道許文華家有什麼為難的事情。就說他家裡沒有什麼麻煩的事情,也不能說人家就不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想在家呆著啊
譬如說後世的廣大單身男女,為了躲避回家後三姑六婆的催婚,往往也是對回家能拖就拖的呢。
連翹就沒有這方麵的困擾了,等到一應事情都已經齊備,在二三好友的送彆下,她包了一隻小船往嘉定而去。
此時已經是深冬,草木枯敗的明顯,但是吳凇江兩岸因為繁華的經濟,絲毫沒有衰頹氣息,反而因為臨近年節,更加熱鬨了。
這時候是小老百姓一年忙到頭之後的休息日子,凡是家裡有些餘錢的,都會盤算著要買些什麼準備過年。這一波熱錢湧入市場,立刻就使整個市場活泛起來了。商人帶著各種各樣的貨物往來於各地,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休息的時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年最忙最賺錢的時候
船家見連翹各種年貨的行李一大堆,也笑著道“小姐這是回家過年啊”
連翹笑著應了一聲,然後就一直看著兩岸。有時候能見到熟悉的碼頭,關於行到哪裡了,心裡便有了一個底。
等到天陰陰的,天氣似乎要變壞的時候,船總算在嘉定的一處碼頭靠岸了。春兒還在和船家結賬呢,不遠便有個熟悉的聲音道“太太,小姐她們在那邊”
連翹順著聲音望去,果然是冬兒她穿了一身年節下穿的大紅棉襖,正踮著腳往她這邊看。再一看旁邊,是一家茶攤,原來吳美娘是在這兒等她。
“在這裡”連翹笑著揮了揮手。
此時的碼頭十分繁華,各色人等來來往往。吳美娘領著冬兒接住連翹“看起來人倒是好的算了,不在這裡冷風口說話,咱們先回家去”
早就租好的馬車等在一旁,此時馬車夫和連翹春兒她們一齊動手,不一會兒將年貨什麼的都放上了馬車。
兩輛馬車連人帶東西一起送到了連家的小巷子裡,看著熟悉的黑油門,連翹心裡也是雀躍的。原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她也漸漸將這個江南小縣城巷子深處的小小院子當成自己的家了
連翹一進院子,吳美娘就吩咐冬兒“去看看之前存在灶上的一大鍋水還滾不滾,若是不熱了,重新再燒一回連翹,你去你的屋子,洗頭沐浴,也好將一身灰塵勞累洗去”
回家洗頭沐浴,這也是地方風俗,連翹笑著答應下來。想了想又道“娘替我收拾帶來的那些物件罷裡麵有給娘的東西,也有給外祖母舅舅他們的,都分好了類彆”
吳美娘摸了摸連翹因為冷風冰冷的小臉,笑著道“娘曉得了,你且去罷正好後日去你外祖母家,倒時候一起帶上這些禮物”
吳美娘笑意盈盈地砸下大新聞“你這一回回來過年正好呢你表姐正好與龍家那孩子定親,這是個大禮況且你和你表姐一慣親近,可不能錯過了”
“這一回去你外祖母家,正是要商量商量著定親的事情。”
這個表姐指的隻能是張貴子,而張家的女孩在吳家商量親事該怎麼安排,這似乎很奇怪。但是在張貴子家,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張貴子他那個爹實在是太不靠譜了,她娘吳慧娘一慣都是和娘家人商量各種重要的事。
作者有話要說作者另一篇文綜女子成長史求預收啦啦啦
很快就會開始連載,有興趣的小天使希望能夠幫忙點一個收藏麼麼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