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文在這個時代並沒有成為一個法律上的問題,道德上麵或許有一些問題,但卻沒有成為一個共識。不過,如果是在業內的話,像宋文靜這樣的大報館編輯,那是非常反感這種的。
一方麵他看得很遠,知道這種行為對於自己寫的那些作者是一種傷害,如果這樣的風氣太盛,無疑會對整個行業造成不良影響。另一方麵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了,他所在的三吳報館是自矜身份的大報館,不可能做出模仿文這種有失臉麵的事,而那些願意發表模仿文的報紙大多是模仿他們這樣報館的出名在他們眼裡,這就是紅果果的動自家奶酪了
原本再滿意,知道有這樣的過往,心意也涼了。宋文靜當時非常客氣地對彭冬生道“彭先生先回去罷,我去和喬璉先生說一聲,這件事還得她來拍板。”
實際上這就是非常委婉地拒絕了。
彭冬生因為少年時代是寄人籬下長大的關係,從小就非常早熟和敏感。現在一個人在社會上打拚,當然更加不缺少社會經驗,一下就聽出了宋文靜的意思。
讓他不解的是,之前宋文靜對他明明很滿意的,怎麼一會兒就變了臉色
隻是他是沒有那麼容易放棄的,之後他一直想方設法在宋文靜這裡刷存在感。好不容易打動了宋文靜,宋文靜與他實在交了底。
“其實也沒有彆的緣故,你之前寫過喬璉先生的模仿文罷”宋文靜並沒有隱瞞他對這件事的看法。這也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之前做過的不好的事情理所當然會帶來不良的後果,然後留待以後才爆發出來。
當初彭冬生寫模仿文的事情雖然過去了,但不是說他自此改好了,就算翻篇。完全翻篇是不可能的,總會有人,如同這時候的宋文靜一樣,因為那件事做出反應。
該說宋文靜不對嗎他有什麼不對的,有這種前科,心裡對彭冬生有看法,不願意他成為連翹的助手,隻能說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就是社會生活啊每個人都得為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付出代價。
自彭冬生不再寫模仿文了,換了一個筆名在行內混,已經很久沒有人提過當初的模仿文了。逐漸的,這件事越來越淡,沒有人說的話,就一直放在記憶深處了。而宋文靜忽然提起,讓他滿臉通紅。
但是即便是覺得窘迫非常,他也沒有就此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然後放棄。應該說,剝開那一層屈辱感,如果能夠冷靜地麵對這件事,生活經驗豐富的彭冬生並不會生氣,因為他能夠明白宋文靜的心態。
他那一刻並不缺乏冷靜,所以他理智地麵對了這件事,並且沒有因此就放棄。
“即使您因為這件事對我心存疑慮,我也不會就此放棄”彭冬生的韌勁這個時候才顯現出來。
就這樣又過去了好幾日,看著對方層出不窮地刷存在感,宋文靜總算知道他是個甚樣的人了。到此為止,他對他的韌勁,以及交際能力、小聰明有了新的認識不要以為在宋文靜麵前刷存在感很容易
先不說彭冬生和宋文靜日常的交集少得可憐,想要刷存在感就意味著要同宋文靜身邊的許多人打交道、收集情報。就說想要刷存在感使人不會討厭,反而越來越有好感,這就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了。
而這一切都被他做到了
在這個過程中,彭冬生在宋文靜這裡的原本印象漸漸的被這件他他的所作所為所刷新。雖然依舊記得模仿文的事情了,但相比過去發生的事情,顯然是現在的事情更加鮮活,更加有說服力。
簡單來說,宋文靜相信彭冬生確實已經改過自新了。更厲害的是,整個過程仿佛是一個考驗,經過這樣一個考驗,宋文靜相信對方真的是非常適合給連翹做這一個助手。
於是有了今天帶著彭冬生見連翹的事。
連翹聽著宋文靜給她介紹彭冬生的情況,一個勁的嗯嗯嗯。完了之後才看向彭冬生“既然宋先生已經認可了,我這邊自然是沒有意見的。隻是我想問問彭先生,您對三教九流,那些下九流的行當知道多少或者說有門路與他們結交麼”
這聽起來簡直就像是侮辱人的話了,除了不正經的人,誰會和下九流的關係緊密但是彭冬生對連翹是有了解的,當然知道對方沒那麼無聊。所以雖然不解,但還是照實回答道“我家不過是市井裡小門戶出生,和那些行當沒有什麼結交,可是家裡鄰舍隨便尋一尋也能結交相關人等。”
這是事實,那些三教九流,甚至混黑的,並沒有想象中遙遠。一般人接觸不到,那是因為他們自己從不主動去接觸。一旦想要接觸,很容易就能靠近。
這就好像大家都看不起三姑六婆,但是在普通市井人家,做三姑六婆的婦女實在是太多了,說不得自家的親朋也在其中。所以這種歧視隻在大戶人家,以及一小撮市井小戶當中,絕大多數的小老百姓是與之為伍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