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金庸與古龍是兩位風格差異很大的大家。具體到寫情這一塊,從連翹的感覺,古龍的情因為他的浪子情節,美則美矣,卻很難讓人印象深刻對比一下就知道了,連翹可以輕易說出好多對金庸筆下的情侶,但換成是古龍的作品,人氣角色更多,但c就沒有什麼了。
古龍先生寫人很厲害,往往能塑造出一大堆亦正亦邪、氣質凜然的角色,讓人愛煞他筆下的情依附於人,很大程度上是人的附屬品,感情的魅力取決於人物的魅力,而人物魅力本身其實不依賴於感情。就好比楚留香、陸小鳳、花無缺等等人氣角色,就算他們不談戀愛也不影響分毫。
換成金庸先生的作品就不一樣,金庸先生很多作品人物和人物的愛情是並立的,應該說人物的愛情讓人物更進一步完滿。就好像是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這些,如果沒有他們的愛情,這些角色必然不會是大家喜歡的樣子。
這兩種取向的不同並沒有高低優劣,就看作者偏愛哪一種而已。
從連翹的角度來說,還是學金庸先生好一點。古龍先生的偏離了正統情愛,很有可能不被許文華認可,畢竟他們打賭的內容是她得寫一篇像樣的愛情。而且,更重要的是,古龍先生的風格實在是太偏寫意了學起來太難了
金庸先生也是大家,但是如果隻是學個殼子的話,他的無疑難度低一些。
而說到金庸先生中的愛情,不管彆人怎麼想,反正連翹首先想到的作品是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天龍八部這三部。
其中射雕英雄傳弱一些,因為這一部的感情線除了強化拙夫巧婦這一經典互補c外,其實並沒有太多出奇之處。不過也正是得益於這種簡單質樸,讓讀者印象非常深刻。
而相比之下神雕俠侶和天龍八部就不同了。
神雕俠侶開篇明義,主旨就是一個情字,也正是這一部,元好問的雁丘詞,問世間情為何物一句才得以廣為流傳。在此之前,雁丘詞雖然是好詞,流傳度卻並不廣,並不屬於耳熟能詳那一類。
而神雕俠侶的開篇,用的就是兩段感情,而且是兩段不正常的感情引出。一段是李莫愁對陸展元,另一段是武三通對何沅君。
前者在於放不下。陸展元和李莫愁確實曾經相戀,但是後來陸展元不再愛李莫愁了。現代的姑娘們肯定會大罵渣男,不過寬容一點來說,感情不和情侶分手實在不是什麼天大的事。即使兩人曾經海誓山盟也一樣戀愛的時候誰會想到今後會沒有結果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奔著天長地久去的。
兩人分手了,悲劇在於李莫愁不明白自己還愛他,他為什麼不愛自己了。終身為此輾轉反側,沒有一個結果。
於是李莫愁選擇了報複,殘忍地報複,即使看到寫著何字的也不放過,隻因為陸展元後來娶的女人是何沅君。
普通的愛情變成了恐怖故事,徹底黑化之後已經不正常了。
至於武三通對何沅君就更加明顯了,武三通和何沅君是義父與義女的關係。這可不是現代社會的乾爹乾女兒,人家這是受到倫理約束的關係,越過這一步就是亂倫
從這個開篇就知道了,暗示著這部要說一個怎樣的故事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是這部重點描繪的,在古代社會中,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如同父母與孩子。這兩個人的結合,一樣違背倫常,為天地所不容。
至於天龍八部,其中的感情要更加豐富,甚至不局限於愛情一種當然了,愛情還是扮演了最為主要的角色。
這部評價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可見一斑。
天龍八部太厚重太複雜了,初次挑戰,寫個神雕俠侶級彆的還比較有希望。所以連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總算在確定了武俠這一題材之後,將基本的格局也確定了下來。
關於情的探討要有,譬如神雕俠侶。但不能深刻到晦澀,天龍八部乍一看並不難解,看電視劇的時候似乎也沒有困惑過。但是隻要仔細想想就明白了,那隻是電視劇這種藝術形式帶給人的錯覺,實際上中到處都是細思極恐。
這種類型的,功力不到,即使連翹是在這部半個世紀之後才寫的,也完不成連翹那時候是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寫這種思想內涵太豐富的,依舊是難以做到的。
確定了這些之後,就越來越接近定案了。最後連翹考慮了很久,決定來一個性轉版神雕俠侶。當然了,具體情節上肯定還是有很多不同的,但人設上確實有些這個意思。
首先就是男主人公前江湖大佬,隱居在無過涯,清心寡欲,不理俗事。具體的設定,參考了小龍女和黃藥師。
女主人公則是男主人公的故人之女,當年年輕的時候男主人公曾經受過人家爹娘的一點恩惠。也正是為了還這個恩惠,單騎三千裡,隻為救故人的性命。沒有想到到底遲了,剩下的隻有一個三四歲的女童。
就這樣,小姑娘被接到了無過涯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