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您看看這院子,雖然不大,但是屋子都是主家新起的,住進去舒服,沒有要修補的地方”會館小廝帶連翹和吳美娘看房子,其中主要是連翹,因為吳美娘已經看過了。
這是一所一進的小院,也就是最普通的那種四合院。但是正如小廝說的那樣,看上去不像是老房子,而且用的材料也很好,這樣的房子住進去才比較舒服。
連翹著重看了一下廚房和水井不是說其他的地方不重要,隻是這兩個小處都做得很好的話,其他的地方也就差不到哪裡去了。
看了之後很滿意,雖然租金貴了一些,一個月要價四兩銀子,但滿足了自家所有要求,連翹也就不在意了。
帽子胡同這個地方說是因為租金便宜,所以很多窮讀書人和窮小官兒住在這裡,但那便宜也是對比出來的。相比起那些達官貴人居住的坊市,這裡自然是便宜的,可是相比那些一般,甚至貧民窟一樣的地方,這裡又是貴的了。
而且一些生活窘迫的讀書人往往是個租住一個院子就夠了,平攤下來並不比在外租住屋子要貴多少。
屋子本身並沒有問題,連翹剛要答應簽訂租住文契的事情,忽然想起什麼來了一樣,問道“這邊左鄰右舍都是些什麼人”
帽子胡同的主要居住人群是讀書人和小官,但是總有一些其他的人家參雜其中的。就像現在的連翹要是住在這裡,也算是這種人家了。
不是連翹多事,這個時候還要問這些,隻是在古代,鄰居們對一個家庭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要是鄰居不好,能讓人難受地要搬家
小廝回憶著道“西邊的好似是個舉人老爺,在帽子胡同住了有十來年了,是當年進京趕考的。後頭落榜了也沒有回家鄉,隻是在京城讀書,也是方便參加每三年一次的會試。對麵好像住了好幾個國子監的監生,都是讀書人,也不妨事。隻有東邊,住的並不是讀書人,才搬來兩月。不過我也上門看過,是個穿長衫、戴頭巾的,文質彬彬,想來也是正經的。”
見連翹不置可否的表情,小廝趕緊補了一句“這家房主我也認得人家也不是專門做房屋租賃的,隻是手下有兩三套用不著的房產,寄在牙行出租而已。這樣的人家寧肯少賺一些錢也不願意惹麻煩,肯定不會是什麼歹人。”
道理是這個道理,連翹緩緩點頭。
於是這租房的事情就這樣定下了,付了三個月租金外加一個月房錢,換來一紙文契。連翹和吳美娘在京城就有了一個落腳的地方,在會館雖然也能住,但到底不如有一個自己的地方來的方便。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事情並不算完還需要將會館的行李搬過來,然後重新打掃、安置。而且住在帽子胡同並不比住在會館裡,還得買一份禮物去拜訪左鄰右舍,這也是禮節
至於說通知連家人那邊,連翹和吳美娘都保持了沉默,打算等一切弄完了再說那樣就木已成舟了,就算連家人對此有話說,也無法改變既成事實了。
“東西送完了了嗎”吳美娘、連翹、張嫂子、春兒一齊動手,將行李安置出來。至於冬兒和小虎兩個則是去給左鄰右使送禮物不是什麼貴重東西,兩盒糕點、兩瓶酒,考慮到這裡住的人,連翹還每份禮物添了一對從蘇州帶來的筆。
小虎先應了一聲完了,之後才是慢一步回來的冬兒。
冬兒擦了擦額頭的汗“已經都送過了對了小姐,您猜咱家東邊住的是什麼人”
東邊就是那個會館小廝也不知道住的什麼人的人家,連翹順口問道“住的什麼人家”
冬兒這才笑起來“說起來很巧呢是小姐的同行”
一聽是同行,連翹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要知道當初她剛剛去到蘇州的時候在明月坊也是,好巧不巧就遇到了同行做鄰居。那是一段不怎麼愉快的記憶,尚不用說。如今來了京城又遇到同行做鄰居,若不是她了解行內的情況,都要以為業大發展,滿天下遍地都是寫的了呢
也隻能說是巧合了。
聽說是同行,連翹也來了興趣“你怎麼知道的難不成人家與你說了”
冬兒喝了一口涼茶,這才道“不是,我是去送禮物的,雖沒有進裡頭,卻也看到了院子裡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我在影壁上看到了隔壁那位公子貼的招生廣告,大概說明了那位公子在行內如何如何,若是有意入行的,他能傳授這方麵的經驗。上課需要兩個月,可以試聽一次然後決定要不要繼續。”
連翹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這種事在蘇州也有
既然寫能夠賺錢,當然就吸引了一批人的注意力。其中有一些原本一點兒都不懂得寫,或者了解有限,對自己信心不足。這種時候,能夠指引他們前進道路的教育機構應運而生。
在後世的時候連翹也曾聽說過網文培訓班之類的,教大家寫網文的套路,和這個其實是一回事兒。總之是有需求就有市場,人在什麼時候都是不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