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喬璉先生如今有這個本錢做這個事情,再者說了是好,已然有保底的成績了。”包玉龍說著好話,又道“說起來如今喬璉先生的鴛鴦蝴蝶劍正在登載,北邊也多有擁躉,打出喬璉先生的旗號,到時候差不到哪裡去”
連翹聽他說鴛鴦蝴蝶劍有一些恍惚雖然鴛鴦蝴蝶劍是她寫的沒錯,而且如今還在連載當中。但是作為一部已經寫完了的,她其實已經很久沒有關注了。特彆是她現在人不在蘇州,沒有周圍的人一再提起,忘記的就更快了。
實際上,如今天下南北這部都很火
在她的大本營,江南一帶不用多說,光是她的名字都可以保證這部會十分受追捧了。而延伸出去,無論是往北,還是往南,這部都不少擁躉。
那些外地的鐵杆粉絲們以前隻能跟著書社的進度買書,往往要比蘇州的讀者晚一些讀到。後來鴛鴦蝴蝶劍實在是勾出大家的癮頭了,於是一起想辦法早一些看到這些如果是作者沒有寫出來,那就算了,沒有辦法麼但是這是作者已經寫出來了,甚至已經發表了的啊
隻要一想到蘇州地區的讀者總是能夠先睹為快,其他地區的讀者就心癢癢的。
靠近蘇州的其他江南地區,譬如杭州、湖州之類,這還好一些,寫信去報館,郵購訂閱新竹報就是了。隻不過相比起一般的讀者需要付出郵費,和寄信的價錢差不多,對於一般的市民階層,還算是可以接受。
但是再遠的地方這種方法就不行了,且不說郵費節節攀升,每天都要花這一筆錢,一般人家難以承擔。就說寄過去,路上也是需要花時間的。有這個時間,單行本就出來了
在這個問題上,類似京城這樣的大城市好一些,東華書社無論是在當地有印刷點也好,和當地的書社合作了也好。單行本都是在當地生產出來的,所以進度慢於報紙,卻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真正辛苦的還是那些小城居民,若是追這篇,進度可就慢得多了。從附近大城將運過來花時間就不說了,更讓人生氣的是,這些大城往往在這種事上很磨嘰。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就是結束了才將全套一次性送過去。
這對於不愛追文的讀者來說很友好,但對於天天等更新的追文黨就是煎熬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很多小城讀者自發地向最近的大城郵購。甚至因為郵費頗貴,開展除了集體購買的業務。
簡而言之就是書迷聚在一起集體雇傭一個人乘船坐車去大城購買,這樣一來成本就是來往運費,以及雇傭彆人的工錢了。平攤一下,相比起郵費,似乎還要劃得來一些。
這件事後來上了一些報紙的新聞板塊,傳為業內佳話之一想必將來這也會成為一個典故,流傳後世。這樣一想,自己也成了活傳說了呢連翹了解到這一點的時候頗為沾沾自喜。
鴛鴦蝴蝶劍的火熱其實隻是說明一個道理而已,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武俠是華夏人的浪漫,也是成年人的童話。在現代時能夠打動讀者,這是有文化基因上麵的原因的。現在換成是這個時代,也是沒有問題的。
在此之前雖然已經有了武打,但是武打隻是強調武功而已,對於俠的精神刻畫不深。雖然也能憑借其對於武功的想想打動人,但在連翹看來,始終是差那麼一層意思的。
如果沒有她,沒有鴛鴦蝴蝶劍,這層薄如窗戶紙的意思應該也會被捅破,隻是捅破的時間,再推遲個兩代人,那也是很正常的。
武功讓大家著迷,就如同科幻迷著迷於科幻中宏大的想象力一樣。但是一篇科幻如果僅僅隻有關於科技關於未來的想象,這其實隻是一種淺嘗輒止的刺激。好的科幻往往包含著作者自身獨特的思考,包含了足夠深刻的人文內涵。
在這一點上武俠也是如此,隻有武功是不夠的,加上一些思考和足夠激勵人的精神,這才是這類真正做大做強的路。
此前的武打也被不少書評家評論,不知所雲十分鄙陋。主要原因是因為武打沒有一個足夠偉光正的主旨,甚至沒有主旨,行文結構鬆散,人物往往沒有足夠的理由就打作一團,讓人摸不著頭腦。
讀者雖然多,但和頂級的主流還是有差距的。
然而鴛鴦蝴蝶劍一出,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急速膨脹的讀者群讓武打作者看到了麵前的一片藍海,之前的成績做不到如此,並不是這類的前途隻在這裡,隻是他們沒有找到突破的方向而已。
與此同時,讀者喜歡上了鴛鴦蝴蝶劍之後就會迫不及待地尋找類似的看,找來找去也隻有舊派的武打。不看,沒書看,看,又覺得沒意思。還是地下作者們手腳最快,小型書商一約稿,他們就寫出同人,或者仿寫作品來了。
連翹的叫鴛鴦蝴蝶劍,他們的就能叫明月清風刀、鴛鴦箭、蝴蝶飛刀,甚至更直白,鴛鴦蝴蝶劍aat前傳aa、鴛鴦蝴蝶劍aat外傳aa等等,一時之間占據了書鋪好大一塊地方,還都賣的不錯
弄得許多作者趕緊紛紛學習,研讀鴛鴦蝴蝶劍,然後匆匆連載新,題材當然就是武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