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等到人漸漸散了,宋誌平和白明星同路其實是兩人都要去拜訪同一位前輩,所以才同行的。又因為宴會坐了半天,有些腰酸背痛,便打定主意一路散步過去,反正也很近。
兩人在路上接著聊起喬璉,主要是剛才宴會上一陣白明星懟人很爽,也算是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了。但是宴會的氣氛也因此尷尬起來了,雖然有人在中間給台階下,好像是糊弄過去了,實際上不是的。
今天這場宴會散的這樣早,就是證明。
兩個人其實對喬璉都很有興趣,可是剛才的情況也沒有機會再說什麼了。這個時候並肩散步,正是聊天的好機會。
“這幾年京城這邊也是越來越陳腐了我現在有些明白你當初說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了。”白明星歎了一回。
宋誌平私下裡經常對自己幾個私交好的同行朋友說起關於京城業的擔憂相比起南方,蘇州那邊、廣州那邊的開放,甚至是相比益州那邊的積極改革,太原那邊的風格獨特,京城已經喪失了很大一部分競爭力了。
特彆是在守舊這個問題上,格外突出
和蘇州、廣州這樣沿海通商,工商業發達的城市相比,這個古老帝國的都城守舊是肯定的。另外,就是和益州等內陸城市相比,守舊也太顯眼了這些城市或許和京城半斤八兩,可是京城是什麼地方帝國都城、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坐擁隻比蘇州稍弱的市場,實際上京城人不少人覺得自家的市場並不輸於蘇州。
這樣的京城,和那些遠不如自己的城市半斤八兩,這已經是一種極大的失敗了。
白明星當初雖然對京城業的這個問題有一些感覺,但是體會不深。主要是他是專注誌怪這個題材,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傳統的題材類型。這樣一來,很多業關於本身的進步,在他這裡就是了解淺薄,甚至根本不了解了。
而宋誌平就不一樣了,本就是晉商子弟,如今雖然沒有成為生意人,但是家族傳統使得他總是很擅長從全局性的、相關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對於京城逐漸全麵落後於江南,有一種洞若觀火的敏銳。
或許現在還不明顯,但是事情總有一天會進展到京城圈子裡的人都無法自欺欺人的地步。
具體的,看下一代新人就知道了。江南一帶有潛力,甚至潛力已經轉化為實力的新人作者一茬接著一茬。真正優秀的,十八九歲就能嶄露頭角,獲得業內矚目了。對於他們來說,二十歲之前不能做到出道,那麼基本上之後也就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成就了。
關於出道,北邊和南邊的定義是一樣的,都是指作者發表了一篇能帶來一定人氣的中長篇。很多人渾渾噩噩半輩子也不能從最底下一層殺上來,而江南地區要求有天資的年輕人早早就做到,不然也就說不上什麼人才了。
作者得到上升之路其實很像是考科舉,普通人的印象中當然是殿試最為榮耀,過了這一關就是天子門生,等著金殿傳臚、人生巔峰了。次之就是會試、鄉試、縣試一步步遞減。
在普通人眼裡,這個是隨著級彆降低而一步步降低的。
但在廣大讀書人內部卻不是這樣的,他們最看重的是鄉試,也就是考舉人。
讀書人進學就像是作者入行,隻要會寫字誰都可以,門檻低的令人發指。而考取秀才就需要一些實力了,一輩子老童生,連個秀才都沒有撈著的人多著呢這就好比由入門再到能夠通過養家糊口的作者,不管他們的成就高低,總之是能夠以此為業了。
所有人以為由小粉紅一舉跳到神級作者最難,這就好比修道成仙中的度劫,過了這關就是神。但是多少人就是過不了這關,最終隻能一生做個凡人。就像考科舉,反而是最後一兩關難關。
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科舉考試最難,大家最看重的就是鄉試。隻要考過鄉試,那就是舉人老爺了,按照科舉考試的相關規定,舉人至少能夠做到名下的天地不納賦稅,而且還有了做官的資格。
做官先不提,很多進士還輪不上空缺呢舉人做官,要麼就是上頭有人,要麼就是手上有錢,有很多很多的錢,不然是不用想的。
隻說名下土地不收稅,這就夠讓很多人來投獻了再加上一些本地士紳的資助,這輩子至少是富貴無憂。古人所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做到舉人就知道確實沒有騙人。
考舉人是生死之戰,自然要緊,而且從錄取率來說也遠遠比考秀才、考進士來的低。所以很多人考舉人時行為舉止失常,到了考進士的時候倒是正常很多。
業也是一樣的,這一道出道的關口就和考舉人仿佛過了這一關,稱得上出道的作者,這輩子也就不必憂慮了。
說起來,老派一些的作者還保持著老一輩的思想。那時候業入行的人不多,凡是進來的,隻要不太差都能混到出道。所以在老一輩人那裡,連出道都不能的人稱不上同行
聽到白明星坦誠這些,宋誌平也十分無奈“這些事情看到的人太少,而少有看到的人又不願意說能看到這些的往往都是有些見識的,混的也不錯,誰願意為了出這個頭得罪人”
說到這裡的時候宋誌平苦笑了一下“其實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不然我也不會隻是私底下發發牢騷,應該大聲宣揚、四處奔走才是。”
這確實得罪人,畢竟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家藥丸。宋誌平是一個很會做人的人,這些人交遊廣闊,朋友遍天下,四處都能有人情和利益關係。平常為人處世都會注意的,何況這種事。
白明星知道他這個缺點,但並不覺得有什麼,人都是自私的,會這麼選無可厚非隻是搖著頭道“你我是知道的,辛苦的很,因為你心底裡還是想要京城圈子裡越來越好。不然索性沒心沒肺,也就不必要左右為難了。”
人都是有偏向的,京城業的整體利益離白明星實在是太遠了,而現實生活中宋誌平是他關係很好的朋友,他當然是站在宋誌平的角度說話,替他開脫。
有這樣的安慰,宋誌平確實要好一些。兩人繼續並肩往那位前輩家去,這時候正是下午最悠閒的時候,路上沒有行色匆匆的行人,路邊的果樹輕輕晃動著枝葉,有的小攤子後麵,老板低頭打著瞌睡。
就是這個時候,宋誌平低低歎了一口氣,從袖口裡抽出最新一期的玉衡報。展開來,最好的位置赫然是丁香傳的連載。眼睛盯著丁香傳三個大字,有看向後麵稍小的喬璉二字
“明星,你知不知,有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凡人物,能做出改變很多事情的大事業隻要我願意,在我們的領域內,沒有我不能解決的事情。”
宋誌平這樣說,白明星隻是很自然接道“本就是這樣的,你如今是什麼地位站在你這個位置上,做事情在容易不過了。更何況看看你當初做的事情,縱橫捭闔,甚至擺平了那麼多的書社,最後做出了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多少人就是受你激勵入行的”
“不,不是這樣的。”宋誌平很自然地否定“我是想說,有的時候我又會覺得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才華、魄力等等都隻是普通的樣子我知道有些人又要說我說怪話了,但這就是我的真實想法了。”
“和最普通的人相比,我還算是不錯的,所以這些人看我就覺得看到了天才,覺得我是驚才絕羨的。但是我在這個行業裡,能夠看到無數的人來了又去了,才知道這個世界上天才是另一個樣子正像是彆人驚歎我可以做到的,我也驚歎著他們可以做到的”
“我知道真正的天才究竟可以突破到什麼地步我是說我知道我自己做不到那個。”
“沒有比這件事更令我覺得無望的了看,明明我是京城圈子裡的領頭羊,卻絕沒有那個氣魄指出這邊的問題所在,隻埋頭過日子就是了。我在想,若是換成是西湖客喬璉這樣的人物,是不是早就敢為人先了”
“所以無論是哪一方麵,其實我都隻是一個普通人。”
如果是連翹在這裡就可以很清楚地指出宋誌平的問題所在這個他人眼中應該自信爆表,代表著業最高位置之一的男人,其實普通的可怕。
他有才華,但是稱不上神跡,隻是正常人眼中優秀那個級彆。他性格呢,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可是要說對比那些各個時代留名的人物,那又是多有不足了。非要說的話,就是沒有明星氣場,沒辦法和普通庸人徹底分割開。
如果他真的是一個普通人,那倒是還好了,因為普通人是會樂安天命的,甚至不會察覺到自己的普通。但是宋誌平不是,他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更關鍵的是,從地位上看他並不是一個普通人。
所有人的人也都認為他不是一個普通人。
這種自我認知與外來認知的差異讓他經常處於困惑當中,如果沒有外來刺激的時候還能勉強維持,可是要是有外來的刺激,那就說不好了。
可是現在外來刺激產生了,無論是京城圈子隱隱若若的危機,還是從蘇州上京的喬璉她的作品不再是主攻蘇州了,而是在自己的地盤天天連載,那種壓力是不一樣的。
可以這樣說,前者讓他對自己之外是不是不凡,產生了疑惑。而後者,則衝擊了他最後一塊領土,讓他意識到自己在的問題上也離這個時代最優秀的那些人有差距。
當然了,讀者並不一定能夠意識到這個,但是他自己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到
“我日日看著那位的連載,知道我什麼感覺”沒有任何時候比這時候更明白自己沒什麼特彆的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