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滬海寶山區吳淞炮台遺址附近是相當荒涼的。
不但炮台周圍雜草叢生,少有人跡,就是寬闊的長江口,也鮮有船舶經過。
隻能偶爾看到若乾大型軍艦快速駛過。
至於與其一江之隔的浦東濱江岸線,方圓數裡地的範圍內,更是一片蒼蒼茫茫的荒郊野嶺。
這裡除了一個石頭碼頭勉強可以停泊漁船,到處都是平灘。
不過自然風貌倒是相當美麗的。
平攤下麵水草叢生,遍生蘆葦。
多有不知名的鳥兒躲在蘆葦蕩深處淺吟低唱,啁啾之聲不絕於耳。
還有一些美麗輕盈的大雁在其中低飛逡巡覓食。
枝葉搖動,水波蕩漾間,偶有野鴨從水草中撲棱棱飛出。
或是劈開水麵,一個猛子紮下去,再見時已經是遠處的一個黑點。
當靠近水邊,仔細點觀察,還會在蘆葦的倒影中看到穀粒大小的小魚在水裡戲遊,穿繞。
如果不是有人破壞了這裡的寧靜,在此地大興土木,挖溝壘土。
這裡大概率還會一直保持著這種狀況。
至於那些突然闖入這裡改變了一切的人,便是電影《李香蘭》的南下劇組。
導演野村芳太郎所製定的拍攝計劃是這樣的。
在此地,除了白天要拍攝1937年“八一三”事變,滬海淪陷前,本地漁民為避戰難,不得不攜家帶口,倉皇跑到滬海城裡的難民景象。
以及日本陸軍大隊追蹤而至,占據此處,隔江與滬海守軍展開激烈交戰的場麵之外。
到了夜晚,還需要拍攝一段鬆本慶子的重頭戲——她扮演的李香蘭為勞軍演唱的劇情。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情節不是虛構的。
而是來自於李香蘭的自傳裡,一段讓她記憶深刻的往事。
1937年,當時日本侵略者南下攻打滬海的時候,從軍艦運送來的一個日本陸軍大隊從吳淞口附近登陸上岸,並為了攻占吳淞口與滬海守軍隔江交戰。
由於一連打了兩天仍舊久攻不下,為了鼓舞士氣。
“滿映”的負責人接到日本軍部的命令,強行把李香蘭帶到前線陣地來做勞軍演出。
為了不暴露日方的陣地,李香蘭是壓著嗓門清唱的。
她表演的場所也很簡陋,就是距離戰壕不遠處,在荒野中用沙包堆砌其的一個簡易舞台。
當時除了天生的星光,隻有兩盞放置於腳下微弱的燈光可以照明,勉強讓士兵看到她。
不用說,按照日本軍部和“滿映”負責人的要求,李香蘭演唱的一定是鼓勵士兵士氣的歌曲。
但李香蘭也算是半個華夏人,以想到自己的養父母和華夏的同學、朋友,她就淚眼模糊。
唱到半途,竟然情不自禁唱起了日本的民謠,不由自主地表達出了思鄉與厭戰的情緒。
更沒想到的是,唱到後來,有不少日本士兵也都跟著她哼唱了起來。
但這樣的情景明顯是不利於戰爭中部隊士氣的。
於是,陸軍大隊的一個日軍大佐勃然大怒,憤而起身,當場就對李香蘭表示了憤慨和不滿。
可就在他凶神惡煞一樣,要和李香蘭動手為難的時候,卻因為動靜太大顯露了行跡。
結果滬海守軍發現了這邊的情形不對,從彼岸一下發射過來好幾發的炮彈,當場把這個大佐和許多士兵都炸死了。
倒是李香蘭幸運地毫發無損,不過她也因為這件事背上了害死日本大佐和日本士兵的罪責。
不但被日本軍部痛斥,也遭到了“滿映”高層的懲戒。
所以,為了在此地拍攝這些重要的鏡頭,以此反應出戰爭摧毀人性的罪惡。
劇組投入也是很大的。
美工組不但要花費時間在此搭建好一個包括四五個農家院在內的小漁村。
還需要煙火組的槍械師準備足夠的槍支彈藥,煙火師在演出現場做炮彈近距離爆炸的特效。
以及共同布置夜間隔江交戰雙方的槍火煙霧,預計埋完引線,炸點得好幾百個。
此外,劇組還通過合作方滬海製片廠,花錢請來了差不多有兩個營的群演,扮演日本士兵和滬海守軍。
再加上劇組二百名以上的工作人員,林林總總加起來能有一千三百多人,算是相當大的場麵了。
但也需要交代清楚的是,就因為是在野外工作,而且這個年代是共和國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
這裡的拍攝條件相當落後且艱苦,無論是物質供給還是運輸條件都達不到。
說白了,屬於有錢都買不到東西的程度,以至於出現了許多本來不應該出現的拍攝障礙。
比方說,原本日方工作人員帶來的發電機壞了。
而他們需要中方幫忙提供一台發電機,卻遲遲到不了位,那夜戲和黃昏陰天的戲就沒法拍。
再加上此地是滬海遠郊,距離市區賓館較遠,每天開車來回就需要兩個多小時,又都是野地,運送點什麼東西過來都不易。
所以這一切都讓拍攝進度耽擱了下來,無論中方日方,許多人都在為這個大場麵的拍攝感到焦慮和著急,可以說士氣嚴重不足。
像導演野村芳太郎,儘管這老爺子發愁著急的主要是沒有電的問題。
但其實他的身體才是影響拍攝最大的隱患。
這老頭自從1985年拍完《危險女人》後,就患上了心血管疾病,需要每天定時吃藥。
再加上年歲確實大了,身體也經不起高強度的工作,還需有相對安靜的環境才能好好休息。所以這種野外的工作環境對他的健康,是直接構成了嚴重威脅。
他要是真累趴下了,或是氣病了,那一切全完,這部電影還怎麼拍啊?
而日方的槍械師和煙火師,也為滬海電影製片廠所提供的“槍支彈藥”大感頭疼。
儘管這批道具數量上較多,有數百隻,但質量和類型卻沒法讓人滿意。
許多槍支都是木頭槍,就是簡單刷了層黑漆的玩意。
而且居然還有一批與曆史背景不符的蘇製ak47,和柯爾特左輪手槍。
這些東西根本不能出現在近鏡頭裡,否則就會穿幫。
隻能用於湊數,在拍攝大全景時或是讓人在離鏡頭遠的地方使用。
真的能排上用場的,也就是機槍數挺,上百隻三八式卡賓槍,毛瑟駁殼槍和王八盒子幾十隻,還有軍刀十幾把而已。
這在劇組日方道具師們的眼中,簡直就像開玩笑一樣。
於是日本的槍械師和煙火時就跟滬海製片廠負責對接道具的人起了爭執。
其實也難怪,還彆看日本的鹹蛋超人打小怪獸的短劇,向來以粗製濫造出名。
但在大河劇和戰爭題材上,日本人那是真的下功夫去考究,也舍得花錢。
何況拍的又是反戰題材。人家是要通過這部電影自省和表達侵華戰爭罪惡的。
這是再嚴肅不過的事了,怎麼可能願意拍成神劇?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些東西也確實已經是滬海製片廠壓箱底的玩意了。
沒轍啊,國內當前的大環境下,電影廠實在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