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宮廷歲月134_宮廷悠遊歲月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宮廷悠遊歲月 > 第 134 章 宮廷歲月134

第 134 章 宮廷歲月134(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清明既過,至於穀雨,天氣就算真正有些熱了。但這種熱相比起真正夏日的熱,隻能說差得遠了。即使是在後世,也不到開空調的程度,更彆提夜裡氣溫轉低,被子依舊不算薄呢。

不過,衣服顏色越來越鮮豔,而且材質都換成紗、羅一類,倒是很有夏天的意思了。素娥對下向來大方,也早早賜了衣料下去,讓宮女自己縫製衣服宮裡當然也會每季發新衣,但份例上的東西總不會有太好的品質,更不足用就是了。

“順儀宮裡的侍女算是真正穿的用心的了”才人宋覺真瞧過玉殿上下侍女穿上的新衣,說道“各殿若不是得寵的侍女,哪能穿的這般精致偏順儀這裡,人人都是這般的。再有,一些得寵的娘娘那兒,也不限宮娥穿戴。得寵就是有心氣些,也不擔心侍女更奪目,搶了風頭。”

“可這樣的,往往叫底下人放肆了些,眼花繚亂是有了,並不見得有氣度。順儀這裡不同,這些宮娥們穿的鮮豔,卻因著顏色配的極好,不顯得輕浮,這樣沉靜氣度就有了,叫人覺得有涵養,正該時宮裡人的樣兒。”

宋覺真這番話當然是有些奉承意思的,但說的也是真話。素娥身邊這些宮女,大約是受她審美影響,搭配顏色上都不差,喜好更是少有以繁為主的。這般搭配下來,就很有素娥的風格,至少看著不亂,這在宮女中就算比較高的品味了。

哪怕貴人瞧著,也覺得她們這樣很好。

“也不見得多好,不過是宋姐姐偏我,這才順帶高看了她們”素娥謙虛了一句,才道“宋姐姐嘗嘗今年的新茶吧這時候新茶不稀罕,但拿茶迎客也是習俗。”

隨著新茶運抵京城的時間越來越重,穀雨這會兒宮裡的新茶就不算少了,至少名目上的貴人們都有份例。

宋覺真飲一口茶,便讚歎道“順儀這兒的茶果然比彆處更好些官家說過的,順儀愛茶、懂茶,就連點心果子也嘗嘗用茶來製,特意叫每年最好的新茶都有順儀一份這樣茶香悠遠,回甘清澈的新茶,反正我今年還沒嘗過。”

“我哪裡愛茶、懂茶了,愛拿茶做點心不過是好吃而已。”素娥這是真心話,但奈何信的人不多,隻當她是在謙虛。

“若真說茶本身,我其實品不出多少好歹。最差的、最好的倒是容易區分,可差的不多的,實在不知怎麼說。我還同官家說過,那些最上等的白茶與我,著實是可惜了。”

素娥的味覺算靈敏,問題是,她的口味習慣隨了上輩子,所以品味這時的各樣茶時,就很容易出現評價上的偏差。她覺得好的,不見得是這個時候的最好,她覺得沒那麼好的,或許在此時就能得到極高的評價。

“有什麼可惜的”宋覺真笑著搖搖頭“便是最好的茶給順儀,也沒有什麼可惜之說以順儀的尊貴,難道還配不得一杯茶麼”

這話其實讓素娥有些不習慣,因為宋覺真並不是出於人比物貴的觀念說出這話的。她

說這話,完全是封建式的,出於地位尊卑的考量素娥如今已經是正二品的嬪了,地位高貴,所以她哪怕毫無品味,吃不出一盞茶的好壞,也不存在浪費好茶的意思。

甚至那些彆人想也想不到的好茶水,她沒喝,就拿來澆花了,那也是她的事兒,談不到浪費。

當然,這樣不習慣的話,素娥在這個時代聽了太多了,所以也隻是神情不變道“倒不是為那個對了宋姐姐今日來我這兒,可有什麼緣故就隻是為了說說話麼”

在和素娥比較熟的一些後妃中,宋覺真算是不那麼親近的。她平常也時不時來拜訪,不過素娥有一種感覺,她今天應該是有事說的平常她雖然也會奉承素娥一二,但像今天這樣直白,這樣多地說,還是不多見。

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素娥也不是不懂這個道理。

“這”宋覺真也不是求人的性格,雖然和素娥一直走得近,有些討好的意思,可一開始還是因為性情上算合得來。一直以來大家交往,更多還是抱團取暖,並沒有要通過素娥得到額外的東西的意思。

猶豫了一下,宋覺真才說道“說來,我這回來尋順儀,也不是為了自己的事兒。原是彆人托我向順儀說項順儀應當知道,官家打算帶著宮廷和朝廷去西京呆一段時間。這要是去西京,就不是人人都能去的。”

說到後麵,宋覺真也放開了,左右不是自己的事,素娥這邊答應了固然好,不答應她到時候也隻是照實了說說到底,她就是個傳話的而已。

不必宋覺真將話說完,素娥就完全明白她的意思了。郭敞要帶著宮廷和朝廷去洛陽呆一段時間,後宮不是所有人都能跟著去,到時候誰去誰不去就是有說法的了此時如同舊唐一般,實行的是複都製,即除了一個都城外,還有其他陪都。

這說起來,和遊牧民族的四時捺缽還是挺像的,隻不過遊牧民族的四時捺缽有加強統治的必要,也有供養和遊牧的剛需,所以執行的很實在。而複都製,大多數時候就是個擺設,所以曆史書上都不會提及太多。

增設陪都,可以加強對某一地區的統治,但這更像是中央的美好想象,不能說完全沒用,隻能說用處不大。

就比如說明朝時期設南京為陪都,南京作為陪都已經是最有實權的陪都之一了他本來就作為明朝的首都很長時間,經濟實力還格外強,遷都之後這裡也有全套的領導班子,甚至連軍權都有如此安排,一則是為天子守國門留一條後路,畢竟北京頂在對抗遊牧民族的前線,本身是極其危險的。實在不行,還可以依托南京迅速建立一個南方朝廷。

曆史上原本就該是這樣,朝廷也有這方麵的討論,隻不過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不願意,選擇了煤山上吊而失去成年君主,隻剩下太子,太子的號召力遠不如皇帝,這也是造成了南方小朝廷混亂的原因之一,之後很多事也就不成了。

甚至更早的時候,土木堡之變,導致遊牧民族南下,當時是打北

京保衛戰,還是南下南京,也是有爭執的。隻不過是最後選擇了保衛北京但由此也知道,南京一直是一道保險,一道最後不得已之下的一重保險。

二則,設立南京做陪都,給予那麼齊全的設置,也是轄製東南。明朝那會兒南方已經徹底完成了開發,華夏的經濟重心難移完成,江南可以說是全國最有錢,最能掙錢的地方,國家財賦多數都要從這裡出的

富得流油的地方如果缺乏轄製,在古代的監察手段下,腐敗隻能說是最微不足道的問題之一。在明朝中央政府的設計中,有了南京直接轄製東南,大約東南那邊還能收斂一些然而,這種就也隻能是美好的想象了。

對明史稍有些了解的都該知道,明朝東南出過多少問題。不是太窮引發的問題,而是太富了

大燕的陪都還沒有明朝南京的實權呢,所以更是擺設這甚至不同於舊唐,舊唐總共有五京,分彆是西京鳳翔府,南京成都府,中京京兆府,東京河南府和北京太原府。除了實際上的都城,中京京兆府,也就是長安,好歹陪都中有一個東京河南府即洛陽是有實際用途的。

且不說,唐朝有不少皇帝本來就呆洛陽比較多。就說正常情況下,普通皇帝也是要時不時跑一趟洛陽的。主要原因是,那時的長安已經養不起一個人口百萬的都城了長安周邊就近糧食等必需品是做不到的,而要運輸的話,運輸條件又不夠好。

皇帝帶著後宮和朝廷去洛陽,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就食洛陽。

可彆小看後宮和朝廷,這些人口加起來本就不少,還都是高消費人群。再算上他們一走,他們的家人、仆從也要走不少,對減輕長安的糧食供應負擔真是大有裨益。

洛陽在舊唐是東京,因為其相對於正經都城,他在東邊。不過在本朝,他又成了西京也就是說,宋覺真說的去西京,其實就是去洛陽。

大燕的皇帝幾乎不去陪都,最多就是巡幸時駕臨。而要說幾個陪都裡,哪裡還多去了幾次,大約就是西京河南府,即洛陽。

去洛陽的原因說起來很簡單,一則洛陽離京兆府比較近,後宮和朝廷一整個過去也相對容易。二則,洛陽那邊有上陽宮在,實在是一個度假的好所在洛陽在舊唐時主要有兩宮,即紫微宮和上陽宮。

其中紫微宮更像是建立在洛陽的又一個皇宮,政治屬性強。而上陽宮就屬於是離宮,皇家園林的屬性更強,呆在那邊也比較放鬆。

在唐末至大燕的這段混亂曆史中,紫微宮因為戰亂被焚毀地差不多了,倒是上陽宮雖有荒廢,卻保留相對平整。說起來,郭敞的父親還正經考慮過遷都洛陽,所以在郭敞祖父修繕的基礎上,進一步恢複了上陽宮。

雖然此時的上陽宮已經不能和舊唐時相比,畢竟皇帝去不了幾次,但作為皇家園林,這已經是大燕規模最大的離宮了。



最新小说: 和男主交換係統後,我撩完就跑 帶著各種修改器穿越 穿書後我靠預言異能逆襲了 頂級向導和她的瘋批哨兵們 教祖傑重生後把摯友創瘋了 孤獨熱吻 重回1985之長姐風華 現在是說謊環節 鬥羅:龍王之霍雨浩活在萬年後 折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