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上的傳令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旗幟傳令!
二是金鼓和號角傳令!
三是傳令兵傳令!
這三種不管哪一種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旗幟傳令受限於視線、距離和天氣,金鼓和號角傳令受限於傳達的指令有限,傳令兵傳令受限於效率。
這些傳令方式對於瞬息萬變的戰場來說,很容易延誤戰機。
所以,林蕭給自己的軍隊弄出了一個獨特的傳令方式,那便是長短不一的聲音!
這聲音可以通過號角傳出,也可以通過戰鼓,主要就是那長短不一的節奏,通過那些長短的聲音組成一個個數字,然後變成具體的命令,其實就是摩斯碼!
林蕭當初之所以開設講武堂,除了培訓軍官外,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教授軍官這個摩斯碼!
在林蕭麾下的軍隊中,如今有個硬性規定,凡是都頭以上的軍官,要麼把摩斯碼背得滾瓜爛熟,要麼身邊必須有一個懂摩斯碼的副手,這也是為什麼林蕭當初要求軍官必須識字的最主要原因。
這個摩斯碼的教授,從林蕭當初在平江縣組建鄉兵營的時候就開始了,這麼多年下來,這套傳令係統在林蕭麾下的軍隊中已經成熟。
通過號角傳遞摩斯碼,然後變成具體的命令,既能傳遞很遠,也能避免現在軍中各種傳令方式的局限性,極大的提高了傳令效率!
這也是為什麼陳安一聽到號角聲後,立馬就知道了命令的原因!
當然,右武衛軍中的這套摩斯碼跟現代的還是有很大不同,它要更簡單粗暴些,也更適合右武衛這些粗糙武夫,算是林蕭弄出的古代版。
或者說,就算讓林蕭弄出原版摩斯碼他也弄不出來,因為他根本就不記得原版是怎樣的,這就是他瞎搗鼓出來的!
不過不管怎樣,好用就行!
沒看到陳安聽到號角後,立馬就做出行動了麼?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戰車營也正好在軍陣的最左端,他們一行動後,很快就橫插到了左邊那支支援而來的契戎騎兵側前方。
並且,戰車營還發出了攻擊!
“嗖嗖嗖!!!”
漫天淒厲的破空聲再起,天地呼嘯,近六百根粗弩飛射向了那支契戎騎兵,那支契戎騎兵的先頭部隊猛遭重擊,一片人仰馬翻,倒地慘叫。
不過那支契戎騎兵是為了支援契戎中軍而來的,情況緊急,根本沒有一絲停歇,後麵的騎兵直接從前麵倒地的同伴身上踩過,凶悍地繼續朝前麵奔行,並且朝戰車營開始射箭反擊。
戰車營雖然厲害,但它跟步軍軍陣不一樣,很難阻擋住衝鋒的騎兵。
所以,陳安看到這一幕後,並沒有去硬擋,而是命令戰車營向右奔行!
這樣一來,戰車營就奔行在契戎騎兵的前麵了,對麵就是迎麵奔來的契戎中軍。
這個時候,一邊奔行,陳安又命令戰車營向後麵發射床弩。
戰車營的車尾此時正對著後麵的契戎援兵,很是方便射擊,而且戰車的速度很快,後麵的契戎騎兵一時也追不上,再加上床弩射距要比弓箭遠許多,直接就被戰車營遛著打。
那模樣,敵進我退,一邊奔行,一邊射擊,頗有些遊擊的意味!
“校尉高明啊!侯爺在講武堂講的遊擊戰都被您運用到這了,這下契戎騎兵在我們麵前就隻有挨打的份了!”
滿地奔行的戰車群前麵,一輛戰車上,一名軍官朝陳安狠狠豎了個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