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堤壩能發揮百分之七十的效能,亦或者氣象台預報的時候,分管領導能給予高度重視,最起碼不會出現死亡吧。
歸根結底,還是基層乾部的黨性不高,甚至有腐敗問題摻雜其中,通過這次天災暴露了出來,也確實引人深思啊。
縣裡的一貫風格,不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是捂著、瞞著。
就比如說這次的死亡人數,各大媒體都沒有得到準確數字,就連林初年救人,都做了低調處理。
為什麼?
還不是因為縣裡不想讓太多人知道,這一等級的洪災,縣政府都沒有妥善預防和安置的能力?
想到這裡,宋錦笑著點了點頭,對林初年的印象更深刻了。
如果一開始,她隻是感謝林初年救了兒子董宇鋒,現在則是意識到,林初年是個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
所以在林初年回答完畢後,宋錦表示“很好,這份見解很難得,果然名校就是不一樣。初年啊,你有沒有興趣把這份理論想法應用於實踐啊?”
有啊!
我大老遠跑來,不就是為了這麼個機會麼?
即便內心已經在呐喊了,表麵上林初年還是很含蓄的“宋姐,您就彆笑話我了,老話不是說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洪水把學校都淹了,重建硬件都費時費力,更不要說這些軟件了!”
宋錦笑了笑,沒有繼續深入討論下去,而是看了下表“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就到中午了,我去給你們做點吃的。”
林初年馬上站了起來“宋姐,我來吧,之前在家也都是我下廚的。”
“你連這都會啊?”
宋錦有些意外。
現在的孩子,哄著捧著還來不及,尤其是男孩子,會做飯做家務的還真不多了。遠的不說,兒子董宇鋒也不小了,但在公婆家,依舊一直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
“您就看會兒電視,我一會就弄好了。”
這樣的表現機會,林初年說啥也不能錯過了。
前世,為了哄陳茵開心,林初年不光全包了家務,更是從沒讓陳茵下過廚房。
這些活,林初年是真的拿手!
“那行,宇鋒啊,你去給林老師打個下手,以後媽媽不在家,你就跟林老師一起在家吃,外麵那些小攤不衛生,不許碰聽到沒?”
宋錦剛才還和顏悅色的,麵對兒子董宇鋒立馬又板起臉來。董宇鋒不滿的走到廚房,衝著林初年撇了撇嘴“我媽就是這麼專政!”
林初年無奈一笑。
臭小子,你就知足吧,有這麼個媽,你少奮鬥多少年啊!
冰箱裡食材倒是不少,林初年先蒸上米飯,又拿出了蒜薹和蘑菇,讓董宇鋒洗淨收拾好。
林初年則是收拾盆裡的鱸魚,半小時的功夫。
三菜一湯,就上來了。
清蒸鱸魚、蒜薹炒肉、素炒平菇、還有個西紅柿蛋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