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玉吸收了兵法之道領悟出了人即中心的道義。他為了支撐起自己的信念,決定以兵道為骨乾搭建體係。
由於九號礦區的帶兵經驗與兵學院的理論完美融合,使得秦子玉的帶兵本領有了係統架構,剔除糟粕之後,剩下的就是精華了。
框梁既立,剩下的就是不斷的海納百川,充實自己的體係。
秦子玉不斷吸收老師和同學的理論精華,用於鞏固自身的帶兵理念,豐滿自己的框架建築。他似乎看到了元鼎虛影,上麵還有古老的文字。他的所有元果,都在元鼎的四周若隱若現。
秦子玉吸收完老師陳慶之傳授的兵道精華之後並沒有停止修煉,而是提煉同班同學的理論,從而取長補短。
從趙勝的身上,他學到了家的傳承,學到了為我所用即可,無需心悅誠服的理論。自己沒有人格魅力沒有關係,隻要家族強大,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揮灑本錢,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從頭再來。
因為輸得起,所以敢打敢拚;因為不缺再來一次的機會,所以敢大膽試錯;因為有靠山,所以不會一犯錯誤就萬劫不複。機會多多,那就瘋狂試錯。
從趙勝的身上,秦子玉學到了吞並八荒的膽氣,無所畏懼的勇氣,永不言敗的傲氣以及勇往直前的誌氣。即便是沒有後台又怎樣,跌倒了,隻要一息尚存,都可以重新開始。隻要沒有輸光,那就繼續打拚。
對於孔方的仁道理論,秦子玉茅塞頓開。他認為世間所有的人,必須要優先考慮自己人。有餘力的情況下,才考慮其他人。絕對不是為了照顧外人的利益而委屈自己。這是立場,絕對不能鬆動,更不能歪。
照顧了外人,他們也不一定感恩。反倒是自己人受了委屈,有一定的概率分道揚鑣,以至於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所以愛憎分明,不以人世間的公義為準。把善良給予敵人,哪怕對方是公認的君子,也是對自己人的殘忍,也會損傷自己的利益。
從孔方的身上,秦子玉學到了立場決定態度。這是仁道的根本,也是團結自己人的最佳策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樣的立場雖說過於偏執,卻也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產生恐懼,從而改變立場變成自己人。
倘若委屈自己人討好外人,無異於告訴外人可以肆無忌憚的跟自己人作對,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是讓自己人離心離德,變成一盤散沙。
一直以來都是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意思是說你不肯支持我,我也不會給你爭取利益。即便是有能力給,也不會給。畢竟資敵的後果很嚴重,誰也不願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秦子玉學到了,怪不得即便是那些聲名狼藉的人,隻要達到一定的境界,都可以與美名遠揚的人並駕齊驅。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帶給了一些人利益,獲得了大量的追隨者,從而組織起了一個群體,自己的理念也有了立足之地。他們的所作所為,對於追隨者來說就是仁道。
立場不同,利益訴求也就不相同,大仁大義是仁道,小恩小惠也是仁道。
這並沒有脫離仁道的範疇,隻不過他們是損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從而滿足了一小部分人的需求。這種仁道雖說狹隘,卻也不失本心,不傷本質。
英雄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兼顧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這是大仁大義。
小人之所以長戚戚,是因為他們隻願意照顧少數人的利益,是小道。可是少數人依舊是人,依舊有資格謀取利益,故而小道也是道,走的人雖少,也有機會走通,從而以殊途同歸的姿態與大道並肩。
秦子玉總算是明白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沒有足夠的實力,就沒有辦法兼顧大多數人的利益。故而帶兵的人,需要做到愛兵如子,才能增加隊伍的凝聚力。唯有走到一定的位置,才能兼顧旁人的利益。倘若主次不分,就會自食惡果。
秦子玉終於明白了,仁道不允許有親疏之彆,人卻必須要有親疏之彆,才能堅定立場和信念。善待自己人,是一個人的基本屬性。
秦子玉終於懂了,原來大義滅親,並不是普通人向往的傷害親人,而是讓親人恰到好處的脫離公眾視野。那個犯了錯誤的形象必須要嚴懲不貸,給世人一個交代,卻沒有人會不依不饒的要求驗明正身。
至於所謂的驗明正身,其實就是告訴一世人,事情已經有了結果,就沒有必要繼續關注了。誰若是繼續糾纏,就該考慮後果了。
秦子玉終於懂了,原來世間偽君子層出不窮,皆是因為他們可以維護仁道,卻不願意真正犧牲自己的利益和親人的利益。對大多數人要有仁道,對親人也得講仁道。偽君子信奉仁道,卻不會為仁道獻身,這就是本質區彆。
秦子玉終於懂了,屁股決定腦袋。他可以以身作則的弘揚仁道,卻不會為了仁道就損害自己人的利益。在能力不足之時,隻能優先保證自己人的利益。倘若能力夠了,也隻需要把更多的人變成自己人,從而擴大照顧的群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當照顧的人達到一定的比例,就能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了。不是自己人,就不能認可其利益訴求。至於那些人的利益,自然有與之誌同道合者去爭取和維護,千萬不要越俎代庖。
秦子玉深知,人世間從來都沒有兼顧所有人利益的策略,這就需要每個參與者僅從自身的群體角度表達利益訴求,絕非站在乞丐的立場上,卻擔憂富貴之家。
利益分配,其實是多個利益集團的互相妥協和讓步,最終形成一個平衡,從而衍生出對應的秩序。
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屁股坐在了某個位置上,心卻沒有跟上。
秦子玉覺得自己很幸運,當初他為了平南城的利益堅決鬥爭,最終成功的消滅了白家。手段雖說不夠光明正大,卻不會後悔。即便是有白家人罪不至死,大勢之下也隻能灰飛煙滅。
秦子玉終於悟了,原來所謂的修道入世,其實就是把自己的利益紮根於大多數人中間,使自己成為引領主流聲音的角色,從而成就大道。
有人說過人世間本來是沒有路的,走的人多了,那就是路。一開始僅僅是小路,往來的人們不斷的拓展平整,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條通天大道。
條條大路通帝都,是因為大多數人向往帝都,經過的人順手修了一下路,結果就是路越走越寬,走的人方便了,自然會選擇走捷徑。
這個時候路已經通天了,經過的人就沒有心思繼續修路了。長此以往,大路越走越難走,才會有人想著修補,可大多數人隻想快速通過,對那些想停下修路的人橫眉冷對。
畢竟堵塞交通,會傷害路人的利益。有大毅力者不屑蠅營狗苟,乾脆另辟蹊徑,隻要有人走,即便是通行能力差強人意,也可以慢慢的走通,逐步的擴大。
“原來兵道雖大,依舊有著拓展的空間,學無止境,拓展無極限。隻是人世間俊傑,大多數人隻是快馬加鞭的趕路,根本就沒有心思停下來修路。萬族學院的存在,就是為了組織精英拓展道路。雖說大道三千的格局已定,可是具體的每一條道路,都有著無限的拓展空間。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超越前人,唯有天賦異稟之人,才有機會修補一下。至於拓展道路,非大機緣大毅力者不可為之。”秦子玉沉吟道。
秦子玉悟了,似乎看到了兵道的拓展方向。仁道對兵道,有著明顯的排斥。
畢竟仁道講究與人為善,以德服人,尊重生命且通過談判對話解決問題。兵道直接是武力鎮壓,先把人控製到了談判桌前,再簽訂城下之盟。
秦子玉覺得單純的仁道或兵道,都不足以解決問題。唯有先以兵道掌握主動權,再用仁道化解其抗拒之心,從而變成自己人。
兵道有規則約束,才是大仁大義。
從來都沒有絕對的自由,規則秩序的存在,才能有效的保障自由。
秦子玉終於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兵道曆來就有投降不殺,禁止殺降的不成文規則,卻不反對鎮壓詐降。這也證明了仁道其實也是有底線的。
兵道的以力服人,融合仁道的以人為本,最終給了俘虜基本的生存保障。
秦子玉隱隱約約的有了明悟,自身的兵道也有了一顆種子。
先天元氣樹上,兵元果逐漸的凝實,與德元果並駕齊驅。
秦子玉的入品底蘊又增加了幾分,戰鬥力更是邁上了好幾個台階。
這一場修煉,對秦子玉來說其實是煉心之旅。作為熱血少年,他當然想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布道天下。可是天下芸芸眾生,皆是獨立的個體,皆有道。他想取人之道而代之,以一己之道通行天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為了落到實處,秦子玉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先用自己的道潛移默化的影響幾個書童。
喜歡帝山河少年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帝山河少年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