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當初這個門親事是太後一力促成的,而現在他們兩個人之間出了這麼大的問題,太後也不該袖手旁觀吧。
“蓁兒啊。”太後聽完之後,歎著氣說道“其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不能全怪劉驥,你也是有一定的責任的,況且,哪個男人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太後質問道。
太後的話,也讓葉蓁有些答不上話來。
因為太後說的不錯,她是愧對劉驥。
“沒錯,當初是哀家棒打鴛鴦,拆散了你和皇帝,可是你和皇帝到底也差了一輩,又差了不少歲數,而且你父親也不同意你和皇帝在一起,是他親自來找哀家說的,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在婚前生子,劉驥也不是不知情,不都忍耐了吧,這就證明他心裡是有你的,這件事,他隻是暫時過不去罷了,等時間久了也就好了,你和劉驥還有兩個孩子呢,你這動不動就鬨和離,也不像話,你年紀也不小了,不能在這麼任性了,哪怕是為了兩個孩子,也不能動了和離的心思啊。”太後勸道。
太後的意見很明顯,還是打算息事寧人。
這一點,葉蓁也算是看出來了。
說實話,葉蓁也挺失望的。
沒想到太後會這樣和稀泥,當初這親事是太後指婚的,其實她和劉驥的婚後生活,一直都是磕磕絆絆的,從前劉驥寵著她,這日子倒也能過的去,可如今,是真的過不下去了。
太後都把話說道這個份兒上了,葉蓁也知道太後是不打算管了。
她也就不在說什麼了。
“太後說的,臣婦都聽進去了,那臣婦就先告退了。”葉蓁也覺得多說無益,就打算離開。
葉蓁剛想走。
一個小宮女卻進來稟報“啟稟太後,寒王殿下在外求見。”
葉蓁聽到這話,頓時臉色大變。
彆說是葉蓁了,就是太後的臉色也變了。
誰都沒想到寒王竟然來了。
太後白了一眼這個宮女,這宮女也是才調過來不久的,而且年紀也不大,看樣子,應當是不知道這裡頭的事情。
其實太後對幾個皇子,真的不太怎麼召見。
還不如見謝景灝見得多。
可這寒王是個例外。
為什麼說寒王是例外呢,也許太後憐惜寒王自幼親娘不在身邊。
雖然他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可太後卻心存愧疚啊。
畢竟當年是她棒打鴛鴦,才導致寒王和葉蓁母子分離的。
所以這些皇子當中,太後最疼愛的就是寒王了。
而且寒王的年紀也不大,卻十分懂事,經常來給她請安,很多時候,都願意陪著她抄經書。
是個很懂事的孩子。
所以太後也就越發的喜歡寒王了。
於是這時不時的,寒王也就會來給她請安。
可是沒想到這一次竟然撞上了葉蓁。
說起來,葉蓁已經好幾年沒見到過寒王了。
過去的時候,每當她回京的時候,邕晟帝見她的時候,總會想方設法的帶著寒王一起。
為的就是讓她們母子見一麵,好慰藉一下她的思子之苦。
可隨著寒王的年紀越大,旁人倒是沒說什麼,但是撫養寒王的寧妃卻不樂意了。
寧妃是沒有子嗣的,在後宮裡的家世也顯赫,若不是沒有子嗣,隻怕如今也在四妃之一了。
她也是當初在東宮就跟著邕晟帝的妃子。
這邕晟帝登基之後,自然也就封了妃子。
之所以這麼多年都在妃位上,就是因為她無所出。
也正是因為寧妃無所出,所以邕晟帝和太後才決定把寒王給寧妃撫養。
這原本憑空得了個皇子,寧妃自然是喜不自勝了。
雖然寧妃知道寒王的身份,在這宮裡,但凡是有些資曆,有些地位的妃子,哪個人不曉得邕晟帝和葉蓁的那些事兒呢。
可是寧妃不在乎,這些年沒有子嗣依靠,大約是她最大的心結了。
而今能有個孩子,哪怕這個孩子是皇帝的私生子,那又如何,她也是願意的。
於氏寧妃就撫養了寒王。
要說寧妃對寒王,可是真的疼到了骨子裡,也是把寒王當做自己的親生孩子來疼愛的。
在她眼裡,寒王就是她的兒子,這葉蓁已經是和郡王妃了,不管怎麼說,這輩子終究不可能認下寒王了。
所以寧妃倒是也不太擔心,知道寒王到了五六歲上,有一次對寧妃說漏了嘴,寧妃才知道,這邕晟帝竟然私下裡帶著寒王去見葉蓁。
寧妃饒是性子溫和,但是對這件事也是無法容忍的。
這已經是原則性的問題了,而且也觸碰了她的底線了。
真的是過分至極,太欺負人了。
她一向都是平易近人的人,為了這件事,卻跟邕晟帝翻臉了。
她明確的對邕晟帝提出,如果讓她繼續撫養寒王,就再也不能讓他見到葉蓁。
否則的話,她寧可現在放棄寒王,不在父王寒王了。
雖然寧妃也舍不得和寒王的母子之情,畢竟撫養了六年,可是這也是長痛不如短痛的事情。
若是等寒王成年了,到時候隻能更痛苦罷了。
邕晟帝自知理虧,也就隻能答應了。
到了後來,邕晟帝雖然也讓葉蓁跟寒王見過幾次,可是卻也不敢再讓葉蓁對寒王說什麼了。
若是被寧妃知道了,這可真的了不得啊。
再到後來,寒王年紀大了,寧妃雖然沒在明確阻止過,可寒王即便見了葉蓁又如何,不過是叫一聲和郡王妃罷了。
這隻能是更加讓葉蓁心裡難受罷了。
說起來,葉蓁也五六年沒見到過寒王了。
此刻乍一聽寒王來了,頓時心都揪在一起了。
太後也看出葉蓁的緊張,這是自然了,不管怎麼說,總歸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這如何能不惦記呢。
比起葉蓁,太後也心疼寧妃啊,這二十年了,寧妃對寒王視如己出,疼愛有加,這孩子大了,自然不可能讓葉蓁來破壞。
“蓁兒啊,你先回避一下吧。”太後直接說道。
葉蓁滿臉不可置信的看著太後,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她真的是越來越不明白了,為何太後會變成這樣,為何對她這般絕情冷漠了呢。
她隻是想看看自己兒子,難道這也不行嗎?
“太後,讓我看看寒王吧。”葉蓁祈求道。
太後微微皺眉,神色更加的冷漠“蓁兒,你還不明白嗎?寒王是寧妃的兒子,你見得多了,不過徒增傷悲,對你和寒王都不好。”
“那我悄悄的在屏風後頭看看他行嗎?我已經好幾年沒見到他了。”葉蓁苦苦哀求道。
太後聽聞,終究點了點頭“你躲到屏風後頭去,不許出來,不許叫寒王看見你。”
葉蓁點了點頭,便起身走到了屏風後頭。
自然有宮女引著寒王走了進來。
寒王劉涵進了正殿,下跪道“孫兒給皇祖母請安。”
“好孩子,快起來。”太後笑著說道。
劉涵這才起身。
劉涵手中還捧著幾卷書本一樣的東西。
“你這手裡是什麼?”太後問道。
“是母妃抄寫的佛經,讓孫兒帶了來給皇祖母。”劉涵答道。
寧妃年紀也不小了,早在好些年前就不大得寵了,若不是家世在,並且膝下又有寒王,早就被拋諸腦後了。
因為恩寵不再了,寧妃也隨著太後一起禮佛。
知道太後信佛,並且對寒王關愛有加,每次寒王過來的時候,她都會奉上自己親手抄寫的佛經。
也算是在太後這裡儘儘孝心吧。
畢竟太後也不太輕易召見她們這些妃嬪,連陛下和皇後輕易都見不到太後呢。
更遑論是她們這些後妃了。
這到底也是寧妃的一片心意。
太後對寧妃的孝心也了然於心。
“你母妃有心了,你也是好孩子,讓人供奉到佛堂吧。”太後吩咐道。
自然有宮女上前接過了寒王手裡的佛經。
“你這怎麼想起來到哀家這裡來的,話說你也好些日子沒過來了吧。”太後佯裝不滿說道。
寒王笑了笑,忙說道“最近母妃身子不太舒服,染了風寒,孫兒一直在母妃跟前兒侍疾,不敢來叨擾皇祖母,怕過了病氣給皇祖母。”
“寧妃病了?”太後也有些驚訝,這寧妃的位分照理說也不低,若是有個什麼事兒,也都該知道才對。
起碼皇後應該知道啊,也可能是寧妃的性子太過於平和了。
這凡事都忍著不說罷了。
這都讓寒王在身邊侍疾了,想必也是病的不輕。
“如今早就大好了,皇祖母也知道母妃的性子,總是隱忍不發不肯說的,本來連孫兒也都瞞著的,也是孫兒審問了她身邊的侍女才得知的。”寒王提到寧妃的時候,真是母子情深的模樣。
其實從寒王走進殿中的那一刻,葉蓁的眸光就沒離開過寒王身上。
葉蓁看著寒王,眼淚忍不住簌簌落下。
在葉蓁看來,寒王跟她還是有幾分相像的。
起碼一眼就能看的出來,這是她的孩子。
尤其是寒王笑起來的樣子,眉眼間,和她十分相像。
這大概才是真的母子連心吧。
她看著寒王對寧妃這般的關心,一口一個母妃,葉蓁聽著,真的是心如刀絞。
可是她卻絲毫沒有辦法,畢竟寒王出生沒多久,她們母子就分開了。
寒王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葉蓁雙手緊緊的絞著帕子。
她的心裡真的是無限的煎熬和痛苦。
這自己的親生骨肉就在麵前,卻是不能相認。
這種痛苦,對她來說,真的是無窮無儘的折磨。
“寧妃為人和氣,而且也不爭聖寵,這宮裡難免有些奴才拜高踩低,哀家心裡有數,你且放心,哀家知道,你是個孝順孩子。”太後笑著說道。
太後也知道,寒王說這些,也是為寧妃罷了。
寧妃早就失寵於邕晟帝了,在這宮裡,沒有聖寵的女人,過的也是無比悲慘的。
也幸好寧妃家世不弱,否則的話,隻怕活的連的臉些的奴才都不如了。
有些話,寒王這個做兒子的自然沒法去找自己父皇說,可太後說就合適了。
寒王此番來,也不過是想要給寧妃討個恩典罷了。
其實太後知道邕晟帝對寧妃的心結在哪裡?
總歸還是生氣寧妃不肯讓葉蓁見寒王吧。
這其實也是沒道理的。
邕晟帝自己覺得虧欠葉蓁,卻是要讓寧妃陪著他一起還債,這真是太不講道理了。
寧妃堅決反對葉蓁和寒王見麵,並且把話說的十分絕情。
邕晟帝也沒法子,隻能妥協,可到底是徹底疏遠了寧妃。
在太後看來,寧妃還是有先見之明的,這寒王,可比邕晟帝靠得住多了。
起碼得到一個真正的兒子,比那虛無縹緲的寵愛可實在多了。
“你的心意哀家明白,放心吧。”太後安慰著說道。
“多謝皇祖母。”寒王感激不儘。
寒王一直陪著太後說話,但是多數都是在給寧妃說好話,到真是個孝順孩子。
葉蓁聽的心如刀絞,覺得自己的心都要裂開了。
這是她的兒子,卻是把彆的女人看做是親生母親,將她這個生母至於何地呢?
雖然她沒有撫養過寒王一天,可這不是她能左右的啊。
他們母子一出生就分離了,她也不願意如此啊。
葉蓁的眼淚止不住往下流,她此刻真的很想衝出去,告訴寒王他的身世。
自己才是她的母親,而那個寧妃,不過是個外人罷了。
可她到底還是忍住了,她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做。
方才已經對太後承諾了,不會出現在寒王麵前的。
她了解太後的性子,所以不會去觸這個黴頭的。
太後到底也是顧忌著葉蓁的心情的,真的怕寒王會把葉蓁刺激的太狠了,聊了一會兒,就尋了個由頭,說自己乏了,打發了寒王走了。
寒王走了之後,葉蓁才從屏風後頭走了出來。
她本來就哭了好久,此番臉色更是難看,慘白的沒有一絲血色。
太後看了,也難免觸動了惻隱之心,也是真的心疼了。
“蓁兒,你看開些,涵兒這孩子,他什麼都不知道,他一心都以為寧妃才是他親母妃,他是個孝順的好孩子,而且他這般的親近寧妃,你也應該欣慰才是,證明這麼多年,寧妃對他是真的好,從未虧待過才是啊。”太後安慰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