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嫡女之賴上攝政王!
275
其實若是在以前,邕晟帝也並沒有多麼在乎寧妃。
甚至對於寧妃的倔強,還十分的厭惡,可是自從葉蓁死後,他因為寒王的事情去見了寧妃一次。
因為寒王去吊唁,完全是寧妃勸慰的功勞,他倒是真的沒想到寧妃還能有這樣的心胸。
葉蓁生前算計寧妃,這本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可是寧妃卻沒有計較,讓寒王去吊唁,也算是圓了葉蓁生前最大的心願吧。
其實每個人都知道葉蓁生前最大的冤枉就是能和寒王相認吧。
這邕晟帝對葉蓁的愧疚,無處紓解,他不知道該對誰說,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負了葉蓁,才讓葉蓁走了絕路。
而寧妃的大度,剛好解了邕晟帝的愧疚之心,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二人的關係反倒是和睦起來了。
事情雖然是這樣的,邕晟帝這些日子一直去寧妃宮裡,很多時候都是聽寧妃說寒王的事情。
雖然寒王是在宮裡長大的不假,可是身為帝王的邕晟帝卻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經曆去關注一個孩子的成長的。
所以說他並沒有參與寒王的成長,這段時間,邕晟帝也是特彆的關注寒王,因為對葉蓁的愧疚,才會如此,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給寒王。
寧妃這般,也剛好對了邕晟帝的心思了。
所以這才是二人為何會相處融洽的原因。
如此相處下來,邕晟帝覺得寧妃的性子比之前柔婉了好多。
沒有過去那麼剛硬了,要說之前的相處,讓邕晟帝覺得很是厭煩,但是現在他好像和寧妃產生了共鳴,這就更加讓他願意去見寧妃。
其實寧妃早就容顏不在了,他很多時候也是去寧妃宮裡坐坐,和寧妃一起說說話用個膳。
所以對於邕晟帝來說,不想破壞和寧妃相處的融洽。
而且從內心深處,他也不信寧妃會做這樣的事情。
雖然這些年他和寧妃沒怎麼相處過,可到底寧妃也在他身邊侍奉過幾年,不得不說,寧妃的人品還是有保證的。
“父皇,你不信兒臣嗎?”密陽公主質問道“父王怎麼可以不相信兒臣呢?兒臣真的看到了,這個柳姨娘肯定是寧妃安插到皇兄身邊的人,肯定是寧妃謀害皇兄的,她就是想報複母後當年讓她小產,可是當初寧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懷了身孕,母後到哪裡知道去啊,即便是母後瞞著寧妃這件事,可那又如何呢?不管怎麼說,總歸她是生育不了子嗣了,那她知道不知道的又有什麼區彆呢?”密陽公主問道。
“你這是說的什麼話,當年的事情,怎麼說寧妃都是受害者,可是你卻說這樣的話,真是過分。”邕晟帝都忍不住替寧妃打抱不平。
“那她也不能謀害皇兄吧,皇兄是無辜的啊,當初她救下的人是我,她若是有什麼怨氣大可以對著我來,可為什麼要謀害皇兄呢?”密陽公主爭辯道。
“這一切都是你們的猜測,你們有證據嗎?你們憑什麼說是寧妃做的,就是因為寧妃和柳姨娘說過幾句話嗎?”
這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裡頭了。
趙皇後跟密陽公主一口咬定,而邕晟帝卻隻看證據。
“好了,朕沒時間跟你在這裡爭辯了,你皇兄的時候不多了,朕要去看他,你一個人在這兒吵吧。”邕晟帝說完,起身就離開了。
趙皇後此刻的心思也在太子身上,“密陽,先彆說這些了,證據慢慢找,可你皇兄等不及了,你皇兄見你父皇,還有很多事情籌謀,你就先彆打岔了。”
密陽公主聽了這話,隻覺得喉嚨處十分發緊,覺得難受不已,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一個將死之人,也不得不為活著的人謀算。
她在這件事上幫不上忙,可和不代表她不能去找寧妃算賬。
不管怎麼說,她先去寧妃這個賤人算賬。
密陽公主即可去了永寧宮。
密陽公主身邊的人自然了解自己主子啊,這可是個天不怕地不怕能惹事兒的主。
而此刻帝後都忙著,她連忙吩咐小丫鬟去通知楊璨,讓楊璨來救場。
這宮裡能治得住密陽公主,而且還肯幫忙的人也就唯有楊璨了。
楊璨和顧千凝還在東宮,此刻她們母女碰上這件事,也的確是有些進退兩難,不知道該不該離宮。
還是繼續留在這裡,其實留在這裡未必是好事兒。
帝後到的很快。
這次趙皇後再看到太子的時候,就發覺太子的更加惡化了。
精神更是萎靡不振了。
這人到了彌留之際,真是一科不如一刻啊。
趙皇後真是心如刀絞啊。
眼淚忍不住簌簌而落。
太子妃見到帝後親臨,自然下跪請安。
“不必多禮了。”邕晟帝擺擺手,這都到了這個時候了,誰還在乎這些虛禮呢。
如果可以的話,他隻希望太子能活著。
“太子,你覺得好些了嗎?”邕晟帝走到床邊問道。
其實看著自己的兒子如此,邕晟帝心中也是難過無比啊,畢竟這太子是他的嫡長子。
他想來看重嫡長,不然也不會在年幼的時候就冊立太子了。
“父皇,兒臣怕是不成了,兒臣想和父皇單獨說幾句話。”太子的聲音也變得很是虛弱了。
更是沒有剛才的精神和底氣了。
“好,你們都出去,朕和太子單獨談談。”邕晟帝擺了擺手,一眾人自然都退下了。
邕晟帝看著太子,太子掙紮著想要坐起來。
用邕晟帝連忙拿過了引枕放在太子身後,太子就半坐了起來。
“父皇,兒臣怕是不成了,往後是不能在父皇和母後身邊儘孝了。”太子苦笑了一下說道。
“胡說,怎麼能這樣說呢,你會好起來的。”雖然會知道太子說的事實,可是這邕晟帝心裡還是很難受。
“父皇,兒臣的身子兒臣心裡有數,而且也問過邵太醫了,邵太醫說兒臣活不過明日了。”太子很平靜的敘述這個事實。
他身為太子,這些年更是無數次陷入險境的。
他其實也有心裡準備了。
隻是他有很多報複和理想是實現不了了。
“好了,彆說這些了。”邕晟帝聽的心酸不已。
“父皇,兒臣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見軒兒最後一麵。”太子提到劉軒,神情十分的悲戚。
這太子是邕晟帝的嫡長子,而這劉軒也是太子的嫡長子。
將心比心,邕晟帝自然是理解的,況且隔輩親,劉軒的地位在邕晟帝心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當年若不是事情鬨得太大,邕晟帝也不會把劉軒給驅逐出盛京。
為的就是等事情淡了,在讓劉軒回來。
“是啊,軒兒如今在回來的路上了,若是早知道如此,朕早就傳召他回京了。”
太子搖搖頭“父皇,兒臣都明白,當年的事情,父皇也很為難,但是兒臣依舊想告訴父皇,軒兒是冤枉的,軒兒是父皇一手帶大的,您一手帶大的孩子是怎麼樣的,父皇心裡應該很明白吧,父皇即便是不相信軒兒,也該相信自己吧。”太子斷斷續續的說道。
他如今一口氣說這麼多話,很是有些費勁了。
這心口處也是疼的要命。
其實邕晟帝心裡何嘗不是這樣想呢,當年劉軒這件事,的確是疑點重重,可就是鐵證如山。
這向青青是個緊守本分的人,而且已經許了人家,肯定不會做出這樣自毀前程的事情來。
並且事發之後,向青青當場就尋了短見,以死明誌,這更是把劉軒給推入了深淵。
“這件事······”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父皇,這件事,兒臣不求父皇再次徹查了,畢竟軒兒已經娶了向家女兒,兒臣隻求父皇能不要在追究了,軒兒回盛京之後,兒臣無法在護著軒兒了,隻求父皇能疼一疼他。”太子懇切的求道。
“那是自然。”邕晟帝一口就應了下來。
“軒兒是父皇的嫡長孫,從小就萬千寵愛,可如今,他才這般年輕,就失了我這個父親庇護,他往後就全仰仗父皇了,有父皇庇護著他,兒臣死也能瞑目了。”太子的情緒有些激動。
禁不住咳嗽起來,然後忍不住嘔出了一口鮮血來。
邕晟帝看的也是觸目驚心啊。
此刻才真真實實感受到他這兒子是真的要死了。
如此白發人送和黑發人,也當真是悲劇啊。
“父皇,兒臣隻怕是不成了,父皇不必在看兒子了,免得唐突了父皇。”太子妨礙用絹帕捂住了嘴,所以鮮血都吐在了絹帕之上。
可是嘴角依舊有血跡,加上蒼白的麵容,讓人看著也很是心疼。
這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啊,邕晟帝看了如何能不心疼。
“你這是什麼話,你是朕的兒子,朕怎麼會嫌棄你呢。”
“父皇,除了軒兒,兒臣也放心不下母後和密陽,母後陪伴了父皇這麼多年,其實不用兒臣說,父皇也不會負了母後的,可是密陽,父皇您要多擔待一些啊,密陽這個性子就是如此,也是父皇和兒臣把她給慣壞了,若是以後密陽在頂撞父皇,請父皇對她寬容一些吧。”
“好了,這些事你不必擔心,朕心中有數,密陽就是那個驕縱性子,說到底也是朕慣得她不成樣子了,朕不會對她如何的,最多就斥責她幾句罷了,倒是你,何苦操心這些呢,好好休息吧。”邕晟帝叮囑道。
說實話,他都不忍心看著太子這般模樣了。
就彆說是趙皇後了。
“父皇,對兒臣下毒的人,不管是誰,父皇都不用嚴懲了吧,不管對方是誰,哪怕父皇把他五馬分屍,大卸八塊又有什麼用處呢,兒臣終究是活不了了,其實是誰對兒臣下毒,父皇大概也能猜到了,為了朝廷的安定,父皇可以酌情處置。”太子很冷靜的說道。
這話說的讓邕晟帝真是刮目相看啊,邕晟帝是真的沒想到太子能說出這番話。
這可真是以德報怨啊。
其實邕晟帝知道趙皇後那話說的不錯,這下毒之人,不是向貴妃就是寧妃,絕對也不會有第三個人了。
但是邕晟帝心裡更傾向於向貴妃。
也唯有向貴妃有這個膽子。
畢竟他寵了向貴妃這麼多年,向貴妃能做出什麼事情來,他還是能估摸出一二來的。
因為太子死了,最有利的人就是向貴妃和趙王,這個結果,並不是你拉進來一個人寧妃就能混淆視聽的。
是人都能看到這個結果,往往事情的結果對誰最有利,這件事就是誰做的,這是不變的定律。
可是邕晟帝也很無奈,如今太子是回天乏力了,雖然太子是他的親生兒子不假,但是首先他是一個帝王,其次才是一個父皇。
他要考慮的是下一個繼承人該選誰。
無疑,趙王是一個很合適的人選,如果他要選擇趙王來做太子,那麼這謀害太子的事情就不能徹查下去的。
這也是個無奈之舉,隻是他心裡的難言之隱,他對誰也沒有說出來的。
可是如今這話從太子口中說出來。
他聽了之後,也是萬分內疚的。
真沒想到太子竟然這樣理解他,一點兒都沒有為難他。
若是太子臨死之前,要他一定要嚴懲下毒之人,他也隻有答應的份兒了。
但是他會怎麼做,太子就不會知道了。
隻是太子首先說了這樣的話,卻是讓他心裡覺得很是難受
他甚至開始反思了,他是否一定要真的選擇趙王做未來的太子,未來的繼承人
這不管怎麼說,趙王和向貴妃野心勃勃,這都能做出對太子下毒的事情來,往後哈斯不知道會做出彆的什麼惡毒事情來。
會不會有一天也對他下毒呢?
這也是不好說的。
這人心之惡,是沒法去衡量的,這若是在絕對的權勢麵前,能做出什麼事情來,也真是不好說。
邕晟帝正在考慮這一點呢。
太子卻說道“父皇,兒臣的事情是前車之鑒,不管父皇如何都要當心警惕一些,千萬彆著了旁人的道兒,尤其是人心險惡,人心不正之人。”
這話也是說道邕晟帝心裡去了。
邕晟帝也在考慮會不會有一天,自己也落到這個地步了。
太子的話,真是給他敲了警鐘了。
“你說的沒錯。”邕晟帝麵色凝重的說道“太子,這毒害你之人,朕絕對不會放過她,而且朕打算冊立軒兒為皇太孫。”
邕晟帝做這個決定,幾乎是一瞬間的事情。
再次之前,邕晟帝從未有過這樣的想法。
即便是太子沒出事之前,亦或者是出事之後,他其實也想到繼承人的事情,可是從未想過要在孫兒一輩裡選擇。
畢竟他還有好幾個兒子可以選擇,但是此刻,他心裡這個念頭卻是十分堅定,幾乎是很瘋狂的就做了這個決定,並且還是不後悔的決定。
他心裡就是這樣想的,冊立劉軒為皇太孫,大概是個最好的結果。
其實說起來,如果太子能順利繼承大統,這皇位本來也合該是劉軒的。
劉軒也是他看著長大的,他的能力,比起太子,隻強不弱,隻是在女色上吃了虧,但是這八成也是一場陰謀算計。
而就當時的情況來看,向青青應該也是無辜的。
向青青在向家本來也沒有什麼地位,這若是犧牲一個家族的姑娘,從而能算計到皇長孫的話,這對於向家來說,簡直就是賺大發了。
和樂而不為呢,想通了這些,邕晟帝真的覺得,不能讓向貴妃這般胡來了。
如果選擇了趙王和向貴妃。
他又聯想到了那一日,遇到危險的時候,向貴妃幾乎是想也不想的就把他給推出去了。
相處了這麼多年了,向貴妃對他的真心,想必也是少得可憐吧。
想通了這些,邕晟帝覺得,更是不能冊立趙王了。
除開趙王,其他的兒子雖然有幾個也還不錯,可是有趙王在前,向家的勢力,若是想要冊立旁人,隻怕不容易。
可這皇太孫就不同了,劉軒的身份也是嫡長,而且這皇太孫的冊立也是有先例的。
名正言順,立嫡立長,劉軒都占了,冊立劉軒,無可厚非。
這放眼這些皇子皇孫,也唯有劉軒能同趙王一較高下。
“父皇,您真的有這樣的打算?”太子也是吃了一驚,問道。
其實對於太子來說,這應當是他臨死之前,唯一的一個好消息了吧。
若是劉軒能繼承大統的話,那他到底也是沒白死了。
其實太子今日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剛才翻來覆去想了好久的,他自然是想讓邕晟帝冊立劉軒為皇太孫的。
這樣是保住東宮所有人唯一的途徑。
不然的話,他若是死了,那東宮這一乾人等,也不會有好下場的。
依著趙王和向貴妃的手段,他們的性命都保不住,當然,劉軒也保不住性命。
而且首當其衝的就是劉軒,唯一能保住劉軒的途徑,就是他能當上皇太孫。
這皇太孫的地位和太子是一樣的,皇長孫和皇太孫雖然隻差了一個字,可這地位可是天差地彆啊。
其實太子也是了解邕晟帝的,知道邕晟帝的心結在哪裡。
向貴妃就敗在當時在危險的時刻,她選擇的是自救,而不是救皇帝。
這一舉,隻怕是讓她這輩子都被打入冷宮了。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隻怕向貴妃也不會這麼著急的對他下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