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番皇後成了母子二人鬥法之下的犧牲品了。
這邕晟帝總要有人去怨恨的。
再有就是邕晟帝自己的內心也有些分裂。
這太子是他的長子,理所應當被冊立為皇太子。
可如今這皇太子歿了。
他也沒必要這麼著急的在冊立皇太孫,或者是皇太子吧。
這件事根本就不用著急。
其實邕晟帝不想冊立皇太孫,多半的原因也不是因為趙皇後,而是他自己後悔了。
當時做這個決定,真的是有些太倉促了,大多數的原因是因為太子的死,對他的打擊有些大了,這看著太子奄奄一息的樣子,他自然是想讓自己的兒子走的安心一些啊。
而讓太子走的安心一些的方法隻有一個,就是冊立劉軒為皇太孫。
當時隻想著太子的慘死了,可是現在,卻是真的追悔莫及了。
而反悔這件事就必須要跟趙皇後翻臉,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邕晟帝也是看的明白,所以他寧可同趙皇後翻臉。
自古這帝王都是十分子嗣的,這話是一點兒也不錯的。
這才是邕晟帝的目的。
邕晟帝如今達成自己的心願了,他倒是十分高興,可苦了趙皇後了。
趙皇後回到內殿,躺在寢房的床上,這全身的力氣似乎都被抽乾了。
她是真的承受不了這個結果的。
好像一下子,所有的一切就全都變了,怎麼就會變成這樣了呢?
她和邕晟帝之間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啊。
她這邊沒覺得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邕晟帝已經把她給打入冷宮了。
當然,這個打入冷宮,不是指身份地位,而是這個人打入冷宮,是在心裡把她給打入冷宮了。
到現在,她都沒明白為何會變成這樣。
四十年夫妻,竟然走到今天這樣相看兩生厭的地步。
她本來以為,她這個結發妻子在邕晟帝心裡,到底是有些不一樣的吧。
可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啊?
趙皇後雖然對邕晟帝徹底死心了,可是卻也怎麼都不明白。
她就是想不通啊。
趙皇後甚至都不知道以後該如何麵對密陽公主,麵對劉軒。
原本還興高采烈的等著劉軒回盛京的。
可現如今,劉軒即便是回來了,也不知道該對劉軒說什麼好了。
趙皇後也隱隱有些擔心,如今她和邕晟帝的關係成了這樣子,會不會影響劉軒啊?
又或者,邕晟帝會不會直接不待見劉軒,或者是直接不想讓劉軒回宮了啊。
這一次,她派遣安德海出宮是對的。
這謝景灝是邕晟帝的人,把他解決了,也是很對的。
趙皇後思來想去,似乎也重新燃起了鬥誌。
她的確是不能在這樣坐以待斃下去了。
如果她就此頹廢下去的話,那劉軒就更加沒有任何的指望了。
她一定要從長計議。
既然邕晟帝已經不念及任何夫妻之情了,那她自然也不用惦記著了。
趙皇後打定了主意,也就不在自憐自哀了。
畢竟這趙皇後也不是個戀愛腦,不是心裡隻有邕晟帝,不像從前的洋楊璨一樣,滅有愛情就活不下去的人。
到了她這般年紀,更是為以後打算的比較多就是了。
可有件事,她始終是有些難以釋懷。
她一定要去見見太後,要問問太後為什麼要這般害她。
趙皇後雖然想通了好多,可是對於這一點,她始終是想不明白。
她捫心自問,做皇後這些年,對太後也是恭敬有加,也是一個合格的兒媳婦,可是太後竟然這樣對待她,真是讓她接受不了。
所以趙皇後倒也沒耽擱,直接去見太後了。
太後原本是不想見皇後的。
因為太後猜出來來見她所為何事了?
既然見麵是讓大家不愉快的事情,那為何還要見呢?
這豈不是自討沒趣兒,自找不痛快嗎?
可趙皇後也似乎和太後杠上了,太後若是不見她,她就不走。
而且就跪在壽寧宮外頭了。
這可是真讓太後有些為難了。
這皇後跪在她宮外,算是夠難看的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發生了何事呢?不然這皇後為何就跪在外頭不肯走啊。
主要是影響不好啊。
太後無奈之下,也隻好讓皇後進來了。
趙皇後見到太後之後,二話沒說,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母後,您為何要把葉蓁的死儘數推到兒臣的頭上,您明知道兒臣和這件事沒關係的。”趙皇後在這件事上,是真的很委屈的。
太後微微皺眉說道“皇後,你就如此對哀家說話嗎?”太後質問道。
趙皇後冷笑了一下說道“母後,兒臣這麼多年來對母後一直都恭敬有加,從未有半分的違拗,可母後卻把這莫須有的罪名加注到兒臣身上,母後可知道,陛下本來對葉蓁的死就是耿耿於懷,如今為了這件事也跟兒臣翻臉了,甚至連原本要冊立軒兒為皇太孫的旨意都要收回了,並且還讓兒臣交出協理六宮的權利,讓向貴妃和寧妃來攝理六宮,兒臣這個皇後也形同虛設,母後可害苦了兒臣了。”趙皇後抱怨著說道。
畢竟這起因也是因為太後的挑撥才會如此的。
如果不是太後自己這樣說,邕晟帝也未必會這樣想啊。
她真是不明白太後為何要這樣害她啊。
她到底哪裡對太後不敬了,讓太後如此陷害她,把她這個皇後給徹底架空了。
“皇後,其實哀家並沒有對皇帝說什麼,哀家隻是說,你不好出麵處理這件事,所以哀家寧可自己當這個惡人,至於皇帝會怎麼想,哀家也控製不了,畢竟皇帝這把年紀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是?”
太後這很明顯就是推諉責任啊,趙皇後不是聽不出來。
而且趙皇後也感覺的出來,太後對於誰做皇太孫,或者做皇太子,都沒什麼特彆的感覺,好像這對太後來說,也並無太大的區彆一樣。
“母後,您到底為何要這樣對待兒臣,兒臣是有什麼地方讓母後不滿意了,如今兒臣落到這個地步,以後在後宮,處處受到掣肘,難道這就是母後願意看到的嗎?”趙皇後追問道。
趙皇後對於這點,還是有些不甘心的。
這些年,她真的沒有對太後有半分的不恭敬,也包括從前,她覺得自己也是一個稱職的兒媳婦。
可為何太後竟然這般算計自己,難道把她自己給算計到這個地步,對她有什麼好處嗎?
還是太後也想要廢後?
趙皇後比較想知道的,也是太後做這件事到底是什麼目的?
還是太後想要扶持哪一位皇子嗎?
所以才借機這樣對付自己的。
要不說,趙皇後的心思也的確是夠彎彎繞繞的。
想的也的確是夠多的。
她也算是殫精竭慮了。
太後也明白了趙皇後的意思。
其實趙皇後倒是真的想多了,她真的沒有彆的意思。
她隻是不想因為葉蓁而母子離心,就隨便拉了一個人當炮灰,可沒曾想就這樣把皇後給拉進來了。
她說的話的確是模棱兩可的,可是邕晟帝就一心認為是皇後做的,她又有什麼法子啊。
要怪也隻能怪這邕晟帝一早就對趙皇後存了心結。
這夫妻之間的不信任,總歸不是她造成的吧。
太後也挺無奈的。
“皇後,這件事也怪不得哀家,哀家並沒有禍水東引到你身上,哀家隻是給了陛下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可誰曾想皇帝就一心認為事情是你做的,哀家也沒辦法。”太後也算是給了趙皇後一個解釋。
這一切是個意外,太後也並不想這樣的。
隻是不受控製罷了。
“母後,您怎麼可以說這麼不負責任的話,當時明明就是您逼迫葉蓁的。”趙皇後分辯道。
“哀家哪一句話說錯了,當初若不是你無用,不敢出頭,哀家會出麵管這件事嗎?說到底,還是你自己不中用,你倒是一心討好皇帝,可是皇帝還不是遠了你,你自己沒考慮過這是因為什麼嗎?”太後毫不客氣的說道。
“母後,您這強詞奪理吧,這明明是您的錯,您為何要推到兒臣身上呢,正如陛下這般,明明是他不顧及這麼多年的夫妻之情,可都儘數怪到兒臣頭上了,臣妾算是看出來了,這陛下果真是母後的好兒子。”趙皇後這話也帶著幾分嘲諷之意了。
因為她心裡實在是受不了,才會說這樣的話的。
“皇後,哀家體諒你也受了委屈,就不同你計較了,你想要問的事情,哀家也回答了,若是無事,你就退下吧。”太後直接說道。
趙皇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再說下去也沒什麼意義,也就直接離開了。
不管怎麼說,終究趙皇後是失勢了。
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還是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發生了這樣天翻地覆的改變。
不過趙皇後到底也是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後,不可能會這麼坐以待斃,任人宰割的。
趙皇後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她一定會反擊的。
如今這宮裡一鬨騰起來,也是各人有各人的心思。
到了晚間,邕晟帝再次去了寧妃宮裡用膳。
其實寧妃不管從哪方麵來說,真的不算出挑。
可莫名的,邕晟帝現在就特彆的喜歡和寧妃相處。
覺得和寧妃相處是真的簡單隨心。
因為寧妃身上有一種很祥和的氣息,仿佛對什麼都不爭不搶的。
對他也是無欲無求,沒有任何的謀求算計,若是在過去,邕晟帝未必能看重這些,可是到了現在這個年紀,邕晟帝卻更喜歡寧妃這樣的性子了。
最起碼和寧妃相處起來的時候不覺得累。
也不用提防著寧妃會謀算自己。
寧妃知道邕晟帝來用晚膳,所以準備了邕晟帝愛吃的膳食。
兩個人現在相處久了,寧妃倒是也琢磨出了相處之道了。
這樣的相處真的比過去強多了。
說到底,也是因為自己過去太年輕了,不知道變通,也不知道偽裝,所以才會一點點失去了聖寵,否則的話,她的日子也不該是這樣的。
邕晟帝用過晚膳,寧妃給邕晟帝親手泡了茶,茶水也是七分熱的。
這都是寧妃看著邕晟帝身邊的人如何伺候,一點點學會的。
不得不說,寧妃能重新獲得邕晟帝的寵愛,也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寧妃雖然沒有自己表現出來的那麼無欲無求,可她有些話說的也是真的,她真的沒打算讓寒王去爭帝位的。
她隻是想讓自己和寒王的未來能夠更好一些。
畢竟這人往高處走,她也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放在那裡吧,朕待會兒再喝。”邕晟帝說道。
“好。”寧妃從來不多話,也不會主動探聽什麼,就是一直都陪在邕晟帝身邊罷了。
有的時候,她會陪在邕晟帝身邊做針線。
這些年,她的針黹女紅進步的特彆快。
這些日子更是給邕晟帝做了不少衣物鞋襪,荷包香囊什麼的。
衣服鞋襪上頭的花樣,都是邕晟帝素日裡喜歡的,針腳更是整齊,比宮中的繡娘還精巧幾分呢。
這香囊的味道也是邕晟帝素日裡用慣的。
能夠知道這些,也足以證明寧妃真是在邕晟帝身上花了心思了。
這男人都一個樣,都喜歡女人在自己身上花心思,邕晟帝當然也不例外了。
即便是帝王也逃不開這個思維方式。
這也是為何邕晟帝越來越喜歡和寧妃相處了。
這種感覺,真是簡單舒適,沒有絲毫的壓力。
如此寧妃也沒在打擾邕晟帝,就坐在一邊做針線,這次給邕晟帝做了一件家常的通身袍。
都快做好了。
邕晟帝看了會書,其實邕晟帝到了這個年紀,也很喜歡這樣安靜的相處。
寧妃的裝扮也很隨意,其實這樣隨意的打扮儘顯老態,不過他也不年輕了,這樣相處起來才更加的真實,讓他感覺,他們是都老了。
有時候其實和向貴妃相處起來也挺累的。
歲月雖然好像沒有在向貴妃臉上留下痕跡,可是他這些年可是真的蒼老多了。
不單單是趙皇後,就是他和向貴妃站在一起,都好像是兩代人了。
從前看著向貴妃的容貌十分驚豔,看著是順眼,可現如今,不知道為何,大約絕色女子見多了,這張臉也看的倦了吧。
倒是寧妃看起來,給人的感覺更真實。
邕晟帝放下書卷,慢慢的走到了寧妃麵前。
寧妃剛好也做好了通身袍最後收尾的地方。
這件衣服算是徹底完成了。
“陛下看完書了,陛下試試衣服合適嗎?”寧妃笑著說道。
邕晟帝自然任由寧妃伺候他穿衣。
這袍子做了,不大不小,不肥不瘦,正好合身。
而且顏色和樣子,都是他喜歡的。
邕晟帝頓時覺得心裡暖意融融的,其實寧妃從來沒給他量過尺寸,做出來的衣服卻這般的合身。
邕晟帝也特意讓人去打聽過,寧妃也從未派人去跟繡房裡打聽過他的尺寸,可以說,寧妃是用眼睛觀察自己,然後就做的這般合體了。
這也隻有一個原因,因為寧妃對自己上心,否則哪裡能做出這麼合身的衣服呢。
“這衣服,朕喜歡。”邕晟帝滿臉動容的說道。
其實有時候兩個人相處,這樣小小的細節,最容易打動人了。
尤其是邕晟帝這個年紀,他更渴望平淡的幸福。
邕晟帝之所以和趙皇後漸行漸遠,是因為趙皇後太過正式,一板一眼,讓邕晟帝覺得公式化,和趙皇後在一起感受不到親人般的溫暖。
隻是覺得他是皇帝,而趙皇後是皇後。
隻怕這一點,趙皇後自己也沒察覺到吧。
說到底,還是趙皇後自己把人給推出來的。
趙皇後一心都覺得,自己是結發妻子,這四十年的感情。
可這夫妻之間,尤其是你的夫君還是帝王,也是要靠著不同的是手腕去維係這段關係的。
當然,寧妃也是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明白這個道理的。
她之所以現在能做的這麼好,也是因為經曆過這幾十年的失寵才得來的經驗和教訓,說起來,這才是心酸血淚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