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嫡女之賴上攝政王!
334
這捉拿劉涵和向晚回京的事情,自然又落到了謝景灝頭上了。
邕晟帝真正能信任的人也不多,謝景灝也算是深得邕晟帝的信任了。
這份信任,也是過去多少次以命相搏換來的。
所以邕晟帝直接就急召謝景灝進宮,打算讓謝景灝去尋找二人。
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最好還是以暗訪為主。
謝景灝得了傳召,自然也第一時間進宮了。
他這剛回京才沒幾天,這身上的傷還沒養好呢。
現下又要出京執行任務了,好在這也不算是什麼大事兒。
隻是找人,沒有太大的危險。
“微臣給陛下請安。”謝景灝下跪行禮。
“起來吧。”邕晟帝擺了擺手,讓謝景灝起來,邕晟帝的臉色十分陰沉。
謝景灝還並不知道發生了何事,隻是看著邕晟帝這樣子,就知道肯定是出了大事。
“照理說,你這剛剛回京不久,朕不該在讓你出京辦事,可眼下朕遇到了個難題,也唯有你能替朕分憂了。”邕晟帝倒是說的直接。
“請陛下吩咐,微臣萬死不辭。”話都說都這個份兒上了,不管是什麼事兒,謝景灝也隻能答應下來了。
邕晟帝自己也懶得說了,一說這件事,他這火氣還是壓不住,所以就讓身邊知道內情的宮人對謝景灝說了事情的經過。
總之,就是寒王帶著原本應該入選秀女的向晚私奔了,然後現在是要把二人給找回來。
謝景灝聽了這事兒,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看邕晟帝的臉色,似乎對這向晚還是有些上心的?
不過他也妄加揣測,但是這事兒也夠難辦的。
這人都走了三四天了,這得有個明確的方向才能把人給追回來啊。
如若不然,那是有些大海撈針。
“陛下,微臣想見見寒王府的人,還有向小姐身邊的人,也能問出一些蛛絲馬跡來,然後才能確定大致的追捕方向,不然這寒王殿下已經走了三四天了,隻怕是大海撈針,不好尋找啊。”謝景灝直接說道。
邕晟帝聽了這話,自然也是理解,雖然不信息,謝景灝也能把人給找到,可到底是要費一番工夫的。
“好,你去吧,記住要暗地裡進行,朕不希望這件事宣揚出去。”邕晟帝叮囑道。
“是,陛下,微臣明白。”謝景灝忙說道。
原本謝景灝是打算直接離宮的,可太後聽聞謝景灝入宮,卻讓人來傳召謝景灝過去說話。
太後對謝景灝的疼愛是有目共睹的,畢竟謝景灝算是太後唯一的娘家人了。
又生的十分相似太後的最年輕的親弟,當年太後親弟慘死,這也是太後心中的隱痛,所以每當看到謝景灝,也算是能慰藉一下自己的心。
邕晟帝自然不會阻攔,“你去吧,母後見到你,這心情就好的很,你多陪陪她,這件事,若是太後問起你,你也不必瞞著太後。”邕晟帝吩咐道。
謝景灝沒多說話,這邕晟帝很明顯就是通過他的嘴把這件事告知太後。
邕晟帝做事也肯定是有自己的用意的,他一時間也沒想明白,但是也知道不該多問,就直接應聲去了。
太後也好些日子沒見到謝景灝了,還是一如既往的慈愛。
謝景灝清瘦了不少,畢竟身上有傷。
太後拉著謝景灝左看右看,更是心疼的不得了。
也詢問了謝景灝這婚事準備的如何了。
“這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娘娘就放心吧。”謝景灝笑著答道。
“你大哥這些日子身子如何了?哀家隻聽聞最近府裡不大太平,你大哥沒事吧。”太後問道。
其實也不知怎麼的,即便從前不知道謝景城和謝景煜身世的時候,太後也是眼裡心裡隻有一個謝景灝,這同樣都是太後的侄孫,可太後獨獨就是看重這聲名狼藉的謝景灝。
若是沒有太後如此看重,隻怕邕晟帝也不會扶持謝景灝,也就不會有謝景灝的今天了。
謝景灝能得太後如此青睞,除卻是太後為數不多的娘家人之一,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謝景灝生的像太後的親弟弟吧。
所以太後對謝景城的事情,到底也是不太上心。
交流好書。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大哥身子一向不好,如今這盛京天氣嚴寒,所以大嫂就陪著大哥到江南一帶去調養身體了。”謝景灝輕貓淡寫的說道。
畢竟謝景城鬨得事情,還是不要往外說的好,說了也對謝景城的影響不好。
“也是應該的,他早就該去南邊調養身體,沒白的耽擱了這麼多年,灝哥兒啊,今日陛下傳召你進宮,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吩咐你?”太後問道。
果然這太後還是最明白的人,眼光獨到,自然也是察覺到了。
這有了邕晟帝的承諾,謝景灝自然知道該怎麼說,就把邕晟帝交於他的信任,一五一十都對太後講了。
太後一聽,立刻就知道事情是怎麼回事兒了?
肯定是趙皇後,那一日這寒王來見她求情的事情,趙皇後剛好也在,寒王這小子也是老實憨厚,直接當著麵兒,就把事情也說給趙皇後了。
雖然時候太後也關注了,趙皇後和寒王並沒有什麼交集,可趙皇後到底是後宮之主,雖然暫時失勢了,可若是想要悄悄的出宮見一見寒王,還是不難的。
果然趙皇後是把她的話當做耳旁風了,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她已經再三敲打趙皇後了,不讓趙皇後插手此事,可趙皇後還是不聽,非得要算計寒王。
太後心中十分惱怒,這趙皇後真是過分了。
謝景灝看到天後臉色都變了,頓時就明白了,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了。
可具體到底是什麼,謝景灝沒問。
其實如今謝景灝在邕晟帝心中的分量不低,不然這樣秘辛的事情,邕晟帝也不會第一時間想到的人是謝景灝了。
可越是距離皇家秘辛近了,謝景灝倒是越發的謹慎了,不願意多開口,更加不願意多摻和,隻想著能做好分內的事情就好。
“太後娘娘彆著急,孫兒知道太後娘娘您心疼寒王,可這件事,也還沒到不能轉圜的餘地,陛下既然派遣微臣去找二人回來,就是給寒王殿下留了退路了,況且這向晚也不是入了花名冊的秀女,隻要合力把這件事壓下去,隻待二人回來,陛下親自賜婚即可解圍了。”謝景灝安慰著說道。
太後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呢,隻是隻怕事情沒這麼簡單啊。
趙皇後難道不會借助這個機會打壓寒王和寧妃嗎?
這後宮裡,你死我活,爾虞我詐,陰謀算計,就從來沒結束過。
“灝哥兒,今日哀家也不留你了,你早些出宮去辦事吧,答應哀家,一定要悄悄的把二人儘快找回來。”太後再三叮囑道。
“是,孫兒明白。”謝景灝答應了下來。
如此謝景灝也沒多留,就出宮去了。
太後左右思量,這件事,她還是要跟趙皇後把話給說明白了。
因為葉蓁的事情,婆媳二人的關係也算是降至冰點了。
太後讓人去傳召趙皇後過來說話。
趙皇後知道此事瞞不住太後,不過她也沒打算瞞著。
這太後把她算計的這麼苦,她和太後之間,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兒臣給母後請安。”趙皇後來的倒是挺快。
“你眼中還有哀家嗎?”太後直接質問道。
“母後何出此言,在兒臣心裡,自然是尊敬母後的。”趙皇後十分恭敬的答道。
“你尊敬哀家,你若是眼中有哀家的話,也就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哀家再三警告過你,不讓你摻和寒王和向晚的事情,你果真聽了嗎?這寒王和向晚私奔的事情,是你挑唆的吧。”太後冷冷的問道。
“母後,這你可冤枉兒臣了。”趙皇後自然是不會承認了“那一日寒王來見母後,母後也看到了,自始至終,兒臣和寒王都無所交集啊,那兒臣如何挑唆寒王呢?”
“夠了,皇後,你的心思哀家知道,哀家也能理解你沒了兒子,心中難受,可這太子也是哀家的孫兒,難道哀家就不傷心了嗎?可這也不是你算計寒王的借口,此事你若是在不收手,哀家定然不饒你。”太後板著臉教訓道。
“母後想如何不饒兒臣,母後害的兒臣還不夠苦的嗎?葉蓁的事情,兒臣百般的委曲求全,可換來的是什麼,明明是母後逼死了葉蓁,可轉頭就推到兒臣頭上,這些年,兒臣苦心維係著和陛下的一點點結發之情,也全都毀於一旦,陛下是如何對待兒臣的,母後知道嗎?陛下對兒臣絕情也就罷了,可卻連累到了軒兒,這個時候,母後為何不替兒臣和軒兒出頭,現如今,母後卻要來怪罪兒臣算計寒王,寧妃是如何一步步踩到兒臣頭上的,母後難道不知道嗎?兒臣才是六宮之主,是陛下的結發妻子,卻要被一個妃妾踩到頭上,母後認為兒臣應該忍耐嗎?”趙皇後聲聲質問道。
趙皇後的態度很是強硬,而且絲毫不認為自己有錯。
這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她和寧妃既然是政敵,那就該是不死不休,而且她認為,她對寒王已經是手下留情了。
若是不念過去一點兒舊情的話,隻怕寒王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了。
這番話,也是把太後給質問住了。
太後是有些虧欠趙皇後的。
“過去的事情,哀家不提了,也不會對皇帝說,但寒王的事情,你就此打住,想必才發生了這件事,寒王對儲君之位也是沒有絲毫威脅了,如若沒有意外,這儲君之位早晚還是你孫兒劉軒的,你何必這麼著急呢?”太後歎息著說道。
放眼望去,這些皇子皇孫裡頭,也唯有劉軒是個比較合適的人選。
“兒臣答應母後,不會在對付寒王。”趙皇後也知道什麼是見好就收的道理。
“希望你此番說到做到,否則哀家也不會在顧忌這些年的婆媳情誼。”太後冷冷的答道。
“是。”趙皇後低聲應道。
“如今皇帝隻怕是惱怒了寧妃了吧。”太後又問道。
“母後果然英明,是最了解陛下的。”這話也帶著絲絲嘲諷的意味,不過太後也沒跟趙皇後計較。
趙皇後經曆了喪子之痛,和夫君離心離德,這些日子,她一個正宮皇後,日子著實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