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劉禪帶著一百公子親軍,左右隨從分彆為關興、張苞、向寵、費禕、董允等人。
王連帶著鹽府校尉的胥吏,早早的便在公子府中等候了。
“聽聞公子之前鑄造出曲轅犁與筒車,益州各地春耕用之,官吏百姓皆是交口稱讚,原本一日隻能耕種一畝地,有了曲轅犁之後,可一日耕種三畝,此等春耕利器公子能夠依照古書製成,此次公子對於鹽井增產有如此信心,可是鑄造了什麼工具?”
王連左看看、右看看,不見有曲轅犁與筒車那樣的物件。
“到了你便知曉了。”
王連心中雖有疑慮,但眾人皆是縱馬出發,他便也隻得是跟在身後了。
蜀郡廣都鹽井離成都並不遠。
這個廣都鹽井還是李冰任蜀郡守時,組織當地百姓開鑿的。
對於建造過都江堰的李冰來說,挖鹽井和挖水井沒啥區彆,拿鏟子鋤頭往下挖,特點是井口較大,但挖不了太深,所以叫做“大口淺井”。
鹽的種類有海鹽、池鹽、井鹽、岩鹽等。
海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內地則是食用池鹽。
在巴蜀地區盛行的是井鹽。
食鹽的生產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煮,二是曬。
前者是把海水或者是鹽池、鹽井中的鹹水,經過高溫煎煮而成鹽,這是最普遍的一種生產方法。後者是依靠日光將鹹水蒸曬成鹽,並且這種曬製的鹽不需要再經過煎煮了。
廣都鹽井便是拿來曬的,所以成本很高,時間很久,占地很大。
短時間內要想提高井鹽的產量,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但劉禪卻有其他的辦法。
“秘書郎,你領匠人按照圖紙,將這些器具打造出來!”
果然有工具!
王連眼中一亮,對於劉禪增產井鹽的信心莫名的增加了不少。
“諾。”
譙周領命而去。
“校尉,器具打造出來,還需要時間,你帶我參觀一番這廣都鹽井罷。”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