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郡。
大理王城。
王宮正殿中,劉禪聽著秘書郎譙周在一邊稟告這十多日來雲南郡六縣的編戶齊民、丈量土地事宜的有關成果。
“邪龍縣與葉榆縣進度最快,邪龍縣在冊百姓五萬三千五百一十二人,葉榆縣在冊百姓四萬三千六百四十一人,其次是姑複縣,在冊百姓三萬九千七百三十一人....”
劉禪在王座主位上,靜靜的聽著譙周的稟告,原本嚴肅的臉上,也是漸漸的露出笑容出來了。
“看來,這些日子,還算是有些成果的。”
蠻王城率先試點,一番編戶齊民之後,便翻出七萬多的百姓人口,這些日後都是稅源啊!
田地足有三萬頃之多,而且丈量土地之時,可以做耕地的地方,恐怕可以有十萬頃之多。
若是有足夠的人力前來開墾,疏通水道、挖通溝渠,僅蠻王城一縣之地,便可養萬人大軍。
而這僅僅是雲南郡的六分之一,南中四郡的百分之一。
當然...
劉禪這般計算,其實肯定是誇張的。
要想將土地全部開墾出來,需要多少人力?需要多少花費?
難道成都沒有土地開墾嗎?
有!
但沒人啊!
南中四郡比之成都的優勢,便在於他現在還是有人的。
人口不缺。
所以說...
隻要持續投入精力,穩住南中的政治生態,獲得南中四郡的民心,讓南中四郡成為成都糧倉,進一步成為謀劃武陵、長沙、乃至交州,甚至是東南亞,也不無不可!
“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