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劉備築壇於沔陽,方圓九裡,分布五方,各設旌旗儀仗。
群臣皆依次序排列。
孔明、法正請玄德登壇,進冠冕璽綬訖,麵南而坐,受文武官員拜賀為漢中王。
劉禪為漢中王太子!
進位漢中王之後,漢中王劉備開始大封諸人。
許靖是太傅,虛名第一,吉祥物一個。賴恭是太常,位尊,權也不算輕,負責祭祀、文化教育。
關羽是前將軍,假節鉞,督荊州。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張飛為右將軍,假節,黃忠為後將軍。
關羽是第一大將無容置疑,馬超雖然位高於張飛,實權卻不如他,黃忠更多是對他漢中之戰的巨大獎賞。
法正升為尚書令,護軍將軍,由於漢中之戰立功,升為意義更重大的護軍將軍,再加上劉備是陣營中一號人物,尚書令為實權,協助處理漢中王府事,權勢暫時超過諸葛亮。
但劉備、法正二人理政能力不如諸葛亮,政事仍靠諸葛亮。
諸葛亮職位沒變,還是總覽全局,行宰相之職。
至於蜀漢政權的其餘人等,職位亦是有些變化。
此刻。
成都郊外,已經立起了祭天高台。
雖然劉備是在漢中郡沔陽稱漢中王的,但是成都這邊還是要有祭天儀式,告慰上蒼的。
留守成都的諸位臣僚皆是參與其中。
劉禪身穿玄黑冕服,上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紋,下裳繪有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九章。
祀天地明堂,諸臣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三公、諸侯用山龍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七章,皆備五采,大佩,赤舄絇履,以承大祭。百官執事者,冠長冠,皆祗服。
這沉重的冕服穿戴在身,行走都是一個難題。
此刻,董和手上捧著《漢中王勸進表》,似歌似唱:
“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等一百二十一人上奏:
昔唐堯至聖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賢而四國作難...
臣等輒依舊典,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同盟,掃滅凶逆。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為國,所署置依漢初諸侯王故典。夫權宜之製,苟利社稷,專之可也。然後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
勸進表念完,祭台下臣僚皆是對著漢中方向再拜有三,高喊道:“臣等恭賀大王!”
接下來,便是祭天地、祭宗室...
一係列下來,一整天的時間基本上都過去了。
當劉禪回到公子府...哦不,現在應該稱之為太子宮的時候,天色已經是徹底暗下去了。
“殿下。”
張佩蘭手拿著寫有張字的燈籠,此刻便等在府門之外。
燈籠火光幽幽,映照著美人顏色,更有讓人探究之意。
“蘭娘...”
佳人侍立在側,劉禪連忙上前而去。
“怎不進去等我?平白在這裡枯站?”
張佩蘭的長發盤成精美的發髻,額頭梳著一縷發絲,妝容精致,眉梢微微上揚,像是在盈盈地笑。她的肌膚白皙細膩,輪廓分明,五官端正秀美,嘴唇紅潤,眼神明亮炯炯有神。
“郎君不找蘭娘,蘭娘便隻得來郎君了。”
劉禪自是聽出美人埋怨之意。
這倒真不能怪他。
他自回成都,這事情就沒有斷過,每日都是高強度工作,這兒女情長之事,他可無心他想。
“近來繁忙,不過...蘭娘你來得正好。”
劉禪很自然的牽著張家娘子的小手,將她一道拉入太子宮中。
張家娘子略有羞意,但嘴角卻是微微勾起,提著燈籠,跟著劉禪,亦步亦趨的走入太子宮中。
一路走入內府,劉禪內府臥房之中,拿出一塊翡綠色手鐲。
他拉起張家娘子的小手,親手將手鐲戴上去。
“怎樣,可喜歡?”
張佩蘭看著手上的手鐲,突然感覺有些熟悉。
“這手鐲,是獨我有,還是...姐妹們都有?”
額...
劉禪看向張家娘子,哪裡不知道她的想法。
“這是在南中礦山發現的一塊上好的料子,我隻打了三副手鐲。”
其實有三四十副...
張佩蘭仔細擺弄手上的綠手鐲,臉上終於是露出笑容出來了。
“郎君的禮物,蘭娘很喜歡。”
說著,她似感動一般,整個人擁入劉禪懷中,溫軟如玉的美人帶著香風,撞入懷抱,似受傷委屈的小貓一般,又撒嬌似的,不斷朝劉禪的懷中拱去。
“殿下,蘭娘想你了。”
劉禪將張佩蘭抱緊,輕輕的拍著美人後背,笑著說道:“禪在南中,對月之時,亦是常有思念蘭娘,恨不得乘月與你相會。”
“真的?”
張家娘子從劉禪的懷中冒出頭來,眼含秋波,脈脈含情的看向劉禪。
“當然是真的!”
劉禪斬釘截鐵的說道。
“咳咳。”
劉禪難得正人君子一番。
“蘭娘,還是帶你去書房溫書罷。”
張家娘子這是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