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前。
萬人魏軍從函穀關湧出,迅速席卷洛陽外的各縣。
這萬人魏軍,原本便是曹彰的嫡係部隊,在曹彰與曹丕握手言和之後,他們便安排在函穀關附近戍守。
原本曹丕是要帶著曹彰的萬人大軍,一同前去壽春的,但是考慮了各方麵之後,並未有動作。
隻是抽調其精銳歸長安,其餘數千人,會同函穀關原本的守軍,合計有萬人之多。
將萬人大軍留在此地,曹丕或許是有自己的謀算,然而不管他的謀算為何,在曹彰派遣使者前來函穀關,這函穀關大半的魏軍,都被鼓噪起來了。
從函穀關出來之後。
他們隊伍整齊劃一,分為若乾個方陣,每個方陣都有堅實的陣列。
旗幟高舉,飄揚的軍旗上印有鄢陵侯的紋章,象征著他們的歸屬。
士兵們的情緒高漲,士氣昂揚,他們一路高喊著口號,聲音洪亮,仿佛能震裂雲霄。
口號“曹丕弑父,鄢陵侯才是魏王”回蕩在山穀之中,激發了士兵們的鬥誌。
而隨著這口號的宣揚,河南全郡,皆是陷入慌亂之中。
以至於他們從函穀關到穀城,都沒有遭受多少抵抗。
反而是有許多百姓,自發的加入他們。
至於原因,也是很簡單。
在函穀關附近,以至於到穀城這一帶,這些百姓,有許多都是漢中之民,去歲曹操攻伐漢中的時候,便移漢中之民到長安,也有部分進到了洛陽。
論起百姓的風評,曹老板那是連給劉備提鞋都不夠。
作為移民,自然是在政治上沒有地位,加上心中仇怨,便想要搏一搏,為自己搏出一條出路出來。
另外一些加入這從函穀關出來的萬人魏軍隊列的人,也大多是山匪、遊俠之流的。
這些人中,大多數有自己的小九九。
或是想要拚一把,獲得富貴。
更多的,則是想要亂中得利。
曹丕還是曹彰做魏王,他們一點都不在乎。
但是,他們能不能得到好處,那可太在乎了。
參與亂軍之中,攻拔城池、村邑的時候,他們便可以乘亂打劫。
什麼強搶民女,什麼金銀錢糧,都是我的!
在混亂之中,人的野性也被釋放出來了。
這個時候,人比野獸還野獸。
而且,這些跟隨萬人魏軍的遊俠、流民、彆有用心之人,也是非常聰明的。
若是這從函穀關出來的魏軍,真能將洛陽打下來,那黃須兒曹彰真的能成為新的魏王。
那他們可是有從龍之功的。
到時候不就能撈個一官半職了?
而且在攻破洛陽的時候,還可以狠狠的搶一把。
那些個白嫩嫩的貴女,他們可都眼饞得緊。
嘴更是饞了。
若是這從函穀關出來的萬人魏軍未能攻下洛陽,曹彰的叛亂被及時鎮壓下去,那麼,他們也不會跟著送命。
直接做鳥獸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再不濟,落草為寇便是了。
是故,當這些裹挾著各類各有用心的人到穀城的時候,這支叛軍的人數,已經是有三萬人了。
從穀城往下看去,密密麻麻的,當真是一眼望不到頭。
這穀城中壓根就沒有正經魏軍,隻有五百州郡兵,那縣長見此情形,那還抵抗什麼?
投降罷!
是故。
當魏軍攻占穀城時,城內情勢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