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孫仲謀以為他惡人先告狀,我便不會拿他如何了?可笑!”
劉禪冷笑一聲,眼神閃爍出攝人的光芒。
“欲以美人計害我性命,此仇若是不報,我劉公嗣何以為人,何以為君?我大漢之尊嚴,豈非是阿貓阿狗都能夠踐踏了?”
額~
馬謖呆了呆,到了現在,便是他,都有些繃不住了。
不是
殿下,人家雖然來刺殺你,但是人家沒有成功啊!
那幾個要刺殺你的人,不乖乖的對你撅起屁股了嗎?
怎麼搞得好像伱是受害者一樣。
反而那孫權憤怒,馬謖還能理解一下。
人家本來是要刺殺你的,將自家嫂嫂,以及重臣夫人送到你這邊來,可謂是花了血本,結果這花了的血本,根本沒有任何收獲,甚至可以用血本無歸來形容。
“殿下,大戰略之下,我大漢要與那江東合盟,共同對付魏國的,若是殿下要報此仇,免不得興兵事,若真是如此,怕是魏國要拍手稱快了,此誠不智也!”
在馬謖看來,便是孫權真來刺殺了,也不能真發兵去攻。
三國之中,老二與老三作戰,那老大豈不是要笑死了?
“興兵倒不至於,但是,若孤被其欺辱,而無動於衷,這絕對不是孤的為人。”
發大兵過去,萬一再來一場夷陵大火,那就搞笑了。
但是興兵不成,他劉禪就不能搞其他的東西?
“派遣使者入江東,向孫權問罪!”
問罪?
馬謖愣了一下,問道:“問罪的內容是?”
“自然是江東欲行刺殺之事,孤險死還生,故才得脫,孫權得下文書,向我告罪祈求原諒,這是其一。”
險死還生
殿下好像是一點危險都沒有冒吧?
心中的吐槽隻是在馬謖腦子裡麵轉了一圈,他馬上問道:“那接下來的呢?”
孫權乃是天下著名不要臉皮的人,讓他下文書告罪祈求原諒,對他來說,簡直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畢竟同時向魏國與漢國稱臣,也隻有他能乾得出來了。
“開放江東商道,簽訂商盟之約,江東不許限製商盟輸入產品的數量以及品類,征收商稅,要先與大漢商議,之後方才能夠施行,這是其二。”
開放江東商道,簽訂商盟之約。
馬謖想了一下此事江東的損失,臉上露出遲疑之色。
“此事,怕那孫仲謀不會輕易答應。”
商盟之利,馬謖這段時間接手間軍司之後,已經是清楚了。
一州之地,官府收稅,一月便都是天文數字,何況整個江東?
這簡直是在孫權身上割肉。
以孫權那種一點小虧都不願意吃,一點蠅頭小利都要占的人來說,這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更何況,若是開放商道,不許限製商盟輸入的產品數量以及品類,這相當於江東成了漢國的商品傾銷地。
長此以往,勢必會對江東本土的一些產業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傷害。
這一方麵,江東群臣,不會看不到。
“哼!”
劉禪輕哼一聲,說道:“此事可就由不得他,由不得他江東了。”
敢來刺殺我?
即便是沒有成功,但事情是不是你做的?
若是不答應?
劉禪也有反製措施。
“屆時派出去的使者可以如此對孫權言之:若不答應,孤會命江夏於禁率歸忠軍沿江襲擾江東各郡縣,另外,孤還會讓馬良令無當飛軍自荊南三郡,襲擾江東之豫章等郡,並且徹底與江東禁商!”
你江東不是還要與臧霸爭廣陵郡嗎?
我發兵襲擾,不求破敵,拿多少好處,光是來襲擾你,給你帶來損失。
吸引你江東的兵力,讓你本就窮困的江東,更加雪上加霜,甚至會導致你與臧霸爭廣陵郡的時候,處於下風之中。
至於禁江東之商,則是會讓江東的既得利益者,江東士族與你孫家離心離德。
雙管齊下,你孫權頂得住?
“讓使者乘快舟而下,兩個月內,孤要得到回複。”
對付小人,你就不能狂宏大度。
要讓這小人怕了,懼了,方才能讓其心生敬畏。
一味懷柔,隻會助長其不正之風。
大戰略?
若你江東不識趣,那我先滅了你江東,再來與魏國爭天下,又有何妨?
與其身後站著一個隨時會來偷襲你的盟友,不如先將你滅了,再來與魏國爭天下。
當然
這個想法,也隻是在劉禪腦子裡麵閃爍了一下而已。
實際上,若非到了萬不得已,劉禪絕對不會這麼做。
但若是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劉禪也不會手軟,將你這蛇鼠兩端,不知死活的江東往死裡的揍再說!
“臣下這便去安排。”
劉禪微微點頭,看著馬謖就要告退,連忙上前將其叫住。
“先等一下,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把這句詩派人送給安國。”
對付剩下的廩君蠻殘餘,不能手軟,不能以為對麵已經沒有了什麼威脅,便不將其斬草除根。
這些蠻夷在山林之中,就像是星星之火一般,若是你不將其徹底鏟除,過不了多久,其就會變成燎原之勢。
這是劉禪不想見到的局麵。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馬謖喃喃自語,臉色變得鄭重起來,對著劉禪行了一禮,這才說道:“臣下領命!”
間軍司的事務處理得差不多了,董允上前,將巴西郡各縣民生、屯田,開墾荒地,疏通水渠,安置山民的進程消息遞給了劉禪閱讀。
“有了足夠的奴隸加入,巴西郡的各項進程,都快了不少,現在一日便可以開墾荒地十頃,疏通建造水渠一條,安置山民,建造屋舍二十間”
勞動力多了,各項進程也就快了。
荒地一畝畝的被開墾出來,因為都是用火燒林地的方法,刀耕火種,是故這些日子,巴西郡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一片,這個空氣汙染,可謂是非常之嚴重。
刀耕火種之下,第一年因為有火燒的肥力,是故第一年種下去的東西,長勢都會不錯,但是到了第二年,第三年,隨著肥力的下降,田地出產會越來越少。
按照賨人以前的習慣來說,肥力下降了,自然就選另外一塊地方,刀耕火種了。
但是到了劉禪這邊,那就不行了。
若是開墾一地,種個一兩年就放棄,那不是對我漢人耕種技術的侮辱?
科學院也是有派人過來,教授這些賨人百姓耕種之法,以及肥田之法。
包括不限於用草木灰,用糞便,用塘泥來肥地。
隻要肥地的方法用得好,即便是生地,在種了三年之後,非但不會因為肥力下降而產出降低,反而會因為田地久耕,由中下等田地,變成上等良田。
當然
放火燒山的時候,劉禪都會命人將珍貴的草木先砍伐了,避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