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轉回龍帳。/br此刻帳中的人就沒有方才那麼多了。/br但曹丕的親信都在。/br人少了,也避免了內中消息走露。/br“拜見陛下。”/br司馬懿對著曹丕行了一禮,這才轉回去站好。/br“這是漢軍今晨送來的戰書,劉公嗣約朕十日後決戰於潼關之前,諸位如何看?”/br曹丕眼神閃爍,嘴角間點綴著些許笑顏。/br陳群首先站了出來,他手持笏板,臉上露出疑惑之色:“陛下,難道劉禪沒有回長安嗎?這戰書上所言,似乎與他之前的動向不符。”/br陳群的聲音在龍帳中回蕩,引起了眾人的思考。/br司馬懿則在一旁冷靜地觀察著,他深知劉禪並非易與之輩,此中必有蹊蹺。/br他緩緩開口:“陛下,尚書令所言有理,但臣認為,這可能是劉禪的惑敵之計。他故意放出消息,讓我們誤以為他仍在潼關,而實際上,他可能已經悄悄潛回長安。”/br聽聞劉禪約戰的消息,便是多疑的司馬懿,都覺得劉備駕崩的消息,極有可能是真的了。/br這戰書,就是那劉禪拖延時間的計策!/br曹丕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br他深知司馬懿的智謀,也相信他的判斷。/br但此事關係重大,他不能僅憑一人之言就做出決定。/br於是,他看向其他臣子:“諸位愛卿,諸位有何看法?”/br龍帳一時間議論紛紛。/br有的臣子讚同司馬懿的看法,認為劉禪可能已經回到了長安;有的則認為這是劉禪的詭計。/br曹丕聽著他們的議論,心中逐漸有了計較。/br“今晨校事府消息,言之深夜漢軍軍營有變動,有一支漢軍朝著長安而去了,這一支,恐怕便是那劉禪所部了。/br那劉公嗣說是十日後決戰,但其實,那劉公嗣隻是為了拖延時間而已,待他到長安穩住局勢,必定還會再來!/br屆時,我等時機已失!”/br曹丕眼神閃爍,他的意思很清楚。/br現在正是到了最關鍵的時候。/br若是不趁著這個時候出戰,待劉公嗣到了長安穩住局勢,那魏國的大好機會就沒了。/br“三日後,命州兵在蒲板津渡河,孤親率大軍,先拿下風陵渡,圍困潼關!”/br至於發兵去打潼關/br曹丕不是傻子,潼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非是蠻力能夠拿下的。/br隻需要圍住他,斷其糧道,待潼關城中糧儘,其守軍必出關,一旦出關了,便好對付了。/br若是不出關,便隻有糧儘投降那一條路了。/br“這/br雖然此時確實是個機會,但司馬懿覺得,若是時間拖延下去,待到黃河結冰,此事會更穩,但可惜,曹丕身上有政治壓力。/br這些日子,他能忍住不出兵,便已經是修養好的了。/br現在得到戰機就在眼前的消息,司馬懿心中明白,便是自己現在說再多,恐怕也是沒用的了。/br三日後。/br晨時,天尚未大亮,灰蒙蒙的天空中,小雪飄飛如絮。/br這片銀裝素裹的大地仿佛被一層薄薄的白紗所覆蓋,魏軍營地中卻是人聲鼎沸,甲胄相交發出清脆的金屬撞擊聲,戰鼓隆隆,激勵著每一個將士的鬥誌。/br魏軍將士們身披鐵甲,手持長矛利戟,整齊列隊,如林般密集,銳不可當。/br軍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上麵繡著的字仿佛也隨時變成猛獸,準備撲躍而出,撕裂一切膽敢阻擋的敵人。/br將士們眼中燃燒著戰鬥的火焰,等待著進攻的命令。/br咚咚咚~/br隨著一聲號令,魏軍如潮水般湧動起來,分為兩部。/br一部精銳沿著黃河直上,猶如一支鋒利的箭矢,直取風陵渡漢軍營寨的心臟。/br他們的步伐堅定有力,踏雪而行,留下的腳印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芒。/br“衝啊~”/br“殺啊~”/br猛攻之下,漢軍營寨前麵的柵欄被砍得七零八落,喊殺聲震天響起,回蕩在冰冷的空氣中。/br與此同時,另一部魏軍則負責防備潼關的漢軍出來援救。/br他們排成堅不可摧的防禦陣型,長矛如林,盾牌交錯,準備迎接可能來自潼關的任何衝擊。/br魏軍士卒們的目光堅毅,緊握著手中的兵器,絲毫不敢有半分懈怠。/br漢軍是精銳,守關的更是常山趙子龍,以衝陣聞名,他們若是稍有懈怠,恐怕便是身死的下場。/br遠處的一座土丘上,曹丕與司馬懿前後相差半步而立,他們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遠眺著戰場。/br曹丕身穿一襲黃金龍袍,在晨曦中閃爍著帝王的光芒。/br他的麵容冷峻,但眼中卻閃爍著掩飾不住的興奮。/br“仲達,你看這戰況如何?”曹丕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一股不可抗拒的威嚴。/br司馬懿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陛下,我軍勢如破竹,漢軍恐怕難以抵擋。隻要拿下風陵渡,潼關便如囊中之物。”/br曹丕點了點頭,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br的確,這場戰爭在他們的精心策劃下,正按照預期的方向發展著。/br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空氣中彌漫的硝煙和戰鬥的氣息,仿佛自己也融入了這片戰場。/br“漢軍頹勢,看來這幾日的散播的謠言,讓漢軍的時士氣都變得低迷起來了。”/br戰鬥越發激烈,魏軍的攻勢如狂風巨浪般一浪高過一浪。/br而風陵渡營寨中的漢軍,卻守備掙紮,似乎裡麵兵力不多。/br校事府的消息:前幾夜,劉公嗣將風陵渡中的精銳分批次,慢慢的調回長安,看來是真的了。/br喊殺聲、戰鼓聲、箭矢破空聲混合在一起。雪花在戰鬥中飄舞,與鮮血、泥土交織在一起,戰爭的殘酷,直露眼前。/br潼關上,趙雲銀甲白袍,劍眉星目,佇立於城頭之上,遠眺著風陵渡方向的魏軍攻勢。/br看著下方風陵渡情況,趙雲當即對左右說道:“點兵三千,半個時辰之後出城救援!”/br要想守住潼關,自然不能放棄與之為奧援的風陵渡營寨。/br既然要演戲,自然是要演全套的了。/br於是,他一聲令下,城門轟然開啟,三千兵馬如同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出,朝著正在攻寨的魏軍衝去。/br趙雲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地衝在最前麵。/br他的白馬在雪地上奔騰而過,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蹄印。/br身後的騎兵緊隨其後,如同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直撲魏軍而去。/br漢軍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手中的長矛利戟猶如死神的鐮刀,隨時準備收割敵人的生命。/br然而,就在趙雲率領的騎兵即將衝入魏軍陣中的時候,一部防備他們的魏軍突然殺出,擋住了他們的去路。/br“常山趙子龍,我夏侯尚倒是要會上一會!”/br夏侯尚所部魏軍同樣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他們迅速排成戰鬥隊形,與趙雲率領的騎兵展開了激烈的交鋒。/br“好膽,莫不是自尋死路?”趙雲看到說話的戰將,當即單騎驅馬而上。/br夏侯尚此時見趙雲單騎殺來,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暗想:“若能擒得趙雲,必是大功一件!”/br於是,他催動胯下戰馬,揮舞長槍,直取趙雲。/br趙雲見夏侯尚來勢洶洶,卻並無懼色。/br他輕夾馬腹,那匹白色的戰馬仿佛通人性一般,瞬間加速,如同一道銀色的閃電劃過戰場。/br手中長槍舞得密不透風,隻聽“噗噗”數聲,已有數名魏軍騎兵被挑落馬下。/br夏侯尚見狀,心中一驚,暗道:“這趙雲果然名不虛傳!”/br他連忙催馬迎戰,手中長槍直刺趙雲麵門。/br“班門弄斧!”/br趙雲冷笑一聲,側身躲過這一槍,同時手中長槍一抖,槍尖瞬間刺向夏侯尚的咽喉。/br夏侯尚大駭,慌忙仰頭後仰,堪堪躲過這致命的一擊。/br但趙雲並不給他喘息的機會,長槍如影隨形,逼得夏侯尚連連後退。/br兩人交戰不到十個回合,夏侯尚便已感到力不從心,心中萌生了退意。/br“納命來!”/br突然,趙雲大喝一聲,手中長槍如蛟龍出海般直刺夏侯尚前胸。/br夏侯尚隻覺一股寒意襲來,心知不妙,慌忙伏在馬背上,躲過這致命的一擊。/br同時他猛抽馬鞭,戰馬長嘶一聲,載著夏侯尚飛奔而逃。/br趙雲見夏侯尚敗逃,並未追趕,而是勒馬回望戰場。/br隻見魏軍騎兵已被他殺得七零八落,丟下了大量的兵器甲胄。/br他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正準備去襲擾攻寨魏軍之時,他突然發現又有一支魏軍從側翼殺了過來,顯然是想要包圍他們。/br趙雲心中一緊,知道不能再繼續糾纏下去,否則必將陷入重圍。/br現在戲也演完了,該回去了。/br於是,他果斷地下令撤退。/br在他的指揮下,三千騎兵迅速轉變方向,朝著潼關的方向退去。/br他們的動作迅速而有序,沒有絲毫的慌亂。/br趙雲則親自斷後,揮舞著長槍,抵擋著追兵的攻勢。/br趙雲縱馬連殺數十騎,殺到魏軍膽寒!/br無一人再敢上前比劃,全軍由是得以保全入寨,此番出城救援,或許隻損失了十餘騎而已。/br但戰場得意,馳援風陵渡營寨的目的卻沒達到。/br隨之魏軍的攻勢越發加強。/br風陵渡這個木製營寨,似乎已經是搖搖欲墜了。(本章完)/br(www.101novel.com)